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游山寺

王安石游山寺

王安石游山寺在王安石退居金陵後的一日.頭幅巾手拄杖,獨游山寺.遇數客盛談文史,辯說紛紜。

原文

王安石退居金陵。一日,頭幅巾手拄杖,獨游山寺。遇數客盛談文史,辯說紛紜。 公坐其下,人莫之顧。良久,有一客徐問公,曰:“亦知書否?”公聞,頷之而已。復問公何姓。 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眾人惶恐,俯而去。

譯文

王安石退居到金陵。一天,他頭裹著一塊布,拄著手杖,獨自遊覽山寺,途中遇見幾個遊客坐在那裡高談文學歷史,議論紛紛。王安石坐在他們旁邊,沒人注意到他。很久,有一個客人漫不經心地問他說:“你也知道讀書寫字不?”王安石聽了,點了點頭罷了,人家再問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說:“我姓王,名安石。”那群人十分惶恐,低著頭匆匆離開了。

王安石游山寺王安石游山寺

注釋

盛談:痛快地大談。
顧:看。
人莫之顧:即人莫顧之,也沒有人看他。
俯:低頭。
亦:也。
復:再。 徐:慢慢,文中用於形容對方的傲慢輕視。
良久:很久

人物簡介

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晚號半山。北宋臨川(江西省東鄉上池村人)。仁宗慶曆進士。嘉佑三年(1058)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改變“積貧 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實行變法。並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對西夏作戰的形勢。因保守派反對,新法遭到阻礙。熙寧七年辭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辭,還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封舒國公, 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
在文學中具有突出 成就。他一生寫了不少深刻反映人民疾苦和社會問題的作品。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有的風格遒勁有力,精闢精絕,有的風格雄健峭拔,修辭凝練,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對後來宋詩的發展有很大影響。著有《臨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名益,字損之,曾為臨江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曆二年(1042年)登楊寘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諡號“文”,又稱王文公。其政治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並稱為“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 王安石出生於仕宦之家,其父王益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任建安(今福建建甌)主簿等地方官二十多年,為人正直,執法嚴明,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其母吳氏從小好學強記,為人通情達理。王益任臨江軍(今樟樹市)判官時,王安石出生於此,王益調任江寧(今南京市)通判,全家遷往江寧。
王安石自幼聰穎,讀書過目不忘。從小隨父宦遊南北各地,更增加了社會閱歷,開闊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艱辛,對宋王朝“積貧”、“積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青年時期便立下了“矯世變俗”之志。慶曆二年(1042)三月,考中進士,授淮南節度判官。七年調任鄞縣(今浙江寧波),組織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農田水利灌溉,便利交通。在青黃不接時,將官庫中的儲糧低息貸給農戶,解決百姓度荒困難,又使官糧得以以陳換新。

