簡介
1.石頭剪子布,又稱“猜丁殼”。是一種流傳多年的猜拳遊戲。起源於中國,然後傳到日本、朝鮮等地,隨著亞歐貿易的不斷發展它傳到了歐洲,到了近現代逐漸風靡世界。
2.簡單明了的規則,使得石頭剪子布沒有任何規則漏洞可鑽,單次玩法比拼運氣,多回合玩法比拼心理博弈,使得石頭剪子布這個古老的遊戲同時擁有“意外”與“技術”兩種特性,深受世界人民喜愛。
3.比賽時間過短,觀賞性較差,以及心理博弈的“高深”性,又使得這個遊戲不容易被當做“普通”遊戲,或者比賽來看,儘管國際上也有石頭剪子布的比賽。
規則:石頭打剪刀,布包石頭,剪刀剪布,在這種遊戲中,一鍛鍊了人的反應能力,二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靈活性。
平衡遊戲
石頭剪子布,是最平衡的遊戲,發明這個遊戲的人肯定是個數學家,他不僅成功的實現了五進制到三進制的轉化,而且將相生相剋的哲理蘊育其中。
石頭剪子布具有數學上的非遞移性,遞移關係R的定義是(a R b 與 b R c)則a R c。一個集契約時具有反身性、反對稱性與遞移性時,可稱作偏序關係,類似於“大”與“小”的關係。
理論上,一個集合里較“大”的元素是比較接近最最佳化選擇。 可是,在石頭剪子布這個集合里並不存在。因為剪子、石頭、布都不具遞移關係,如:石頭贏剪子,剪子贏布、布贏石頭。因為元素a,b,c都可傳遞到自己身上,所以這個關係可以稱作非遞移性。
這種“非遞移性”或者“循環相剋”特性,使得石頭剪子布成為最平衡的遊戲,規則絕對平衡,簡單明了沒有任何漏洞可抓,沒有任何IMBAlance可供利用。
但是這不意味著石頭剪子布就是一個無聊的遊戲,按照機率的分析,無論石頭、剪刀或者布,使用的總次數之比應該會趨近1:1:1。而事實不然,特別是當人們開始懶于思考的時候。整個遊戲過程中充滿了“心理博弈”,單次的輸贏可能更多取決於運氣,但是多次比賽的話,贏家一定是個心理博弈的高手。
玩法
普通玩法:這三種基本手勢(從左到右分別是石頭,剪子,布)能贏其餘兩者之一。
不用手的玩法
在中國北方寒冷的冬季,即使在室外短時間伸出手也可能讓人感到不舒服,而本遊戲在玩者戴手套的情況下不能順利進行,於是不用手的玩法應運而生。玩者雙腳併攏在原地跳三下以實現同步。在第三跳落地時根據雙腳的位置來表示所使用的“武器”。雙腳併攏是石頭,一前一後是剪子,一左一右是布。
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玩法
澳大利亞人在玩此遊戲時的口令經常是“剪刀,布,石頭!”或“布,剪刀,石頭!” ,重音放在“石頭”(最後一個詞)上。也有喊作“錘子,剪刀,布!”,重音的位置相同。在喊出最後一個詞時(“石頭”或“布”)做出手勢。
受到日生巴西人的影響,巴西人在玩此遊戲時的口令是“Jan...ken...po!”,重音放在“po”上。在喊出“po”的同時做出手勢。所以,與澳大利亞人的喊法相同。
歷史
“石頭、剪子、布”起源於中國,然後傳到日本,韓國等地,隨著亞歐貿易的不斷發展它傳到了歐洲,到了近現代逐漸風靡世界。“石頭、剪子、布”發源自中國人發明的猜拳遊戲,中國從漢代就有猜拳遊戲,而其他國家都沒有產生這種遊戲的土壤和相關歷史。在與亞洲交往之前,西方根本就沒有任何有關“石頭、剪刀、布”的記載。19世紀後期的西方的作家在提到它的時候明確說明這是一種亞洲遊戲。
