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門

二門

二門(拼音:èr mén),漢語辭彙。釋義:較大的院落等大門裡面的一道門。佛學十三種解釋。評書中所說的“二門”是指四合院裡的垂花門。垂花門,是四合院裡一道很講究的門,垂花門是連線前院與內院的重要樞紐。前院,外人可以引到南房會客室,而內院則是自家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外人一般不得隨便入內。不難看出它是內宅與外宅(前院)的分界線和唯一通道。垂花門的頂部多為卷棚式,門外部分的頂部為清水脊,而門內部分則是卷棚頂,兩頂勾聯搭在一起的交匯處形成了天溝,垂花門所承接的雨水有一半從天溝的兩側流出,大大減少了檐前的滴水,減少了雨水對垂花門階石的侵蝕。

基本信息

詳細解釋

二門二門
(1).兩種途徑;兩樣結局。《後漢書·桓譚傳》:“一事殊法,同罪異論,奸吏得因緣為市,所欲活則出生議,所欲陷則與死比,是為刑開二門也。”唐聶夷中《過比於墓》詩:“乾綱既一斷,賢愚無二門。”
(2).指大門內的一道總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四回:“這天碧蓮到來,一羣鴉頭僕婦,早在二門迎著,引到花園裡去。”巴金《家》二三:“於是他跟著轎子走出二門不見了。”
(3).佛家謂止門與觀門。清龔自珍《釋二門三點同異》:“先釋二門,止、觀是。”

佛學解釋

第一種解釋

二門二門
一、聖道門,此土由凡至聖修道之教門也。除淨土三經,其餘之諸經是。二、淨土門,往生彌陀淨土而證聖果之教門也。三部經之所說是。安樂集上曰:‘一謂聖道,二謂往生淨土。’選擇集本曰:‘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而舍聖道正歸淨土。’教行信證六本曰:‘凡就一代教於此界中入聖得果名聖道門,雲難行道;於安養淨剎入聖證果名淨土門,雲易行道。’

第二種解釋

一、遮詮門,謂遮遣其所非也,又謂揀卻其餘也。如涅盤說不生不滅真空寂滅是空門之言詮,遮情門也。二、表詮門,謂顯其所是也。又謂直示自體也。如涅盤說常樂我淨三德秘藏,是有門之言詮,表德門也。此遮詮表詮之名,出於法相宗,遮情表德之目,出於華嚴宗。宗鏡錄三十四,辨空宗性宗之相違,其十異中之第六:‘遮詮表詮異者,遮謂遣其所非,表謂顯其所是。又遮者揀卻諸經,表者直示當體。’杜順之華嚴三昧曰:‘一遮情,二表德。言遮情者,問:緣起是有耶?答不也。即空故。(中略)二表德者,問:緣起是有耶?答是也。幻有不無故。’是全與前遮詮二門之意相同。故此二種為顯教諸宗所通用。然則遮詮表詮,為言詮之相違,遮情表德為法體之相違,其意則一也。故諸宗通用之。真言宗用此中華嚴之遮情表德以為簡別顯密二教之稱目。謂一切之顯教,為遮情門,故所歸唯無相之一理,密教為表德門,故自始即行三密之事相。二教論曰:‘中觀等息諸戲論,寂滅絕離以為宗極,如是之義意皆是遮情之門,不是表德之謂。’秘藏寶鑰上曰:‘顯藥拂塵,真言開庫。’但此為顯密相對一往之判。若就自宗言,亦有遮情表德之二門。胎藏界為表德門,以性具之十界為體,即多法界之法門也。金剛界為遮情門,以無相之一智為體,即一法界之法門也。

第三種解釋

一、跡門,法華經中前十四品之所說者。二、本門,法華經中後十四品之所說者。見本跡條。

第四種解釋

一、抑止門,佛欲眾生不造重罪,使惡逆之眾生不得往生淨土,乃抑止彼之教門。是佛之大智也。二、攝取門,極惡之眾生念佛則得往生,乃攝取彼之教門。是佛之大悲也。是善導會大觀二經相違而判釋者(諸家立種種之義而會之)。觀經散善義曰:‘問曰:如四十八願中,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往生,念此觀經下品下生中,簡謗法攝五逆者有何意也?答曰:此義仰就抑止門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障,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見群疑論三,探要六,散善記三。