改革運動

治平四年(1067)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旋即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熙寧元年(1068),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為指導變法的實施,設立三司制置條例司,物色了一批擁護變法的官員參與制訂新法。熙寧三年(1070)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位同宰相,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新法,開始大規模的改革運動。所行新法在財政方面有均輸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在軍事方面有置將法、保甲法、保馬法等。同時,改革科舉制度,為推行新法培育人才。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地主和豪商對農民的剝削,促進了農田水利事業的發展,國家財政狀況有所改善,軍事力量也得到加強。王安石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毛澤東也稱讚“王安石最可貴之處在於他提出了‘人言不足恤’的思想”。(“人言不足恤”並不是由王安石等變法派人士提出來的,而是反對派對變法派的污衊之詞,原文類似的有三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聽到這句話之後深覺其符合自己的變法主旨,遂大加宣揚。)
變法觸犯了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對,特別是曹太后、高太后的頑固阻梗,加上在實施過程中過分求大求快,許多官吏藉機敲詐盤剝,使農民的利益受到損害,實際效果與主觀構想相差甚遠。王安石處於“眾疑群謗”之中,宋神宗迫於皇親貴戚和反對新法大臣的壓力,於熙寧七年(1074)四月罷去王安石相位,再任江寧知府。次年雖又起用為相,但因新法派內部分裂及保守派的挑撥離間,王安石實際上難有作為,至熙寧九年十月再次罷相,出任江南簽判,次年隱退江寧,過著閒居生活。
元豐八年(1085),哲宗即位,年僅十歲,由太皇太后高氏臨朝聽政,啟用反對變法的司馬光為相,廢除全部新法,極力迫害新法派。王安石在憂憤和遺恨中於翌年四月去世,葬於江寧半山園。王安石晚年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王文公、臨川先生。死後被追封為 “太傅”;紹聖年間,賜溢號為 “文”,配享神宗的廟庭;徽宗時,又配享文宣王廟。而欽宗時,皇帝下詔停止他文宣王廟配享。高宗採納趙鼎、呂聰的意見,削去了其 “舒王”的封號。
王安石執政之所以能敢作敢為,矢志改革,是受其進步的哲學思想支配,他把“新故相除”看做是自然界發展變化的規律,從而樹立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無畏精神。這些進步思想在他的文學作品中也閃爍著奪目的光彩。其散文長於說理,言簡意深,筆力雄健,見識超群;詩詞則遒勁清新,豪氣縱橫,對宋初形式主義的文風是有力的衝擊,對豪放派詩詞有直接影響。其著作極為豐富,存世的有《臨川集》、《臨川集拾遺》、《三經新義》(殘卷)、《唐宋百家詩選》、《詩義鉤沉》等。此外,其山水詩也極。
王安石從小在外,為官四處奔波,但對家鄉有著一股摯情,幾次回鄉探親,對家鄉的親朋好友,名勝古蹟,寫了許多詩文、書信、墓誌,表達了他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家鄉人民也對他有著深深的景仰和懷念。早在北宋崇寧五年(1106),撫州郡守田登就在王安石舊宅建造了王荊公祠,“肖公像而祀之”。許多地名都是為紀念他而取的,有荊公山、荊公坡、荊公橋、荊公釣魚台、半山書院、安石讀書台、荊公路等。家鄉學者著書撰文,為王安石辯誣:南宋金溪陸九淵在《荊公祠堂祀》中盛讚其人品高尚,貶斥了王安石的政敵;清代金溪蔡上翔,窮畢生精力撰寫《王荊公年譜考略》,以辯宋史之誣。1986年11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撥專款在撫州市修建了“王安石紀念館”,主樓前面有一尊3米多高的王安石塑像,供人們瞻仰。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以進士第四名及第,歷任簽書淮南(揚州)節度判官廳公事、知鄞縣(今浙江寧波)事、舒州(今安徽潛山)通判,一度調開封任群牧司判官(這個職位暫時沒有確切的史料作為佐證,似有不實。),旋又外調知常州事、提點江南東路刑獄公事,繼召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誥。多年的地方官經歷,使王安石認識到宋代社會貧困化的根源在於兼併,宋封建統治所面臨的危局是“內則不能無以社稷為憂,外則不能無懼於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祐三年(1058年)上宋仁宗趙禎的萬言書中,要求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扭轉積貧積弱的局勢。以歷史上晉武帝司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圖“逸豫”,不求改革,終於覆滅的事實為例,王安石對改革抱有士大夫群中少見的緊迫感,大聲疾呼:“以古準今,則天下安危治亂尚可以有為,有為之時莫急於今日”,要求立即實現對法度的變革;不然,漢亡於黃巾,唐亡於黃巢的歷史必將重演,宋王朝也必將走上覆滅的道路。封建士大夫也把治國太平的厚望寄託於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執政。熙寧初,王安石以翰林學士侍從之臣的身份,同年輕的宋神宗議論治國之道,深得宋神宗賞識。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開始大力推行改革。
王安石變法的目的在於富國強兵,藉以扭轉北宋積貧積弱的局勢,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王安石明確提出理財是宰相要抓的頭等大事,闡釋了政事和理財的關係,曾經指出:“今所以未舉事者,凡以財不足故,故臣以理財為方今先急”,“政事所以理財,理財乃所謂義也”。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執政前就認為,只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才能解決好國家財政問題:“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執政以後,王安石繼續發揮了他的這一見解,曾經指出:“今所以未舉事者,凡以財不足故,故臣以理財為方今先急”,而“理財以農事為急,農以去其疾苦、抑兼併、便趨農為急”。在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發展生產作為當務之急而擺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認為,要發展生產,首先是“去(勞動者)疾苦、抑兼併、便趣農”,把勞動者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那些遊手好閒者也回到生產第一線,收成好壞就決定於人而不決定於天。要達到這一目的,國家政權需制定相應的方針政策,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從上到下的改革。王安石雖然強調了國家政權在改革中的領導作用,但他並不贊成國家過多地干預社會生產和經濟生活,反對搞過多的專利征榷,提出和堅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張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導下,變法派制訂和實施了諸如農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輸、市易、免行錢、礦稅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從農業到手工業、商業,從鄉村到城市,展開了廣泛的社會改革。與此同時,王安石為首的變法派改革軍事制度,以提高軍隊的素質和戰鬥力,強化對廣大農村的控制;為培養更多的社會需要的人才,對科舉、學校教育制度也進行了改革,王安石親自撰寫《周禮義》、《書義》、《詩義》,即所謂的《三經新義》,為學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