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古書上說的一種猴子。
詳細字義
名詞
(1) 獼猴 [macaque]
眾狙皆怒。——《莊子·齊物論》
(2) 又如:狙獪(猿猴一類的野獸);狙杙(系猴的木樁;謂猴椽木);狙猿(猿猴)
動詞
(1) 窺伺;伏伺 [watch for]
從狙而好小察。——《管子·七臣七主》
(2) 又如:狙刺(伏伺行刺);狙狙(伺察的樣子);狙候(伏伺;覬覦);狙覷(窺視);狙縛(伺伏擒縛)
形容詞
狡猾 [sly]。如:狙猾(像猴子一樣的狡猾);狙譎(狡詐);狙繪(狡猾奸詐);狙狂(狡黠狂妄)
常用詞組
狙擊 狙擊手 狙擊華(本名陳貴華,抗美援朝著名狙擊手,詳見百科《狙擊手》)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親去切《集韻》《韻會》《正韻》七慮切,音覻。《說文》玃屬。從犬,且聲。《戰國策》兵固天下之狙喜也。《注》狙,玃屬而狡黠,言兵家如之而可喜。
又《管子·七臣七主篇》從狙而好小察。《注》狙,伺也,謂旣任臣有所為,必從而伺之。《史記·留侯世家》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注》服虔曰:狙,伺也。七預反。應劭云:狙,伺也。一雲伏伺也。狙之伺物,必伏而之,故今雲狙是也。
又《說文》一曰狙,犬也。暫齧人者。一曰犬不齧人也。
又《集韻》莊助切,音詛。猿類。《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又《徐無鬼》吳王浮於江,登於狙之山,眾狙見之,恂然棄而走。
又《廣韻》《韻會》七餘切《集韻》千餘切,音疽。《廣韻》猿也。《集韻》猨屬。
又《前漢·諸侯王表》騁狙詐之兵。《注》應劭曰:狙,伺也。音若蛆。師古:音千絮反。
又《山海經》倚帝之山有獸,如鼣鼠,白耳白喙,名曰狙如。《注》狙如鼠,耳銳喙。
又《集韻》《正韻》子餘切,音苴。猿屬。
又《山海經》北號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狼,赤首而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注》郭璞曰:猲狙,音葛苴。◎按韻書引山海經,皆作獦狚。
拼音是ju的漢字
拼音是ju的漢字共有182個,如下: |
桔|舉|巨|局|具|距|鋸|劇|聚|菊|矩|沮|拒|懼|鞠|狙|駒|據|俱|咀|疽|踞|炬|倨|醵|裾|屨|犋|窶|颶|鋦|椐|苣|琚|掬|榘|齟|趄|莒|雎|遽|橘|踽|櫸|鞫|鉅|詎|侷|倶|僪|冣|凥|劇|勮|匊|圧|坥|埧|埾|壉|姖|娵|婅|婮|寠|屨|岠|岨|崌|巈|弆|忂|怇|怐|愳|懅|懼|拠|挙|挶|揟|據|擧|昛|梮|椇|椈|檋|櫸|欅|歫|毩|毱|泦|洰|涺|淗|湨|澽|焗|爠|犑|狊|珇|痀|眗|砠|秬|窶|筥|簍|簴|籧|粔|粷|罝|耟|聥|腒|臄|舉|艍|菹|萭|葅|蔞|蒟|蓻|蔞|蘜|蘧|虡|蚷|蜛|螶|襷|詎|諊|豦|貗|趉|趜|跔|跙|跼|踘|蹫|躆|躹|輂|邭|郥|郰|郹|鄒|鄹|鉅|鋦|鋸|鐻|閰|陱|颶|駏|駒|駶|驧|鬻|鮍|鮔|鮍|鴡|鵙|鵴|鶋|鶪|鼰|鼳|齟|句|拘|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