“石頭、剪刀、布”作為猜拳的一種,在中國早有文獻記載。《全唐詩》錄詩《招手令》,以用比喻手法生動描繪了類似的遊戲。[1]根據明人謝肇浙所撰的《五雜組》一書,猜拳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漢朝的手勢令。明李日華《六研齋筆記》載云:“俗飲,以手指屈伸相搏,謂之豁拳,又名豁指頭。”在明清小說中,記載更多。《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寫云:“彼此有了三分酒,便猜拳贏唱小曲兒。”《水滸傳》第一百零九回寫云:“猜拳豁指頭,大碗價吃酒。”清朝人趙翼有詩云“老拳轟拇陣,謎語斗鬮戲”。
中國人和韓國人一般都叫“石頭、剪刀、布”.而日本人則叫做“石頭、剪刀、紙”,與美洲、歐洲的叫法相近。
這個事實說明“石頭、剪刀、紙”是由中國傳到日本,然後由日本在19世紀傳入歐美的。
台灣人的台語式玩法,也是以紙代替布,與日本較近。
如同圍棋和麻將,“石頭、剪刀、布”,或“猜拳”,也是由中國人發明的。按照明朝人謝肇浙所寫的《五雜俎》這本書,猜拳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漢朝的手勢令。
大陸:石頭、剪子、布; 香港:包、剪、揼; 台灣:剪刀、石頭、布;
有時使用其他的次序來表達,如“剪刀、石頭、布”,各地經常有其獨特稱呼(見下文)。這是一種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廣泛流傳的手技遊戲,有時跟“擲硬幣”、“擲骰子”有相同的功能,就是用來產生隨機結果以作決策。但有時它並不隨機,因為遊戲者可以根據經驗,判斷對手的手法,所以說,玩這個遊戲是有一定技巧的。
很多情況下,如“飛盤爭奪賽”運動中或“大學辯論賽”賽場上,規則規定用“石頭、剪子、布”來決定那一隊伍先發(多於用擲硬幣的方法)。
“石頭、剪子、布”還在實況角色扮演遊戲中起到決定隨機結果的作用,因為“石頭、剪子、布”不需要任何道具。
規則
兩個玩家先各自握緊拳頭,然後其中一人或者兩人一起共同念出口令,在說最後一個音節的同時,兩個玩家出示自己心中想好的手勢(“石頭”、“剪子”或“布”)。
石頭:握緊的拳頭。
剪子:或稱“剪刀”,中指和食指伸直,其餘手指握緊。
布:五指伸直,張開手掌。手心向下,或向上,或豎直(拇指向上)。
每一個手勢代表一個“武器”,互相克制的原則是:剪子剪不動石頭(石頭勝利);布被剪子剪開(剪子勝利);石頭被布包裹(布勝利)。如果雙方出示了一樣的手勢,就是平局。
通常這種簡短的比賽可能會被重複多次,以三局兩勝或五局三勝來決定勝負。
口令
使用漢語的人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口令。有時,人們利用口令來稱呼“石頭、剪子、布”這個遊戲。
一般地,使用“一-二-三!”或“丁-槓-錘!”這種簡捷口令的人最多,地域也廣一些。
跨地區
“一-二-三!”(來自不同地區的人之間比賽時通常使用的。)
“石頭-剪子-布!”或“剪刀-石頭-布!”或“包-剪-錘”
華北
北京
“(Cèi)-丁(Dīng)-殼(Ké)!”之後如果平局重複“丁(Dīng)-丁(Dīng)-殼(Ké)”
天津
“錛-鉸-鼓!(ben-qiao~gu!)”之後如果平局重複“下-其-裹!(xia-qi~guo!)”,“砸-剪子-包!”
