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晉江風俗,中秋節這天,家家戶戶要烹蒸一鍋番薯芋頭,供全家人食用。據民間傳說,土地公和土地婆在探討世間事物時,土地公主張天下人人豐衣足食。土地婆卻說:如果天下人人豐衣足食,將來女要出嫁,誰來替她抬轎子?土地婆主張天下富的富上天,窮的窮寸鐵。土地公認為這樣做太過份,民以食為天,就賜給窮人番薯芋頭抵半年糧。人們感謝土地公的恩德,逢年過節都要用番薯芋頭祭祀他。
俗語道:“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皓月當空,清風徐來,人們在月光下品敬吃月餅,演奏南曲,寄託著對旅居異地親人的思念。關於吃“月餅”,民間有種種傳說,有一說是唐明皇游月宮時,帶著象徵著圓月的甜餅到仙境中去。還有一說是元末朱元璋借用月餅傳遞起義的訊息。
其他
“燒塔仔”,是孩童們在節日裡最大的娛樂。中秋將近,孩子便三五成群,拾碎磚和瓦片,疊造“塔仔”。塔仔大小不一,但都靠疊造,不用泥土糊粘。用柴草燒時,火便從瓦片的空隙中熊熊吐射出來。至磚熱瓦紅,大家便爭相灑鹽於塔間,於是“嘩嘩叭叭”響聲激烈,震徹夜空,頗為壯觀。傳說燒塔仔也也殺元兵的義舉有關。奪狀元餅,也是中秋的一種活動。人們聚在一起,取各種大小不一的月餅,用紅紙貼上“狀元”“榜眼”“探花”“三會”等等名目,每人用骰子四粒擲入碗中,以四點紅為最高,競奪狀元餅。奪得狀元餅者,意味來年定有好運氣。
過去中秋,閩南孩童有燒塔仔的習俗,撿瓦片,疊塔仔,蓋到七層就不會再往上高了。掃來樹枝樹葉放進塔中燒,燒得通紅通紅的,如今可是很難得一見了。
有的老先生說,以前從農曆八月十四到十六連續3天,幾乎每個村的空曠地都可以看到玩“燒塔仔”的孩子和熊熊火光下那一張張開心的笑臉。
火力猛時,塔仔猶如一座座“烽火台”,極其壯觀。
所謂“塔仔”,就是用碎磚和瓦片砌壘成的圓窯形小磚塔。“塔仔”一般有2~3尺高,當然也有5~6尺甚至一丈多高的。中秋月兒初上之時,便開始賽燒塔。其規則是把瓦塔燒得全身通紅則勝,在燃燒過程中先倒塌的則負。燒塔仔的整個過程可以延續數個小時,甚至從晚飯後燒到下半夜。如果肚子“咕咕”叫,還可以把番薯和芋頭埋進膛內熱灰烘烤。就這樣,一邊玩一邊吃,既可大飽眼福又不會餓著,可謂一舉兩得。
據傳,“燒塔仔”的習俗源起元朝末年,當時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便相約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殺戮韃子。從此,“燒塔仔”便成為中秋習俗相沿下來。
“貢火” 遊戲危險 此俗今廢
晉江東石塔頭有中秋燒塔仔的活動,而有的人則會特別準備一些比較硬的木塊,特別是舊式婦女弓鞋後的高底硬木,用火燒紅,然後拿到沙灘等地去“相貢”(貢:閩南語諧音,扔的意思)。“貢火”又分明火與暗火,暗火只有極暗的火苗,不如火紅的木塊容易躲閃。
據說這一習俗是因該村開基祖劉拓護宋幼主南下廣東而被元兵打散,於是僻居海隅,以圖再起,村中建有幼主生母楊氏皇太后之“慈元行宮”以紀念,並傳此俗令青壯年習武練膽,數百年傳衍不衰,而即使打得再凶,幾百年不曾傷過人命,一直延續至新中國成立前,之後就不再舉行。
中秋節傳統習俗相關知識
中秋節習俗
按照中國的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民間中秋節有吃月餅、賞月、賞桂花、猜燈謎等多種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