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盤是乘食器的一種,出現時代比較早,而且器型一直到今天都沒有什麼大的變化。牆盤為西周恭王時期作品。器形宏大,製造精良。微氏家族器具,通高16.2厘米,口徑47.3厘米,深8.6厘米。史牆盤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牆的人,為紀念其先祖而作的銅盤,因作器者牆為史官而得此名。盥洗器,此盤造型規整,紋飾精美,敞口,淺腹,圈足,腹外附雙耳;腹部飾鳳鳥紋,圈足部飾兩端上下捲曲的雲紋,全器紋飾以雲雷紋襯地,顯得清麗流暢。盤內底部刻有18行銘文,共284字,記述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跡以及作器者的家世,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現的最長的一篇銅器銘文。銘文首先追述了列王的事跡,歷數周代文武、成康、昭穆各王,並敘當世天子的文功武德。銘文接著敘述自己祖先的功德,從高祖甲微、烈祖、乙祖、亞祖祖辛、文考乙公到史牆。頌揚祖先功德,祈求先祖庇佑,是典型的追孝式銘文。人們從微氏家族的發展史中,可看出周王朝對殷商遺民採取的政策。1976年陝西扶風莊白家村出土。盤銘也是一篇很漂亮的書法作品,其文體愛用簡明整齊的四字句式,這是已知時代最早的帶有較明顯駢文風格的銘文作品。1967年12月於陝西扶風周白村西周窯藏出土。盤內鑄有銘文276多字,又有重文5、合文三,總計284字,文章使用的四言句式,頗似《詩經》,措詞工整華美,有較高的文學價值。銘文字型為當時標準字型,字形整齊劃一,均勻疏朗,筆畫橫豎轉折自如,粗細一致,筆勢流暢。有後世小篆筆意。後段記敘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亞祖、文考和做本盤者自身六代的事跡,是研究西周歷史的重要資料。《牆盤》年代久遠,其中許多文字已無法辨認,留待研究金文學者探考。現藏於陝西省周原扶風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