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高等學堂

登州高等學堂,1864年,美國北長老會傳教士狄考文在山東登州府城開辦了一所學制6年的蒙養學堂。到了1873年前後,添設“高等科”,“分置正、備兩齋,正齋視高等學堂之程度,即隱括中學於內。備齋視高等國小堂之程度,而隱括蒙學於內”,學堂的英文名稱也隨之而更改為登州高等學堂。1877年1月,登州高等學堂第一屆3名學生畢業,畢業典禮的同時,學堂名稱正式更改為文會學館(簡稱文會館)。登州文會館不僅僅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更是19世紀末、20世紀國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在中國教育史上創造的眾多“第一”可謂數不勝數。

登州高等學堂,位於今山東蓬萊,中國近代最早的教會大學。1864年,美國北長老會傳教士狄考文在山東登州府城開辦了一所學制6年的蒙養學堂。到了1873年前後,添設“高等科”,“分置正、備兩齋,正齋視高等學堂之程度,即隱括中學於內。備齋視高等國小堂之程度,而隱括蒙學於內”,學堂的英文名稱也隨之而更改為登州高等學堂。
此時,登州高等學堂的實際程度已與當時西方的高級中學大致相當,還附帶開設了相當一部分大學課程。正齋學生進行了大量自然科學實驗,實驗課的內容甚至比狄考文早年在美國讀大學時所見的還要多。1877年1月,登州高等學堂第一屆3名學生畢業,狄考文在為他們舉辦隆重的畢業典禮的同時,將學堂名稱正式更改為文會學館(簡稱文會館),“因此館將天下至要之學匯聚於茲,取以文會友之意也”。後來,由文會館沿革演變而來的齊魯大學,便將這三人視為該校的第一屆校友。
登州文會館在中國教育史上創造的眾多“第一”可謂數不勝數——第一套全面、系統的自然科學課程,第一批通行全國的新式教科書,第一個使用阿拉伯數字等西方現代數學符號,第一個引進X射線理論知識,第一個使用發動機、亮起電燈、製造電子鐘,第一個使用白話文教學和寫作,第一個引進西方現代音樂聲學理論,第一首學堂樂歌,第一個發展學生自治組織……
登州文會館不僅僅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更是19世紀末、20世紀國中國最好的大學之一。當時,文會館擁有“中國最多和最好的物理、化學儀器設備”,與同時代的“美國普通大學一樣好”。曾先後擔任京師同文館、京師大學堂總教習的丁韙良,曾盛讚文會館為“偉大的山東燈塔”,認為“中國任何高等學校都沒有像狄考文博士創建的登州文會館那樣進行完全的科學教育”,為此,在1897年京師大學堂尚在籌備之時,他就一次性地聘請了12名文會館畢業生前去任教(目前能核實姓名的有8人),其所聘西學教習中只有1人不是文會館的畢業生。
1901年,山東巡撫袁世凱在省城濟南籌辦山東大學堂(次年改為山東高等學堂),並聘請登州文會館第二任館主赫士來堂擔任總教習,赫士親率18名文會館師生受聘前來,並以文會館的辦學實踐為藍本,制定各種管理及教學制度,只用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讓山東大學堂成功開學,成為全國各省大學堂創建工作的突出典範。
至20世紀初,在登州文會館“領有畢業憑照,效力於教界、學界者,以三百數。蹤跡所至,遍十六行省”,北至東北,南達雲南。除了京師大學堂與山東大學堂之外,在聖約翰大學南洋公學震旦大學燕京大學山西大學堂金陵大學江南高等學堂兩江師範學堂浙江高等學堂之江大學雅禮大學河南高等學堂雲南優級師範學堂等全國各地的多所高校(包括它們的前身在內),均有文會館畢業生在其中任教,在這些地區的近代高等教育事業逐漸興起與初步發展的過程中,輸出了大量寶貴的人才資源,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