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瓦西里·加夫里洛維奇·格拉賓Василий Гаврилович Грабин(1900一1980),蘇聯軍械設計師.技術兵上將。1920年參加蘇軍,翌年加入俄共(布)黨。1923和1930 年先後畢業於炮兵學校和紅軍捷爾任斯基軍事技術學院。1930年起從事設計工作,曾任兵工廠總設計師、中央軍械設計局局長(1942—1946)。蘇德戰爭中曾使用他主持製造的反坦克炮。倡導實施定型結構、統一規格和合理化生產工藝,並把設計與制定生產工藝結合起來,使火炮的設計、生產和試驗時間,從30 個月(1939 年)縮短到2—2.5個月(1943 年),保障了戰爭的需要。1941 年獲技術科學博士。1945年晉升上將。1946一1960年任軍械科學研究所所長兼總設計師,研究出火炮生產的新方法。1960 年退役。生平
“經典”的畢業設計 1899年12月28日,格拉賓出生在庫班河畔的葉卡捷琳諾達爾城。他的童年是在饑寒交迫中度過的,只上過3年國小就不得不輟學的他,曾先後當過鍋爐廠鉚釘工學徒、麵粉廠磨麵工、電報局郵遞員。十月**後,格拉賓主動參加紅軍,並請求進入炮兵服役。1920年,紅軍指揮部安排格拉賓進入彼得格勒(後改名列寧格勒)的紅軍重炮與海防炮兵學院深造。1923年,格拉賓被分配到紅軍重炮兵營擔任排長,不久有回爐到紅軍捷爾任斯基軍事技術學院深造。在這座紅軍最高科技學府,學員們在最後一個學年裡都要選擇畢業設計課題,格拉賓選擇設計一款152毫米口徑的要塞臼炮。研製這種大口徑的短管火炮,必須解決臼炮發射時產生的巨大後坐力,一般的解決之道都是用笨重的炮架加以固定,這無疑會使火炮變得難於機動。格拉賓經過仔細演算後,巧妙構思出一個獨特的反後坐系統方案,是自己的臼炮既輕便又實用,導師N·F·德羅茲多夫教授對此予以高度肯定,並將格拉賓的畢業設計作為經典案例送入教研室保留,為將來的畢業生充當示範參考。
1931年,格拉賓被派往全蘇火炮製造聯合公司第二設計局工作。在那裡,他與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專家共同為紅軍開發一種76毫米師屬加農炮,以取代誕生於沙俄時代的1902/1930式76毫米加農炮。格拉賓雖然只從事一些輔助性工作,但德國專家們的方案設計及圖紙繪製水準給年輕的炮兵專家極大的啟發。從A-51到F-22
1932年底,全蘇火炮製造聯合公司第二設計局與其他單位合併成“重工業人民委員會第38設計局”,格拉賓被任命為新設計局副局長。第二年初,格拉賓受命研製A-51式76毫米高平兩用加農炮。這種炮的炮彈初速遜色於純粹的高射炮,而與師屬野戰加農炮比起來又顯得過於笨重、複雜、昂貴,正當格拉賓尋求技術上的兩全其美之際,第38設計局又遭解散,他被安排到位於高爾基市的第92炮兵工廠的廠屬設計局工作,A-51火炮項目也胎死腹中。
在新的崗位上,格拉賓不斷向上級請求維持投資,並建議將A-51式炮的防空功能捨棄,集中利用其高初速和炮彈穿甲威力用於殲滅地面目標。但蘇聯紅軍炮兵總局(GAU)負責人格里戈里·伊萬諾維奇·庫利克,對新武器製造興味索然。關鍵時刻,重工業人民委員奧爾忠尼啟則堅定地支持格拉賓的工作,最終使經過改進的A-51式加農炮造出樣炮,並被賦予F-22的新序列號。在靶場上,除了一些零部件出現可靠性小等小問題外,該炮的表現全面超過1902/1930式76毫米炮。