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查舊縣誌清朝以前歷代所管轄行政區劃無詳細記載,難以考證,從另一段敘述涉及行政區劃是“武寧向屬巨邑,編鄉二十”。歷經唐、宋、元、明、清,到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前武寧縣轄九鄉五十四都。自1824年後仍為九個鄉五十四都。甫田鄉現管轄地域屬北鄉管轄二十五都、二十六都和二十七都,直到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北鄉改名為登瀛鄉,現在的石羊、建富、煙港、甫田、乾樓、湖灘、外湖、楊廖等地屬登瀛鄉管轄,其餘部分分別屬年豐鄉和下南鄉管轄。1930年(民國29年)鄉改為區,933年(民國24年)全縣設5區,290保1688甲,1935年全縣劃為51個鄉保,將聯保設在區一級,甫田一部分屬一級聯保,一部分屬二級聯保。1939年3月29日,日軍侵占縣城,縣政府遷往石門樓,聯保工作混亂,處於癱瘓狀態。1945年8月,日軍投降,抗戰勝利,全縣行政區劃同前,區(聯保)仍照原設定。1948年,撤區(聯保)建制,全縣劃22個鄉,1個鎮,下轄198個保,保以下設1878個甲。甫田鄉現在管轄的地域大部分在本鄉,小部分在現在的澧溪鎮和石渡鄉,當時設定6保56甲,以上行政區劃直至1949年5月解放時止,未變動。
自然資源
甫田資源豐沛、物產富饒。全鄉山地面積28萬畝,森林覆蓋率為72%,活立木蓄積量63萬立方米,是武寧縣重點林業鄉之一,水能理論蘊藏量豐富,地下礦藏十分豐富,已探明的礦藏有10餘種,其中大理石、鎢、花崗岩為主要礦種,儲量巨大,同時已探明含有豐富的金礦。優質米、清水魚、香菇、木耳等農副產品久負盛名。甫田鄉屬亞勢帶向北亞勢帶過渡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6—17℃年,降雨量1300—1600毫米,年無霜期239—266天,年平均濕度75—80%。
旅遊景點
甫田鄉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其中有五個行政府村位於浩瀚百里,綠島如蓮的江西萬島湖畔,綿亘西北的太平山脈,奇峰雄峙,怪石林立,享譽海內外,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太平山道場佑聖宮,就坐落在甫田鄉境內,境內還有充滿神奇傳說的九峰寺(白馬寺)、觀音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