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花椒

石山花椒

石山花椒分布於貴州、雲南等地。高2-3米直立或攀附性灌木;一年生枝被微柔毛及有灰白色薄片狀蠟鱗層。葉軸腹面、小葉柄及小葉腹面中脈至少下半段均密被微柔毛或短柔毛;小葉披針形或斜長圓形,稀卵形,中脈在葉面平坦或下半段微凹陷,小葉柄長1-3毫米。花序腋生,萼片及花瓣均為4片。產廣西西部、雲南東南部等地。含揮髮油,主要成份為檸檬烯,枯醇。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石山花椒石山花椒

種中文名:石山花椒

種拉丁名:ZanthoxylumcalcicolaHuang

科拉丁名:Rutaceae

屬拉丁名:Zanthoxylum

海拔:500-1200

命名來源:[ActaPhytotax.Sin.6(1):65.pl.13.1957]
別名:黑狗椒、小見血飛。

植物特徵

石山花椒石山花椒
石山花椒木質藤本,高2-4m。奇數羽狀複葉互生,連葉柄長10-25m;葉柄長1-4_;葉軸及葉柄著生向下彎而細小的刺;小葉柄長1-2mm;小葉片11-15,長圓形、卵形、長圓狀卵形或橢圓形,長2.5-7cm,寬1.5-3cm,先端短尖而鈍,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有時略偏斜,全緣或具極細小而不規則的圓鋸齒,上面暗綠色有光澤,下面淺綠色,近於無毛;側脈6-對。傘房狀圓錐花序腋生,長1-3m;總花梗及花柄粗大,被微柔毛;花柄長不及1mm;雄花青色;萼片4-5,廣卵形,長0.5-1mm;花瓣4-5,長圓形,長2-3mm,邊緣被短睫毛;雄蕊4-5,未開花時與花瓣等長;退化心皮無毛,先端叉裂。蓇葖果紅色,有腺點;成熟的心皮3-4。種子卵珠形,黑色,光亮。高2-3米直立或攀附性灌木;一年生枝被微柔毛及有灰白色薄片狀蠟鱗層,嫩枝及葉軸有少數短鉤刺。葉有小葉9-31片,葉軸腹面、小葉柄及小葉腹面中脈至少下半段均密被微柔毛或短柔毛;小葉披針形或斜長圓形,稀卵形,長2-5厘米,寬0.7-2.5厘米,稀位於頂部的1-2片稍較長,葉緣近頂部有少數淺裂齒,頂端有淺凹缺,缺口上有1油點,基部近於圓或寬楔形,常一側略偏斜,油點不顯或甚少數,僅對光透視時可見,中脈在葉面平坦或下半段微凹陷,側脈每邊9-12條;小葉柄長1-3毫米。花序腋生,萼片及花瓣均為4片。果序圓錐狀,長3-6厘米,果梗長稀超過5毫米;單個分果瓣長5-6毫米,有乾後凹陷的油點;種子徑3.5-4.5毫米。花期3-4月,果期9-11月。

分布

石山花椒
石山花椒

廣西西部、貴州西南部、雲南東南部。見於海拔500-1200米山地疏林中。

採收和儲藏

藥材基源:為芸香科植物石山花椒的根或果實。秋季採收果實,曬乾。,全年均可采。

藥用價值

石山花椒石山花椒

【藥 名】:石山花椒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芸香科植物石山花椒的全株。
【功 效】:散瘀止痛。
【主 治】:散寒除濕;活血止痛。主風寒濕痹;腳氣疼痛;跌打損傷
【性味歸經】:辛,溫。入肝經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治療腳氣痛。搗敷;或搗爛加酒擦;或煎水洗。
【別 名】:岩椒(雲南文山)
【考 證】:始載於《植物分類學報》。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株,有活血、散瘀、止痛的功能。外用煎水洗患處治療腳氣痛。
【摘錄】《中華本草》

【中藥化學成分】:含揮髮油,主要成份為檸檬烯,枯醇(Cumic alcohol)。

花椒屬植物

花椒屬(Zanthoxylum L.),芸香科,約250種,分布於東亞和北美,我國有50餘種,南北均產之,其中有些種類的果實入藥或為香料,如花椒Z. simulans Hance,有些種類的木材很有價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