河北
”器!—起!—七!“(保定市區內,更多的時候幾人同時發聲,只有一聲”器!“)”敲—子—七!“(保定市區外)
“笨-老-頭!”(秦皇島)
“恰(qià)-氣(qì)-敲(qiāo)!”(承德,也有將“氣(qì)”兒化的,即“氣兒(qìr)”)
“氣-氣-氣!”(邢台)
“嘿-嘍-嘍!”(唐山)
“猜(Cèi)-丁(Dīng)-戧(qiāng)(石家莊)
“剪-包-錘!”(邯鄲)
“釘 - 鋼 - 錘!” (宣化)
“精 - 逛 - 錘!” (崇禮)
河南
“猜(Cèi)-包(báo)-刺!”,平局後重複“包(báo)-包(báo)-刺!”(鄭州)
“錘-包-錘”(鄭州)
“鋼 (Gàng) 金(jìn) 戝(bèi) ”,”不- 吃- 虧!“(開封)
“包-剪-石頭錘”,或 tsèi bău chì(洛陽)
“槓(Gàng)-剪(Jiān)-被(Béi)!”(新鄉)
“槓(Gàng)-緊(jǐm)-杯(bēi)!”(新鄉第二版)
“鋼 (Gàng) 金(jìn) 被(bèi) ” (輝縣)
“將(Jiang)-進(Jin)-寶(bao)!”(濮陽)
“抗 - 包 - 猜(Cèi)”(南陽)
山西
“丁(Ding)-槓(Gǎng)-猜(Cei)!”
東北
遼寧
和“老頭”相關的口令
“競-老-頭!","競-老的-頭啊!”(瀋陽、本溪、盤錦、阜新、白山)
“競-老-油" (盤錦)
“競-老-黑(héi)”(阜新)
“定-老-頭”(瀋陽新民)
“jiàn-老-頭”(丹東)
“靠-老-頭!”(撫順)
“Cèi-老-頭!”(遼陽、秦皇島)
“jìng-gǎng-chui”(鞍山、營口)
"定-gǎng-錘"(大連)
吉林
“ké-老-頭”(四平)
“磕-老-頭”(遼源)
“將-鋼-錘”,“將-老-頭”(吉林市)
“競-老-頭!”,“競-老的-頭啊!”,“競-老-大”(白山)
“槓-老-嘿!(héi)”(通化)“qìng-大-家”(白城)
“jìng-gǎng-lang-錘”(長春)
黑龍江
“槓-大-錘”,“jiàng-大-錘”(齊齊哈爾)
“釘-槓-jiu-錘”(雞西)
“尖尖-下-去”(佳木斯)
“jiàng-jìn-錘”(哈爾濱,牡丹江老派喊法)
“定-gang-lang-錘”(伊通)
“定-gǎng-錘”(鶴崗)
華東
山東
“剪子-包袱-錘!” (山東)(“剪子-包袱-錘”是“石頭-剪子-布”的另一稱法,廣泛流傳於齊魯大地。)
“Jiáng-Jūn-bào!”(萊州、淄博博山)
Jiáng-Jūn-bào,ai guo li xiao,煙臺大季家鎮也有這樣發音的,和上面萊州淄博相的發音似,只是後面多了四個字。據我推測是從日語發音演變而來:猜拳的時候嘴裡喊的口號是じゃんけんぽんjan ken pon如果一輪分不出勝負,再來一次的話,喊的是あいこでしょa i ko de sho所以在研究這個遊戲的流傳和發音的時候,也要注意國外回流的影響。
“拳拳嘿!”(煙臺)
“丁(Ding)-槓(Gang)-錘(Chui)”(威海)(魯西地區)
“Daī-Qi-Dāī” (青島)
“Dai-Qî-Dai”(膠東)
“Zéi -Yāo- Zéi”(濟南)
江蘇
“Qǐng-Dòng-Cèi!”
“包-剪-錘!” (南京)
“踹—池—吃” (徐州)
上海
“猜(Ce)-東(Dōng)-猜(Cè)!”
浙江
“Jiāng-Jūn-Bo!”(浙北)
“琴(Qín)-棕(Zōng)-繃(Bāng)!”(杭州)
“jigeri-bon-pan”(寧波)
“gà-jī-qí”(溫州)
“Hong-Leng-Bā!”(溫州)
江西
“Dung-ce!”,“釘-鋼-錘”(南昌)
安徽
“猜(氣)-寶-猜(氣)!”
