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公元27~約97)

王充(公元27~約97)

王充(公元27~約97) ,中國東漢時期唯物主義哲學家。字仲任,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作《論衡》之書;晚年還有《養性》書十六篇,冀性命可延,斯須不老”。上述四部書,今僅存《論衡》,其他均佚。

王充(公元27~約97)

正文

王充(公元27~約97)中國東漢時期唯物主義哲學家。字仲任,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
生平和著作 王充少年時游洛陽太學,曾師事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官至縣功曹、郡五官功曹、州從事轉治中等。因與當權者不合,免官家居。後經他人推薦,漢章帝特詔公車征,因病未行。晚年生活潦倒,貧無供養。
王充的著作,據《論衡·自紀篇》說:“疾俗情,曾作《譏俗》之書;又閔人君之政,徒欲治人,不得其宜,作《政務》之書;又傷偽書俗文多不實誠,作《論衡》之書;晚年還有《養性》書十六篇,冀性命可延,斯須不老”。上述四部書,今僅存《論衡》,其他均佚。
王充所處的時代自然科學和神學相互交織、對立。他的哲學是對流行於漢代的“天人感應”論和讖緯之學的批判和否定,同時也是對揚雄桓譚等人唯物主義無神論的繼承和發展。
天道觀和無神論 王充以“元氣”為始基,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唯物主義哲學體系。他用天地表示整個宇宙自然界,將還原為自然之天,認為“夫天者,體也,與地同”,“天地,含氣之自然”。指出天地之間充滿元氣,由元氣產生萬物。而這一產生過程是自然無為的過程。他說:“天地合氣,萬物自生”。“自生”指自然而然地生成,在萬物背後沒有一個指使它們生成變化的主宰。他認為“夫天不能故生人,則其生萬物亦不能故也。天地合氣,物偶自生矣”。王充發揮了黃老自然無為的思想,強調元氣自然,否定“天人感應”。他說:“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隨行而應人”。對於精神和物質的關係,王充明確指出,物質(形體)先於精神,精神是由物質派生的,人的精神不能離開形體單獨存在。他比喻說:“天下無獨燃之火,世間安得有無體獨知之精?”他斷然否定靈魂不滅,否定人死為鬼,認為人和萬物都是由元氣構成的。他說:“人生於天地也,猶魚之於淵,蟣虱之於人也,因氣而生,種類相產。”又說:“人,物也,雖貴為王侯,性不異於物。”指出人與物的不同,在於人有精神智慧。精神是人體內“精氣”發生作用,精氣依賴人的血脈,又稱“血氣”。他說:“人之所以生者,精氣也”,“能為精氣者,血脈也。”精神依附於人的生理結構,人死生理結構遭到破壞,精神也就散失了。他說:“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滅而形體朽,朽而成灰土,何用為鬼?”王充否定鬼神,以唯物主義無神論為武器,對讖緯神學種種荒誕不經之說展開了批判。
當時讖緯神學為了宣傳君權神授,神化所謂受命天子,編造了種種荒誕的謠言,王充一一據理駁斥。讖緯迷信還編造祥瑞說,為加強君權統治製造輿論。王充指出,所謂瑞應完全違反天道自然無為的原則。他認為,有時瑞物出現,只是一種巧合。“文王當興,赤雀適來;魚躍鳥飛,武王偶見,非天使雀至白魚來也”。王充還用天道自然無為駁斥“譴告”說,指出:“夫天道自然也,無為。如譴告人,是有為也,非自然也。”他認為災異現象是自然界自身的變化引起的,與社會政治好壞無關。譴告說是仿照人事編造出來的。它的流行,有一定的社會原因,“末世衰微,上下相非,災異時至,則造譴告之言矣”。對當時流行的雩祭、祭祀、卜筮、巫祝、相宅、風水、墓葬、擇日等等世俗迷信,王充也都進行了鋒利的批判。
認識論 在認識論上,王充提出“實知”“效驗”的唯物主義觀點。他說:“凡論事者,違實不引效驗,則雖甘義繁說,眾不見信。”“效驗”即實際效果。王充認為實效、事實是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標準。他“疾虛妄”,駁斥生而知之的先驗論和讖緯迷信,即用“何以效之”、“何以驗之”來考論虛實。他說:“凡天下之事,不可增損。考察前後,效驗自列。自列,則是非之實有所定矣”。王充還注重實驗,針對當時神學迷信宣傳雷為天怒的說法,他用五種事實和實驗,證明雷是火,不是天怒,揭穿了神學編造的謊言。
王充重視效驗,但認為認識不能停留在感覺經驗階段。他批評墨子經驗論的局限性時說:“墨議不以心而原物,苟信聞見,則雖效驗章明,猶為失實”。“以心原物”就是要用理性思維去辨別、校正感性經驗,將感性經驗加以深化、提高。王充敢於懷疑聖賢。他寫《問孔》、《刺孟》等篇,指出孔子是人不是神,聖賢的言行也不都是正確的。他從《論語》等書中摘出孔子言論及行事十多條,揭露其矛盾。他對孟子的天命思想給予嚴厲的抨擊,指出孟子關於“五百年必有王者興”以及天“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而誰”的說法是在宣揚“天故生聖人”的迷信,經不起歷史事實的驗證。