第五種解釋

華嚴一經,具行布圓融之二門,皆能通入法界。一、行布門,行者行列,布者分布也。經中廣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之四十二位法門,由淺至深,行列次第分布,故曰行布門。二、圓融門,經中又明法界之理,圓融無礙,於前之四十二位,隨舉一位,而該攝諸位,謂之圓融門,如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是也。為視別教圓教之差別。見天台之華嚴大疏一。

第六種解釋

一、折伏門,折惡伏非而不假借,是佛大智之德也。二、攝受門,不與物逆,善惡皆攝取之,是佛大悲之德也。止觀十曰:‘夫經有兩說:一攝二折,如安樂行不稱長短是攝義,大經執持刀杖乃至斬首是折義,雖與奪殊途,俱令利益。’

第七種解釋

一、性起門,至如來之果上,則真如法性,順於自性而起淨法。所謂性海無風,金波自涌也。故唯是淨法也。二、緣起門,真如法性在眾生之因中,隨染緣而起染法,故緣起之法,通於染淨也。問佛果之功德豈可無緣而起耶?答非雲無緣。實由緣而起,但起已,則違緣而順性。故廢緣而但云性起。探玄記十六曰:‘以果海身體當不可說不稱機感具緣,約緣明起,起已違緣而順自性,是故廢緣但名性起。’

第八種解釋

一、流轉門,無始之無明不達本覺之理性,起惑造業感生死之苦果,以流轉三界六道,是曰流轉門。二、還滅門,流轉之眾生,厭生死之苦,修戒定慧之三學以還歸於寂滅之涅盤,是曰還滅門。苦集之二諦,為流轉門之因果,滅道之二諦為還滅門之因果,釋摩訶衍論,謂之下轉門上轉門。

第九種解釋

一、真如門,如來藏之一心,其體性平等一味,離差別之相,真實如常,故曰真如門,即不變真如也。不和合於無明之緣之真如也。二、生滅門,如來藏之一心,隨緣生滅,起差別之相,故曰生滅門。以真如與無明互相熏也。蓋即無明以熏於真如而生流轉之染法,真如以熏於無明而生還滅之淨法,是為隨緣真如,和合於無明之緣之真如也。然則真如門為如來藏心之體,生滅門為如來藏心之相。一切之小乘教,皆不知如來藏心之有實性,大乘中之權教,僅知其真如門之一邊而不知生滅門之一邊,大乘之實教,則二門皆知。起信論曰:‘依一心法有二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

第十種解釋

一、福德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之五度為福德門,入於福德門,則一切之罪業皆除,所願皆得。二、智慧門,了知諸法之實相為智慧門,即般若也。入於智慧門,則不厭生死不樂涅盤也。見智度論十五。

第十一種解釋

一戒門,二乘門。佛說涅盤經有二意:一、單說常住之理而為捃拾法華所漏之機類也。因而謂之常住涅盤,名為捃拾教。二、為末代之眾生破戒,執無常,亡失法身之慧命。因說戒乘二門,贖常住之命也。蓋涅盤經中,欲贖滅後之眾生為破戒無慚,夭傷法身之慧命,而說戒律,名為戒門。欲贖為固執無常之見,亡失法身之常住,而說佛性常住之理,名為乘門。因而謂之贖命涅盤,名為扶律說常教,釋簽曰:‘賴由此經扶律說常,則乘戒具足。’

第十二種解釋

一、悲門,諸佛菩薩利他之德也。為大悲之故,永度眾生而不住於涅盤。二、智門,諸佛菩薩自利之德也。為大智之故,自斷惑業,而不住於生死。是一雙不離之德也。
第十三種解釋
一、定門,智照法界而心性常湛然,謂之照而寂,是諸佛菩薩之定門也。二、慧門,心性雖湛然不動而常照法界無謬,謂之寂而照,是諸佛菩薩之慧門也。是一雙不離之德也。報恩記曰:‘觀音勢至為彌陀如來悲智二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