“Dìng-BǎoBao-Dìng”(阜陽)
“轟-包-扎”(馬鞍山和縣)
“包袱-剪子-錘”(宿州)
福建
“錘子-剪刀-布!”
“鉸-刀-剪!”(閩南地區)
華南
廣東
“包-剪-ⱕ !”,“包-揼!”(“包-揼!”是玩包揼時用的口令)(珠江三角洲一帶)
“程-沉(尋)-切!”(粵語簡化版)
“ā-liu-kui!”(客家地區)
“gacien bong”(客家地區)
“ō--lo-zom”(潮汕地區)
“包--削”(潮汕地區)
西南
“剪子-包袱-錘!”
四川
“叮噹鈴子-響!”
“實-拳兒!”(成都地區)
“Qing-Zhong-Shi-Zai-Se!”(自貢地區)
蘿蔔絲絲麻花絞絞扯!(射洪地區)
重慶
“石頭-剪子-帕子是包!”
“錠-剪-帕子包!”
“mo(一)—din(三)—ce(四)!”
貴州
“Qi-Qi-Qi”(貴陽)
西北
甘肅
“猜(Cài)-包(Báo)-吃(Chi)!”(蘭州、寶雞及甘肅大部分地區)
陝西
““猜(Cài)-咚(dóng)-吃(Chi)(輕聲)!;或者“包-剪-錘”(西安);平局後繼續“吃—咚—吃”,
心理戰術
心理戰術(待完善)
從出拳順序上講,這個遊戲有兩種循環順序,比如你和對方出拳時,當別人第一次出剪刀的時候,你出的是石頭,你們在出第二次的時候,對方可能會想到你還會出石頭,對方會出布,可是你也會猜對方,這次我是石頭贏了他,下次他肯定會出布來包我的石頭,所以我要出剪刀,這樣才會贏他,就這樣雙方都以各自的心理戰術,只有出出來以後,才知道誰的戰術是勝術。
以剪子開頭,第一種是 剪子--布--石頭--剪子--布--石頭.......;第二種是 剪子--石頭--布--剪子--石頭--布......。剪子可以贏布,布可以贏石頭,石頭可以贏剪子,所以第一種順序可以稱為順勢(推進式);剪子輸給石頭,石頭輸給布,布輸給剪子,所以第二種順序可以稱為逆勢(反推式)。
從單次比賽結果上看,每一次出拳有三種結果:贏,平局,輸。
從表面上看,每次出拳的輸贏是隨機性的;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人們總是根據前幾次(特別是上一次)出拳的經驗來決定本次出什麼拳,也就是說本次的出拳往往取決於上次出拳的輸贏結果。比如上次你出“剪刀”,對方出“石頭”,你輸了,這次你往往會迫不及待的出“布”;比如上次你出“剪刀”,對方也出“剪刀”,平局了,這次你也許會出“石頭”;而如果上次你出“剪刀”,對方出“布”,你贏了,這次 可能就會出“石頭”。輸、贏、平局,這三種結果中,對方輸的時候規律最為普遍,也最好掌握,即對方輸的時候他這次會迫不及待的要贏你上次出的拳;而對方贏的時候,他往往會認為你這次不會像上次一樣出拳,所以他往往會出上次你們都沒有出過的拳。
所以,一種運用心理學的戰術是這樣的:當對方上次輸的時候,你這次要出對方上次出的拳,這樣你往往可以一直贏下去;當對方上次贏的時候,你這次要出自己上次出的拳,這樣往往可以轉敗為勝。這種心理戰術,尤其在對方情緒有波動的時候效果明顯。
策略
選手之間的策略可包括套用心理學去預測,或者干擾對手的行為。使用迷惑性的語言(例如:“敦厚老實的石頭喲,可是戰無不勝的啊!”)去干擾對手的作法是允許的。
從數學上來講,最優玩法(根據博弈論)其實就是一種隨機的選擇,因此,當排除心理因素後,這是一個簡單並且直觀的遊戲,就如同和計算機玩一樣。但是,這裡所說的“最優”是指不存在有比期望的隨機機率更好的玩法。然而,對手如果不是採用“最優”策略,而是採用某種“次優”策略的話,採用隨機玩法並不一定是最好的玩法。事實上,如果對手是人或者非隨機程式的話,那么幾乎可以肯定他採用的是某種“次優”策略,這種情況下,針對對手的弱點可以設計出一個更好的策略。基於這種思路而設計的Roshambot電腦程式,輕鬆擊敗了人類玩家(甚至包括它的開發者Perry Friedman,他曾經在2001年8月擊敗7名對手,包括前世界撲克大賽冠軍Phil Hellmuth,並贏得800美元的獎金)。阿爾伯達大學的撲克選手Darse Billings組織了一個Roshambot程式大賽,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活動研究這些的非隨機的機率,以及它們在計算機遊戲中的其他各種套用(例如,在撲克遊戲中,發掘推測對手各種非隨機出牌模式是遊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策略)。
