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違

基本信息

xiānɡ wéi
(相違)

解釋及出處

1.互相避開。《左傳·成公十六年》:“有淖於前,乃皆左右相違於淖。”
2.彼此違背。 晉 陶潛歸去來兮辭》:“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 宋 蘇軾 《戲題巫山縣用杜子美韻》:“直知難共語,不是故相違。”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二)》:“然泛覽古人日記,實與此道相違。”
3.佛學術語, 因明用語。指兩相對立而相互違反之意。如苦與樂、明與暗、冷與熱、大與小等。因明論式常用此一用語表示兩項意義相互違反衝突之情形,如相違因、相違決定不定過等。此外,如梵語六種複合用詞中之‘相違釋’,即採用兩項原本對立違反之用語合為一字之語詞構成方式,例如 jayapara^jaye(勝敗)、s/ubha^s/ubham (善惡)等字即屬之。[因明正理門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