F-22的身管比1902/1930式炮延長了760毫米,既提高了射擊初速,射程也由老炮的10公里增加到了13.7公里;原來野炮的木質單體炮架換成帶2個能伸縮炮座側板的炮架,水平射角擴大到60度(1902/1930式炮僅有5度),這樣的改變在反坦克作戰時非常有用,而F-22加農炮所採用的半自動炮栓,使得射速提高到15-20發/分;1902/1930式炮只能用畜力拖曳行進,每小時僅能移動6-7公里,而F-22基本依靠汽車牽引,時速提高到30公里。當然,F-22的重量在作戰狀態下也達到了1.62噸,而1902/1930式炮為1.33噸。經過炮兵總局的嚴格考核,F-22加農炮終於通過驗收測試,並以“1936年式76毫米師屬加農炮”的命名進入紅軍現役。
在1938年張鼓峰戰鬥和1939年諾門坎戰役中,F-22加農炮均成功壓制住了日軍的各式火炮,並且摧毀了日軍大批裝甲車輛。但該炮重量過大,其野戰條件下武器運輸不便的缺點也在戰鬥中暴露出來,炮兵總局責成格拉賓團隊進行修改。經過改進的F-22加農炮把水平射角縮小為45度,使炮座得以減重140公斤,格拉賓還用加工簡單的圓柱板取代了炮架上用於減震的彈簧片,並採用統一的汽車輪胎,使拖曳行進時速提高到35公里。經過靶場試驗及部隊試用後,這種被命名為F-22-USV的簡化型加農炮列裝部隊。
格拉賓的夢想又進了一步,他想研製出炮口初速更高,穿透力更強,可對敵人坦克、縱深陣地進行致命打擊的火炮。其實,早在F-22-USV加農炮投產前,格拉賓就接到設計特殊坦克炮的預定,設計師們稱它為“F-32”。格拉賓從炮鋼材料的選擇到製造工藝的改進均做到“優中選優”,他期待著該炮不僅能為坦克所採納,甚至在必要時可取代師屬加農炮。1938奶奶,紅軍技術委員會在評審中認可了F-32型坦克炮的威力,但要求在此基礎上研製更具威力的F-34坦克炮,作為後來成為傳奇的T-34中型坦克的主炮。格拉賓一邊修改設計,一邊試製炮型,只用3個月就準備就緒。最後的結果竟然是炮已通過工廠試驗,可是坦克還沒有造出來。面對這種境況,格拉賓與第92炮兵工廠新廠長阿莫·謝爾蓋耶維奇·葉良決心冒一次險,在沒有炮兵總局和裝甲坦克總局的情況下先把新炮投產。儘管T-34坦克正式投產後,的確裝備了F-34加農炮,但卻是到了衛國戰爭期間,“非法出生”的F-34加農炮才獲得合法地位。
二戰全面爆發後,面對德國坦克軍團近乎神話的打擊威力,紅軍感到必須全力應對即將到來的裝甲威脅,於是向格拉賓設計局和第92炮兵工廠下達一連串不同口徑加農炮的研製任務。1940年6月13日,總參情報總局(格魯烏)向蘇共中央提供一份情報,裡面提到德國已裝備新型的重型坦克(其實是繳獲的法國2C坦克),紅軍現有火炮已無法擊穿它們的正面裝甲,該報告立即引起蘇共高層的震動。作為回應,格拉賓提出了F-31式57毫米加農炮的設計方案,該炮採用全新設計的輕質炮架,身管長達72.9倍口徑(即4155.3毫米),能以近1000米/秒的初速發射重3.14公斤的BR-271穿甲彈,在1000米距離上可以穿透90毫米厚的垂直裝甲,在1500米距離上仍有75毫米的穿甲威力。後來的實戰表現證明了,該炮的穿甲能力是英國同口徑反坦克炮的1.6倍,是德國PaK38式50毫米反坦克炮的2.2倍。1940年10月,F-31的原型炮製造完成,並順利通過工廠及軍方測試。1941年初,F-31獲準服役,並改名為“ZIS-2加農炮”(或稱為“1941年式57毫米加農炮”)。需要指出的是,正是因為該炮的投產,第92炮兵工廠獲得了“史達林工廠”的榮譽稱號,所以該廠後來定型生產的火炮均以“ZIS”來命名。
