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祆 | |||||
拼音: | |||||
解釋: | 1.即瑣羅亞斯德教。該教最初流行於伊朗和中亞細亞一帶,南北朝時傳入我國後稱"火祆教"或"火祆",以火為善和光明的代表,以禮拜"聖火"為主要儀式。 |
相關詞條
-
祆
祆教,拜火教 [Zoroastrianism]。由波斯人瑣羅亞斯特所創立,崇拜火,南北朝時傳入中國。今印度、伊朗還有信徒
基本信息 古籍解釋 -
祆廟火
1.即火燒祆廟的民間故事。 相傳蜀帝公主與乳母陳氏之子相愛,約定在祆廟相會。 公主入廟,見陳生熟睡,遂解玉環附生懷中而去。
-
祆祠
祆祠,上海人習稱白頭禮拜堂,舉行宗教儀式時,祭司不時向爐內添加檀木或乳香,香菸裊裊,香味四溢,上懸長命燈1盞,晝夜不息。教徒圍繞“聖火”祈禱,異教徒禁入祆祠。
-
火燒祆廟
火燒祆廟 拼音: 解釋: 1.《淵鑒類函》卷五八引《蜀志》:"昔蜀帝...載,其子以思公主疾亟。陳氏入宮有憂色,公主詢其故,陰以實對。公主遂托幸祆...醒見之,怒氣成火而廟焚也。"元曲中常用此典,比喻愛情受挫折。 ...
-
祆教
,對各種宗教都很尊崇,當時來華經商的胡人極多,故在長安及洛陽均有火祆祠,供每歲胡商祈福。又設薩寶府官,主祠祆神。地方上,特別是河西走廊諸州,也有...有關西域諸國俗事天神的記錄,認為火祆之名聞中國, 自北魏南 ...
概述 傳播 教義 祭祀儀式 研究 -
中古華化祆教考述
化祆教考述》根據各種文獻,對唐宋時代祆祠的分布一一考訂,並就祆祠的分布變遷與入華胡人聚落的關係進行考察。對唐宋時代祆祠管理體制的演變作了較為明晰的勾勒,分析其演變的原因。 較為系統地考察了波斯本土與中亞地區祆神崇拜...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火壇與祭司鳥神
古代中國的火襖教 祆教文物敘錄 圖版索引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中國襖教藝術史研究》
兩種力量在鬥爭,善和光明終將戰勝惡和黑暗,而火是善和光明的化身。其主要...教、火襖教或拜火教。Zoroaster是古伊朗語Zarathushtra...引用陳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中,對《通典》職官典里“薩寶府祆正...
簡介 目錄 相關評價 -
火壇與祭司鳥神:中國古代祆教美術考古手記
2004-12-01 版次: 裝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