11歲的Alice Maclean在2005年提出了一種引人注意的出拳策略。當時拍賣行Christie's和Sotheby's協商,決定採用“石頭-剪子-布”這種遊戲來決定如何對珍貴的古董進行分配。Alice Maclean的父親Nicholas當時是Christie's的一名雇員,他向女兒徵詢了一些意見。後來根據記者報導,Alice Maclean的策略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法則:“首先每個人都知道你要先出剪刀。出石頭太明顯了,剪刀能夠贏布”。
制勝策略
浙江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和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研究報告(PDF),他們通過實驗發現了石頭剪刀布的一個制勝策略。研究人員招募了360名學生,將他們分成6組,隨機配對玩300輪石頭剪刀布遊戲,在每一輪中獲勝的學生將會獲得少量人民幣獎勵。通過觀察學生使用的策略,他們發現了獲勝者或失利者習慣使用的遊戲策略。
簡單來說,如果你的剪刀輸給了對手的石頭,那么下一輪你更有可能出能戰勝石頭的布;而如果你是獲勝者, 那么下一輪你更有可能沿用相同的出手。這就是研究人員總結的贏家保持現狀輸家做出改變的策略。
石頭剪刀布的制勝策略就是:如果你是輸家,下一輪換用能打敗對手的出手;如果你是贏家,下一輪不要再使用原來的出手。也就是說,你用石頭打敗了對手的剪刀,那么下一輪你不能再出石頭,而應該出剪刀,因為對方很有可能會出布。
各方反應
業內支持者稱有趣、有價值,反對者認為結論牽強。
“或可實現更高社會效益”
該論文是在開放的論文出版平台“預印本”上公開。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平台上發表並不代表論文已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其仍需進行嚴格同行審議後才能正式發表。研究論文作者,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周海軍婉拒了記者的採訪,他稱這份研究正在同行審議過程中,按照學術界慣例,無法接受採訪。根據其發表的論文,研究者表示,其所做的實證研究顯示,人類的集體行為是與純粹的數學理論如納什均衡概念有衝突的,其認為,新的策略可能可以給玩家提供比納什均衡策略帶來更多贏的機會,也可以實現更高的社會效益。
觀點
1 “可提高勝算”
不少網友嘗試著用該策略玩剪刀石頭布,卻發現“沒幫助”,也有網友質疑,科學家為什麼要研究“剪刀石頭布”,有網友甚至認為,這是科學家“閒得蛋疼”。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外籍副教授約翰·斯坦貝格認為,這並非是突破性的研究,但其內容本身是有趣,有價值的。“如果你跟人玩剪刀石頭布,對手又很聰明的話,似乎看起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給剪刀、石頭和布各自三分之一的機會,”他說,根據此次研究的內容,如果大部分人的模式不變的話,則利用研究者給出的策略是可以提高自己贏的機率的。“當然,一旦你的對手也知道了這個策略,那它就完全失效了。”他說。
2 “模型有問題”
