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
摸秋,是流傳於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農村的一種民間風俗。該風俗在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較為盛行,在東寶區漳河鎮一帶影響較大。每年中秋節,當明月升起的時候,無論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門,到別人家的田埂邊、菜園裡,山坡上去摸瓜果、蔬菜和豆類。
老人去村野摸“安樂菜”(馬齒莧),希望家庭祥和興旺;做生意的老闆娘上山坡摸“節節高”(芝麻),期望生意興隆;年輕人去溪邊摸“甜到梢”(甘蔗),盼望事業有成;小媳婦去田埂邊摸南瓜(“南”與“男”諧音),企盼生兒子;小伙子去小路旁摸蛾眉豆(此豆是美女的代稱),期待有女兒;正在熱戀的情侶們,去莽林野地摸百合花(此花蘊含“百年好合”之意),共同祝願,百頭偕老,百年好合。摸秋人的這些舉動都是背著他人做的,形式上像偷,而又不是偷。這種風俗,在當時象徵著人們的一種喜悅,代表著一種吉祥,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豐收的希望和夢想。
摸秋(茶亭)
在我國的許多地區,中秋之夜流行著摸秋的習俗。據清代梁紹壬《雨般秋雨隨筆》
中記載:“女伴秋夜出遊,各於瓜田摘瓜歸,為宜男兆,名曰摸秋。”那些結婚後未生育的女子,中秋之夜會乘著月光,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別人家的田中去偷摘瓜豆。因為民間相傳,摸到南瓜的,即可生男孩,因為“南”與“男”諧音,摸到扁豆則生女孩,因為扁豆也稱“娥眉豆”。而這一夜,瓜豆之主非但不責怪“偷摘”者,反而以此為樂。
記載
據清代梁紹壬《兩般秋雨 隨筆》中記載:“女伴秋夜出遊,各於瓜田摘瓜歸,為宜男兆,名曰摸秋。”
由來
民間有句俗語,“八月半摸秋不算偷。”
“摸秋”,其實就是“偷秋”的意思。在我的家鄉,摸秋的習俗由來已久。相傳,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出現了一支農民起義軍。這支隊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一天,起義軍轉移到淮河岸邊,深夜不便打擾百姓,便曠野露天宿營。有幾位戰士飢餓難忍,在田間摘了一些瓜果充飢。此事被主帥發覺,等天明了便準備將那幾個治罪。村民們得知後,紛紛向主帥求情。為開脫戰士的過錯,有一老者隨口說道:“八月摸秋不為偷。”那幾個戰士因此話而獲赦免。那天正好是立秋節,從此留下了“摸秋”的習俗。後來,“偷摘”者多為調皮的小孩。此夜,家長放縱孩子到別人家田中“摸秋”,如果是摘得蔥,則認為小孩長大後能聰明,如果是摘得瓜,則認為以後小孩吃喝不愁。丟了“秋”的人家,無論丟多少,從不叫罵。
民間經歷
小時候,我和小夥伴們是喜歡摸秋的。[星鎝赱囊雇恚蒼駁腦鋁遼似鵠礎3園脹矸梗液托』鋨槊竊繅言己迷諫擁哪強槊藁ǖ乩錙鐾罰,緩笞,諉尢錇⒓洌,塘孔琶,業摹扒鎩薄?
月升中天,瓦亮瓦亮的,棉花葉子和草上落了重重的露水,如珍珠一般。“摸秋啦!”不知誰的聲音在野地里輕輕一喊,於是我們立即四散融入濃濃的月色之中。
秋天是成熟的季節,各種瓜果在田野里飄香,早誘得人垂涎三尺,大家早巴望摸秋時好好過一把癮。摸秋一定要揀熟的摘,不然,摘了生瓜果不能吃,扔了,就被看作是“作孽”。許多人家都要留上一些成熟的瓜果在地里供人摸秋。也有小氣的人家,頭天將成熟的全部摘回,讓摸秋的人撲個空。如果遇到惡作劇的,會把他的生瓜紐子摘了扔進棉花地里,把他的葵花擰斷脖子。那小氣鬼可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一會兒功夫,我們的“人馬”帶著各自的“戰果”從四方匯合到那塊地里,大家“有福同享”,嘻嘻哈哈,海吃胡吃,直到一個個肚大腰圓,打著飽嗝,才十分滿足地四散回去。
我嘆服於先輩鄉民的仁慈和厚愛。摸秋,一個“摸”子,把秋天渲染得甜美而又溫馨。
中秋節傳統習俗相關知識
中秋節習俗
按照中國的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民間中秋節有吃月餅、賞月、賞桂花、猜燈謎等多種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