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義
炕kang;
炕2
kàng
〈動〉
(1)
(形聲。從火,亢聲。本義:乾,烘乾)
(2)
同本義 【bake or dry by the heat of a fire】
炕,乾也。――《說文》
炕,曝也。――《廣雅》
炕火曰炙。――《詩·匏葉傳》
君炕陽而暴虐。――《漢書·五行志》。
(3)
S秩糹把濕褥子在炕上炕一炕
(4)
斷絕 【break off;cut off】
西揖彊秦之相,扼其咽,炕其氣,附其背而奪其位。――《漢書·揚雄傳下》
炕
(1)
匟
kàng
(2)
中國北方住宅里用磚或土坯砌成,上面鋪席,下有孔道和煙囪相通,可以燒火取暖的床 【kang,a heatable brick bed】
客則鼾睡炕上矣。――明·魏禧《大鐵椎傳》
(3)
又如:炕幔(炕前的帘子;遮擋炕上睡人的圍布);炕柴灶(北方一種與炕床相通的鍋灶,燒飯兼可取暖);炕幾(炕桌)
炕
kàng
〈形〉
(1)
乾渴 【thirsty】
老牛呵!你水有咧,草有咧,不餓不炕了。――《中國民間故事選·牛郎配織女》
(2)
急躁 【irritable;irascible】
華臣炕暴失義。――《漢書·五行志》
(3)
又如:炕暴(性情急躁橫暴)
炕頭,炕頭兒
kàngtóu,kàngtóur
【the warmer end of a kang】 炕的接近送暖火源的一端
熱炕頭
炕席
kàngxí
【kang mat】 鋪炕的席
炕桌兒
kàng zhuōr
【kang table】 炕上使用的矮桌
炕1
hāng
〈動〉
張開 【open】
守宮槐,葉晝聶宵炕。――《爾雅》
另見kàng
炕
kàng ㄎㄤˋ
(1)
北方用磚、坯等砌成的睡覺的台,下面有洞,連通煙囪,可以燒火取暖:~席。火~。土~。
(2)
烤:把濕衣服放在火邊~一~。
鄭碼:UOSQ,U:7095,GBK:BFBB
筆畫數:8,部首:火,筆順編號:43344135
kang;
南人住床,北人睡炕,蓋因地域氣候不同而致生活習慣之不同。南方炎熱且潮濕,人住在竹、木床上,上下懸空,利於空氣流動,既涼快又不易受潮。北方寒冷,人多在房中置一鋪大炕。炕的結構遠較床複雜,搭法也不盡相同,有洞炕、花炕和空心炕之分。
洞炕是在地面上砌幾道小牆八行磚左右高,將空間隔成幾條坑道,兩端留空使道道相通,上以土坯、石板或紅磚為蓋,蓋上復用沙泥或白灰之類抹平。
花炕是洞炕的發展,小牆只砌一半高度,上面遍立紅磚做支撐,復可以紅磚為蓋,余法相同。
空心炕更為先進,只以紅磚壘幾個立柱做支撐,上面蓋幾塊大水泥板,余法盡與洞炕和花炕同。說空心炕先進是因為它內部空間很大,不易被煙火灰堵塞炕道,常常搭好一鋪炕十年八年不用扒灰。
所有的炕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一端通向煙囪,一端設有爐灶。
相關條目
字謎
◎一點亭下有燈亮組詞
土炕地炕炕床暖炕炕頭炕琴落炕火炕上炕炕屏炕沿尿炕炕席炕桌炕梢坐炕炕榻炕櫃炕洞炕陽熱炕炕寢炕幾炕暴爊炕起炕鋪炕炕枕驕炕護炕炕單炕孵住炕原因
kang;南人住床,北人睡炕,蓋因地域氣候不同而致生活習慣之不同。南方炎熱且潮濕,人住在竹、木床上,上下懸空,利於空氣流動,既涼快又不易受潮。北方寒冷,人多在房中置一鋪大炕。
分類結構
形制和功能
炕是一種寬約一米七到兩米三左右,長可隨居室長度而定的磚石結構的建築設施。搭建炕在北方稱為盤炕,其內是用磚建有炕間牆,炕間牆中有煙道,上面覆蓋有比較平整的石板(或者大城磚),石板上面覆蓋以泥(一般為黃土添加碎麥秸和石灰混和而成的特種黃泥)摸平,泥乾後上鋪炕席,有的地區上面還鋪一層厚羊毛氈,氈上再鋪一張專用油布,之後就可以使用。炕都有灶口和煙口,灶口是用來燒柴,燒柴產生的煙和熱氣通過炕間牆時烘熱上面的石板產生熱量,使炕產生熱量。煙最後從火炕煙口通過煙囪排出室外。在中國北方一般炕的灶口與灶台相連,這樣就可利用做飯的燒柴使用火炕發熱,這樣就不必再單獨燒炕。
火炕鄰近灶口的位置稱為“炕頭”(山西土語“火火頭”);鄰近煙口的位置稱為“炕稍”。一般“炕頭”都留給供家中輩分最高的主人或尊貴的客人寢臥,而男人或年青人都在“炕稍”寢臥。
結構分類
炕的結構遠較床複雜,搭法也不盡相同,有洞炕、花炕和空心炕之分。洞炕是在地面上砌幾道小牆八行磚左右高,將空間隔成幾條坑道,兩端留空使道道相通,上以土坯、石板或紅磚為蓋,蓋上復用沙泥或白灰之類抹平。
花炕是洞炕的發展,小牆只砌一半高度,上面遍立紅磚做支撐,復可以紅磚為蓋,余法相同。
空心炕更為先進,只以紅磚壘幾個立柱做支撐,上面蓋幾塊大水泥板,余法盡與洞炕和花炕同。說空心炕先進是因為它內部空間很大,不易被煙火灰堵塞炕道,常常搭好一鋪炕十年八年不用扒灰。
所有的炕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一端通向煙囪,一端設有爐灶。
炕的起源
炕是北方人的"暖床"。儘管北方城市樓房中,大部分已沒有炕,而只有床了,但床的出現卻比炕要早很多。據張國慶在他的"北人尚炕習俗的由來"一文考證,《新唐書·高麗傳》載:"(其人)冬月皆作長炕,下燃溫火"。據此斷定,高句麗人發明了炕,他進一步說明,在隋、唐之際,生活在冬季寒冷的東北地區的高句麗人,受"床"和"爐灶"的啟發,將二者合二為一,又經過改造加工而產生為炕。並傳至東北各民族之中,後又傳至黃河至秦嶺以北。實際上中國火炕起源高句麗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我國考古發現一處西漢時期的火炕,將火炕的歷史提前到了2000多年前[2]。
東北的炕
東北大炕的形制
東北大炕不僅是睡覺的,還是取暖的。冬天時炕面上很少放東西的,被褥什麼的都要卷上垛起來放到炕櫃裡,以便大炕散熱,而散熱效果好,屋子才能更暖和。大炕表面鋪的是炕席,炕席是用高梁秸子編的,越使用越亮。牛皮紙開始進入生活後,有條件的人開始用牛皮紙糊炕,上面刷上清油,這樣的炕面明亮,而且乾淨,比炕席的效果要好很多倍。(普遍也有鋪上地板革的。越來越講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