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考古遺址公園

牛河梁考古遺址公園

牛河梁考古遺址公園,遺址公園占地面積為58.95平方公里,核心保護區約8平方公里。由2008年年11月11日,國家文物局和省政府確定以牛河梁遺址8平方公里核心保護區為依託,正式啟動牛河梁紅山文化國家遺址公園項目建設和“申遺”工作。2009年5月份正式開工建設。

基本信息

簡介

牛河梁考古遺址公園牛河梁考古遺址公園

2009年10月24日,作為“紀念蘇秉琦百年誕辰暨牛河梁遺址發現30周年”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由國家文物局、遼寧省政府組織的“牛河梁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啟動儀式”在遼寧省朝陽市牛河梁遺址1號地點旁隆重舉行。

牛河梁考古遺址公園占地面積為58.95平方公里,核心保護區約8平方公里。目前,牛河梁遺址1號地點的保護展示工程建設已接近尾聲,2號地點的保護展示工程和牛河梁遺址博物館的建設也將相繼啟動。朝陽市預計在兩年內完成牛河梁考古遺址公園內16個遺址點的文物本體保護、展示以及基礎設施和環境治理等建設任務,爭取於2011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申報遺址

2008年年11月11日,國家文物局和省政府確定以牛河梁遺址8平方公里核心保護區為依託,正式啟動牛河梁紅山文化國家遺址公園項目建設和“申遺”工作。本市按照省政府要求,迅速成立了以張鐵民市長為組長的牛河梁紅山文化國家遺址公園項目建設和“申遺”工作領導小組,並按照兩年內完成遺址公園文物本體保護展示、基礎設施和環境治理等建設任務,2011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目標,開始對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進行建設。

項目規劃與設計

經過前期的認真籌備和提前建設,目前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建設順利。文物本體保護項目方面,該遺址公園第一地點(女神廟)保護展示工程,2009年5月份正式開工建設,現已完成鋼構主體施工,內外裝修工程也基本完成。第二地點(祭壇、積石冢)保護展示工程於今年9月份開工,目前正在進行樁基礎工程施工,計畫年底前完成基礎施工任務。項目規劃、設計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聯合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等國內外一流設計團隊完成,其中一些專家曾參加“鳥巢”的設計。

基礎設施項目

牛河梁考古遺址公園牛河梁考古遺址公園

該遺址公園基礎設施項目方面。該市水利、電力部門於今年4月份完成了第一、二地點供水、供電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可確保遺址公園施工正常進行。而遺址公園內的“重頭戲”之一——牛河梁遺址博物館和管理研究中心方案設計工作,已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完成,並通過了國家文物局審批,現正處於初設階段。據介紹,該工程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為鋼構與鋼筋混凝土結合,外掛玻璃幕牆、金屬裝飾板,設計理念為“璞玉”。該工程將於明年5月份開工。

2009年8月份錦州鐵路分局勘察設計院完成錦承鐵路涵橋施工圖紙設計,並通過瀋陽鐵路局組織的專家論證。該工程內容包括隧道主體、洞頂回填、鐵路三電(通信、信號、電力)、軌道等。隧道全長200米、寬6.5米,高6.8米,工程計畫明年4月份開工。市牛河梁遺址管理處對新疆高昌古城、吉林集安高句麗遺址進行了考察,根據牛河梁8平方公里遺產區圍欄方案,該圍欄形式為桃形柱防護網片和刺繩圍網結合,總長23公里,計畫明年底完工。

此外,遺址公園內植被恢復工程、居民搬遷安置工作進展順利。10月24日,該市將舉辦牛河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啟動儀式。

保護遺址規劃

近年來全國大遺址保護工作的發展狀況和對建設考古遺址公園的構想。他說,考古遺址公園一方面能夠促進考古研究、遺址保護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可以為公眾提供直觀的考古教材,有助於大遺址保護成果的全民共享。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能夠有效緩解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化進程之間的矛盾,最佳化土地資源的利用,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擴展和豐富城市文化內涵。

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

國家文物局日前公布了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和立項名單。包括圓明園考古遺址公園在內的12個項目被批准為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晉陽古城考古遺址公園等23個項目獲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