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自1977年恢復聯考以來,大學一直是每個普通家庭中的頭等大事,認為只有考上大學才是唯一的出路,才能有個好的前程。許多家長讓孩子走這千軍萬馬的獨木橋,高中三年,正是是青年最好的年紀,本是最有活力和創造力的時候,可放眼望去,學校里一片肅靜,毫無生氣,黑板上寫滿紅色的大字,“只有今朝吃得苦中苦,日後方成人上人”這話看起來勵志朝氣,實則如同一條無形的枷鎖,在捆綁著的學生,讓學生認為,只有讀書,考出好成績,就是吃苦,考上大學就能成為人上人。單單一場考試,就讓整個教育輸的一敗塗地,有的家長,怕行車路過會影響發揮,竟然私自攔截過往的車輛,擔心夜晚的蛙叫聲會影響孩子的複習,竟然毒死一整荷塘的青蛙,讓養殖者,背負高額的債務。應對
1、全面培養孩子的學習成績應該普遍優秀,個別一兩個科目突出也該在各科成績都較優秀的基礎之上。在國小與中學階段,更應鼓勵孩子德智體美勞並駕齊驅、全面發展。2、讓孩子多接觸社會深居高樓更應讓孩子常常走出家門,與鄰居小朋友,尤其是異性同齡人多接觸,與不相識的人、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在一起。也可以常讓孩子去同學家串串門,交流交流感情,補充補充信息。
3、讓孩子鍛鍊身體必要時可以依計畫與孩子一起打球、踢毽、跳繩或小跑。經常走出高樓借上下樓梯與騎腳踏車也完全可起到鍛鍊身體的作用。
4、鼓勵孩子參與公眾場合的活動凡遇比賽、演出、徵文、競簽等活動,應鼓勵孩子參與,發揮所長,勇敢上陣,積極拼搏,並力爭獲獎。
5、儘可能勞逸結合一味追著讓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不但會累壞孩子,而且效果不一定好。所以,應科學地安排孩子的學習,要依照計畫與時間表,該玩一會兒的時候要讓孩子玩,該休息一會兒時要讓孩子休息,電視與課外讀物也都可以適當地讓孩子看一點、讀一點。不僅是勞逸結合,也可使孩子從中獲取到從教科書中所學不到的知識。對孩子學習以外的一切活動一律阻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事例
23016年3月,朋友圈裡一張“小p孩作息時間表”的圖引發了網友熱議,按照這張作息時間表,“小p孩”每天從5點起床,一直要各種學習到23點才能睡覺。每天學習18個小時,睡覺只有短短的6個小時,“小p孩作息時間表”讓我們感受到了父母望子成龍的焦慮,這是軟暴力,是畸形教育的體現。對於這種教育方法,這位媽媽並沒有認識到什麼問題,反而認為這是“正常”的。這是家庭的教育觀和成才觀出現了問題,一味認為學習才能成才,與當下倡導的教育理念相違背。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注重規律,寬嚴相濟,不要讓孩子成為只會學習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