1941年4月,格拉賓應邀在列寧格勒工程技術學院作關於機械快速設計的報告時,中途離場接聽史達林親自打來的電話,史達林要求格拉賓設計的火炮能安裝到基洛夫工廠的KV重型坦克上,並要求他第二天到莫斯科。在莫斯科,格拉賓在蘇共中央書記日丹諾夫的辦公室里見到了KV坦克的總設計師約瑟夫·雅科夫列維奇·科京、基洛夫工廠廠長扎爾茨曼等人,他表示可以在45天后向坦克廠交炮。45天,這個不可思議的時間讓人難以置信,但格拉賓說:“我很清楚自己所說的一切。”而後來的事實是,造炮工作只持續38天,5月15日,新的ZIS-6就在工廠的靶場裡打響了第一炮。
1941年6月22日,衛國戰爭爆發後,格拉賓全面組織第92炮兵工廠戰時火炮生產。當時,工廠主要生產ZIS-2和F-22-USV兩種加農炮,前者的威力足以洞穿所有德軍現役坦克裝甲車輛,但它只能使用新設計的炮彈,在彈藥供應上有很大困難;後者雖然能滿足紅軍消滅敵有生力量,但生產環節過於繁瑣,無法迅速提高火炮產量。
8月的一個深夜,格拉賓再次接到史達林的電話。史達林高度評價了ZIS-2和F-22-USV火炮的威力,但面對德軍有幾倍於紅軍的坦克,他希望第92炮兵工廠大幅提高加農炮的產量,並減少口徑和品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質量也在所不惜。8月23日,蘇聯國防委員會決定停產ZIS-2反坦克炮,集中精力生產口徑更大的F-22-USV師屬加農炮,格拉賓和廠長葉良在服從上級命令的同時,私下集中起ZIS-2所有在生產中未完成的部分,整理儲存起來,並妥善保存所有工藝設備和技術檔案,以備必要時迅速恢復生產。
但在實際生產中,格拉賓和葉良還是感到F-22-USV火炮產量提高不快,原因是炮架和反後坐制退系統過於複雜,許多生產流程需要精密加工。經過周密計算,格拉賓大膽地在改進後的F-22-USV炮身上安裝了ZIS-2的炮架,並將新的火炮命名為ZIS-3.1942年1月,統管全國軍工生產的蘇聯內務人民委員貝利亞視察新炮測試,稱讚ZIS-3是非常有價值的火炮,建議立即投產。很快,第92炮兵工廠接到命令,從3月份起逐步停產F-22-USV,並將ZIS-3投入批量生產。令格拉賓感到欣慰的是,ZIS-3型76毫米加農炮一送到前線,就得到戰士的喜愛,前線要求火速列裝該炮的聲音越來越強烈。國防委員會於10月30日下達命令,責成地35“街壘”工廠也加入生產ZIS-3加農炮的工作中。
ZIS-3由炮身和炮架兩大部分組成,全長6095毫米,戰鬥全重1.15噸,發射OF-350榴彈時初速680米/秒,最大射速13公里,發射BR-350A穿甲彈時初速662米/秒,最大射速35發/分,持續射速15發/分。ZIS-3可使用當時蘇聯所有76毫米彈藥,但主要用彈為榴彈和穿甲彈,它們在射擊2米高的目標時,直射距離為820米(直射距離即彈丸在目標高為2米時的全水平射程,在這個射程**手可以不改變表尺分劃而進行連續射擊)。
到1942年末,已有千餘門ZIS-3反坦克炮投入前線。相比以前的F-22-USV,ZIS-3在結構上更趨簡潔,前者有2080個零件,而它只有719個,生產製造的人工小時數減少了75%,可以說它是蘇聯第一種採用流水線組裝作業法生產的火炮。格拉賓後來回憶說:“我們是靠運用快速設計方法和制定新工藝流程完成了ZIS-3加農炮的高速生產······到1943年年初,第92工廠的加農炮產量竟比前一年提高了18倍。”據統計,二戰中,蘇聯共生產了48016門ZIS-3型76毫米加農炮,成為二戰期間產量最大的身管火炮。1942年9月,第92工廠還把ZIS-3加農炮與T-70輕型坦克結合成SU-76自行火炮,總計生產了12671門,這些火炮成為了紅軍的“輕騎兵”,一直用到戰爭結束。
