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先天性骨與關節畸形簡介:骨具有一定的形態和結構,完成一定的功能,按部位可分為中軸骨和四肢骨。骨關節是由關節囊、關節面和關節腔構成。臨床表現
臨床較為常見小兒先天性髖關節畸形、先天性足畸形、先天性膝關節畸形、胸壁疾病(包括胸壁畸形)、脊柱裂等疾病。
發病機制
引起先天性畸形的因素很多:
遺傳因素,如多指(趾)、並指(趾)哥短指(趾)與遺傳有關。
非遺傳因素,也有非遺傳因素,如孕婦懷孕頭三月感染風疹,風疹病毒可透過胎盤屏障,引起胎兒多發畸形,這期間拖服用反應停,常可引起肢體畸形。
子宮內環境的變化,如孕婦外傷,羊膜破裂、羊水減少等可造成肢體廈窄環,嚴重者可產生宮內截肢。
羊水減少,子宮體積減小,也可引起馬蹄內翻足。
X線對胎兒、暖巢、睪丸也可以造成損傷,一旦卵子、精子遭到X線損傷,將會遺傳、影響下一代發育。總之,引起先天性畸形的因素很多,其病因研究也比較複雜。
臨床症狀
局部畸形
1、肢體成形不全。肢體一部分或全部未能全部發育成形,可分為三種:
(1)、橫向成行不全:常見的有先天性截肢,輕者手指缺少,重者可發生整個肢體缺少。
(2)、縱向成行不全:肢體縱軸缺少。
(3)、中段缺少:如海豹肢等。
2、肢體分化不全:肢體基本部分已經形成,但最後發育不完全,如並指、先天性上橈尺關節融合等。
3、肢體重複畸形:由於肢芽外胚層損傷引起肢體分裂,如重複拇指、重複小指畸形。
4、肢體過度生長:肢體部分或全部體積不成比例增大,如巨指症。
5、肢體發育不良:整個上肢或上肢部分發育不完全,如短指畸形。
6、狹窄環綜合症:為先天性環狀攣縮帶,又稱streeter氏帶,常發生在上下肢。
全身畸形
由於發育障礙、遺傳、代謝異常等引起,常見的有軟骨發育不良、軟骨發育不全,多發性骨軟骨外生骨疣,粘多糖病,抗D佝僂病等。
診斷檢查
小兒骨與關節先天畸形的早期診斷很重要,小兒一出生,有些畸形如馬蹄內翻足表現明顯容易診斷。另外有些畸形如先天性髖脫位,出生時並沒有明顯畸形,比較隱蔽,只有通過仔細觀察、特別檢查,才能及早發現。但是在母體懷孕期間患病、服藥情況、家庭或親屬中有無先天畸形的家族史,產科醫生根據孕婦妊娠情況,分娩經過,兒科醫師對新生兒的全面檢查,都可以為小兒有無骨與關節畸形提供診斷依據。針對比較隱蔽的骨與關節畸形,常用X線檢查,可以發現骨與關節是否正常。
治療措施
治療原則,儘早糾正骨與關節畸形、防止畸形發展、恢復肢體正常功能,保證小兒正常生長與發育是治療小兒先天性骨與關節畸形的原則。
根據上述治療原則,常用下列方法進行治療。
多用首發矯治
包括手法按摩和手法復位,對手法矯正肢體畸形很重要。對畸形的關節進行主動、被動活動,可以促進骨骼、肌肉組織發育,又可提高肢體活動範圍和功能。關節保持運動,肌肉、肌腱保持有規律的被動牽拉,還可減少軟組織粘連、攣縮、減輕和治療某些先天畸形,已被臨床所證實。對早期的先天性髖脫位,使用手法閉合復位,方法簡單,效果滿意。因此小兒矯形外科醫師一定要重視對組織無損傷,簡便易行的手法矯治方法。還要教會家長如何正確使用手法醫治某些軟組織畸形,如先天性畸形斜頸,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結合外固定支具矯形和維持矯形
外固定支具如夾板、支架和石膏固定等廣泛用於小兒骨與關節矯形,如先天性馬蹄內翻足、先天性髖脫位,通過早期套用支架矯形,持續固定維持復位,可獲得治癒。外固定支具還可以預防畸形加重,減少骨骼、軟組織繼發病理改變,對維持手術後矯形,幫助肢體功能回復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一些畸形甚至需要長期套用支具,以防畸形復發。
正確使用手術治療
小兒先天性骨與關節畸形用上述方法治療失敗時,或就診較晚者,常需手術治療。手術儘可能採用軟組織手術,手術中注意不可損傷骨骺,否則會影響其生長發育,術後產生嚴重畸形。此外,還考慮什麼時候手術是最適宜、選擇什麼樣的手術方式效果最好,權衡手術利弊,制定術後功能康復措施等,以使手術後的肢體既矯正了畸形,又改善了功能,使之成為一個儘可能正常的肢體。
護理措施
主要以康復訓練為主,通過治療、指導訓練,教育幫助、鼓勵等不同方法使他們的智力、體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適應遺留的不可矯正的畸形,使之能不依賴他人而獨立的生活、學習。還要認識到,康復訓練是一個群體合作工程,醫師、理療師、護士、支具和假肢研製者、職業治療者和患者家屬都與病人的功能恢復和康復訓練有關,需要極大的耐性,因為這是一個長時間的心理和體能的訓練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