北大數學科學學院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教授表示,這個研究更多是人類行為、思維慣性的研究,只有在人的因素明確的情況下才能引入數學模型。“每個地方的人的行為、風格都不一樣,男性、女性也很可能不一樣。”其表示,從剪刀石頭布出發來研究博弈論等問題,研究思路是可以的,但關鍵是,如果建立一個數學模型的話,需要將人的習慣、心理等各種主觀因素合理地納入到數學模型中,才能進行討論。他認為,從現有的研究的內容來看,其建立的數學模型並沒有完全將人的獨立因素排除在外。“人不可能像機器人一樣冷血,人的思維是獨立的,複雜的,”他說,“就算真有這個策略,對方為什麼是木頭呢?人家也會採取反策略。”
3 “判斷不公平”
在北京工作的一位博弈論和人類行為研究分析師尼爾斯·菲爾表示,博弈論是很重要的研究,其最主要需要突破的問題是如何判斷認知偏見是怎樣影響人決策的。他認為,這次研究的假設並沒有問題,即人在玩剪刀石頭布的同時,帶有“認知偏見”——往往會重複自己贏了的策略。而從研究角度說,“認知偏見”是有價值和意義的,其研究意義並非只是在剪刀石頭布上,而是在更廣泛的人類行為上,“剪刀石頭布之外,聰明的做市場的人會利用認知偏見來影響消費者行為,或操縱人們的感受。”他認為,研究的假設雖然沒有問題,但研究本身並沒能很好地驗證這個假設,“結論有點牽強,是基於不公平又不實際判斷的。”
作弊
出拳之前的開賽儀式是喊口令(“1-2-3,出拳!”),這樣做是為了使比賽雙方同步,以達到同時出拳的目的。這樣做對於初次見面的比賽選手是大有文章可作的,原因是喊口令的速度通常還沒確定下來。口令速度默認是以快者為準。這樣給快的一方帶來好處,也就是他可以掌控比賽的節奏,使得對手花上更多精力去追上進度,而不是集中精神去出招。
剛接觸這項遊戲的人通常很快會學得一個技巧,那就是儘量不出布,直到對手認為你可能會出石頭。在多出的毫秒之間,你便可以微調自己的出拳策略。讓對手認為你會出布或剪刀也有一樣的效果;不過,除非你能善加運用“折返”(double-back)策略,不然隱藏出布的念頭極有可能會引發對手也同樣出布的直覺。
比賽
石頭、剪子、布的比賽偶爾在不同地方舉行。有些比賽的網站諷刺其他遊戲的網站。真正的石頭、剪子、布的比賽是一個有趣的心理學較量。石頭、剪子、布的策略是隨機地選一個,但是人類不能達到真正隨機,所以比賽的技術在於利用對手的非隨機性。某些有經驗的選手能連續達到比賽決賽就能證明技術能影響比賽結果
在日本, じゃんけん 比賽常常出現在電視綜藝節目,特別是明星之間的比賽。石頭、剪子、布也用來做廣告來爭取觀眾參與遊戲。
國際“石頭、剪刀、布”協會 世界冠軍賽
自2002年起國際“石頭、剪刀、布”協會制定一系列用於國際比賽的規則,舉行年度國際性世界冠軍賽還有常年舉辦很多地區性和全國性的活動。該冠軍賽不單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選手,更是爭取到廣泛的國際媒體關注。國際“石頭、剪刀、布”協會的活動以其巨額的現金獎品,精心的舞檯布置和各具特色的選手而名揚四海。
國際“石頭、剪刀、布”協會 世界冠軍賽 自2002年來的賽果
年份 主辦城市 冠軍 性別 國籍
2002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 Pete Lovering 男 加拿大
2003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 Rob Krueger 男 加拿大
2004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 Lee Rammage 男 加拿大
2005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 Andrew Bergel 男 加拿大
2004年起美國電視網(福克斯體育網Fox Sports Net)開始轉播該冠軍杯賽事。
中華民族文化
介紹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