有意思的是,納粹德國也對繳獲的ZIS-3火炮青睞有加,德國炮兵專家沃爾夫在日記里這樣寫到:“我測試過許多繳獲的火炮,英國和法國的炮不如我們,但ZIS-3不同,毫不誇張地講,它是炮兵史上最具天賦的設計之一!”他們對該炮的藥室進行了重新設計,以便使用德國產大威力穿甲彈,可以在1000米距離上擊穿125毫米厚的垂直裝甲板,這些火炮被賦予“FK 288r”的編號加以使用,德國士兵給它起了“咻砰炮”的暱稱,形容它的炮彈速度極快,“咻”的一聲發射出去之後就能聽到撞擊在目標上的“砰”聲。二戰結束後,ZIS-3幾乎成了社會主義國家的標準裝備,中國還曾仿製出54式加農炮,直到上世紀80年代仍為中國民兵所使用。
1943年年中以前,ZIS-3加農炮完全可以對付德軍所有坦克裝甲車輛,可是自當年夏天開始,德軍猛攻蘇軍戰線上的突出部——庫爾斯克,在這場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中,德軍投入了披掛厚重裝甲的虎1式坦克和黑豹坦克,其中虎1式坦克正面和側面裝甲達到102毫米和82毫米,而且德軍把大量裝備的3號和4號坦克的前裝甲加厚到80毫米,使得ZIS-3加農炮的使用者必須接近到近乎自殺的距離上射擊才能奏效,蘇聯文獻表明,紅軍炮手常常要把敵人的坦克放到500米甚至是300米的距離上才開火。
這一情況很快傳回後方,格拉賓在寫給史達林的信中強烈呼籲恢復生產ZIS-2加農炮,並且開展威力更大的100毫米炮的研製工作,以對付敵人更先進的坦克。1943年6月15日,蘇聯國防委員會決定,恢復ZIS-2加農炮的生產,決定做出僅3周后,首批新生產出的ZIS-2加農炮就送到前線。1943年下半年,研製100毫米加農炮的工作也開始了。從1944年初開始,安裝有100毫米炮的SU-100坦克殲擊車踏上戰場,由於它的炮彈能直接從正面將德國人的虎1式和黑豹坦克擊穿,以至於紅軍戰士戲稱它為“動物園殺手”。到戰爭結束時,蘇聯送往前方的14萬門野戰炮中,有12萬門是按照格拉賓的設計方案製造的,他也被蘇聯國防委員會授予技術上將軍心啊,並獲得“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有3個彈孔的墓碑1953年赫魯雪夫上台後,把一切資源都集中到核子彈和飛彈上去,將一切有身管的常規武器稱作“無人需要的史前洞穴技術”。領袖的歷史性指示很快傳到基層,像格拉賓設計局這樣經過幾十年建立起來的勞動集體失去了工作機會,格拉賓等眾多火炮設計人員受到嘲笑和排擠。1960年,格拉賓被“體面地安排退休”,當上國防部諮詢專家,後又成為莫斯科國家技術大學(MVTU)的教授。
1980年4月23日,格拉賓去世,被埋葬在莫斯科河畔的新聖女公墓,他的墓碑被設計成一塊厚達100毫米的彎曲鋼板的形狀,上面還有3個彈孔,表示他設計的加農炮能夠穿透100毫米厚德裝甲板。有意思的是,距格拉賓的墓不遠,就是終吉他火炮事業的赫魯雪夫的墓,墓碑上有一顆標誌性的赫魯雪夫光頭塑像,塑像半黑半白,象徵著他的一生黑白交織,毀譽參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