歷史進化觀 在歷史觀上,王充反對崇古非今,認為歷史是不斷發展進步的。他指出“漢高於周”,後起的朝代較之已往的朝代總是後來居上。他駁斥當時流行的“上世之人質樸易化,下世之人文薄難治”的崇古非今論調,認為這是美化古代的落後狀況,菲薄後世的進步文明。他說:“彼見上世之民飲血茹毛,無五穀之食;後世穿地為井,耕土種穀,飲井食粟,有水火之調。又見上古岩居穴處,衣禽獸之皮,後世易以宮室,有布帛之飾。則謂上世質樸,下世文薄矣。”王充觀察到歷史的治亂與人民經濟生活之間的聯繫,他引用《管子》“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的觀點,說:“谷足食多,禮義之心生,禮豐義重,平安之基立矣”。他注重從人民經濟生活出發論證道德興廢的觀點,在中國歷史上起了進步作用。
人性論 在人性論上,王充主張性有善有惡,認為善惡與人的稟性受氣有關,稟氣有厚薄,故性有善惡。但他又強調後天環境教育對人“性行”的決定作用。指出習惡為惡,習善為善,人性可以通過教育而改變。他說:“夫學者,所以反情治性,盡材成德也。”這種思想與他在認識論上反對生而知之的先驗論一致。
倫理思想 王充從樸素唯物主義立場出發,提出了與董仲舒倫理思想對立的道德學說。他繼承了春秋時期管仲的倫理思想,強調人民民眾的物質生活對於社會道德狀況的制約作用,提出“禮義之行,在谷足也”的重要命題,否定了董仲舒天人感應的道德論。由此出發,他還批判孔子“去食存信”的主張,認為人民有了溫飽,“雖不欲信,信自生矣”。
王充重視功利,同時也肯定道德的社會作用。他說:“國之所以存者,禮義也”。治國必須養德、養力,以德為主。他充分肯定後天的環境教育在改造人性中的作用,認為“論人之性,定有善有惡。其善者,固自善矣;其惡者,故可教告率勉,使之為善”。為了批判福善禍淫的神學說教,王充提出了命定論,認為人生的貴賤禍福與神無關,也與個人的操行無關,而取決於“命”,由在母體中秉受自然元氣的厚薄所定。王充的命定論作為神學目的論的對立面,反映了寒門庶族地主階級的利益,具有反對神學道德和豪強貴族的積極意義。但它教人聽天由命,“幽居俟時”卻是消極的。
邏輯思想 王充是先秦以後對中國古代邏輯有過較大貢獻的思想家之一,他較全面地闡述了論證問題。他否定有“神怪之知”,肯定推類之知。所謂推類,是根據事物之間類的相同、相似和相異進行的推論。在王充看來,對未來之知都是通過推類得到的,這種推類的能力任何人都有。他說聖人所以能預先知禍福是靠“推類”,普通婦人預見未來也是靠“推類”。他明確提出並闡明了“論證”的概念,指出:“事莫明於有效,論莫明於有證”。在他看來,無證驗的言論都是虛妄的,雖然文辭優美華麗,人們也不會相信它是真的;有效驗的言論,儘管初聽起來像是奇談怪論,但到最後人們總會承認它是對的。他在《論衡》一書中,經常是先提出一個論題,緊接著用“何以效之”、“何之明之”、“何以驗之”等一類話承上啟下,進而轉入“引證定論”的具體過程。在論證終了之後,他還往往加上“審矣”、“驗矣”、“明矣”等字樣。
在論證方法上,王充比較注重用具體事實作效驗。他著《論衡》就是為了確立真理和批駁謬誤,“立真偽之平”。在論證中,他提出了一些帶有規則性質的思想:①切忌“失之所對”,轉移論題。如他在《論衡·刺孟》中舉了孟子與梁惠王的一段對話。梁惠王問孟子:“將何以利吾國乎?”孟子說:“仁義而已,何必曰利?”對此,王充認為,“利”本來有兩個含義,即貨財之利和安吉之利,孟子未弄清惠王說的是哪種利,就輕率地責難惠王圖貨財之利,是不對的。如果惠王問的是安吉之利,而孟子答以貨財之利,便是“失對上之指,違道理之實也”。②不能“首尾相違”,自相矛盾。他在《問孔篇》中舉出孔子等大量自語相違和言行相違的事例,指出上下相違,前後相伐,“不能皆是”。在《薄葬篇》中,他也指出墨子主張薄葬,又主張有鬼,是“術用乖錯,首尾相違,故以為非”。③要明言顯文。他認為,論證時言不須繁,事不須多,關鍵是明白、清楚,做到“言無不可曉,指無不可睹”。
歷史地位 王充在中國哲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以氣一元論的理論,對古代哲學中天人關係、形神關係問題作出了新的回答;在認識論、歷史觀方面的探索,為後起的哲學開拓了思路;對讖緯神學和天人感應論的尖銳批判,推動了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和無神論的發展。他有時把“天”、“氣”實物化,比作“玉石之類”、“雲煙之屬”,具有樸素性和直觀性;當他用元氣直接說明社會現象時,更顯露出局限性,他不了解造成人們等級差別的社會原因,認為“凡人遇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甚至還用骨相解釋人的富貴貧賤;他一方面強調“漢高於周”,宣傳歷史進化的觀點,同時又認為“萬物之生,俱得一氣。氣之薄渥,萬世若一。帝王治世,百代同道”,陷入了歷史循環論。
王充對讖緯神學的批判,對儒家正統思想的挑戰,使他的學說在封建社會屢遭排斥。他死後許多著作散失,直到東漢末年,著名學者蔡邕入吳得《論衡》,王充才開始受到社會重視。在後來長期的封建社會中,他的思想經常遭到攻擊。然而王充的思想一直受到進步思想家的推崇,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章炳麟對他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說王充“作為《論衡》,趣以正虛妄,審鄉背,懷疑之論,分析百瑞,有所發擿,不避上聖。漢得一人焉,足以振恥”。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