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台灣地方層級
1896年7月12日,台灣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以府令21號公布設立“台北、台中、台南、恆春、澎湖島測候所”(氣象站)。8月10日,成立“台灣總督府台北測候所”,隔年12月19日遷往現址。1934年,改稱為“台北觀測所”。
1937年3月3日,第一次改建。
1938年,成立“台灣總督府氣象台”,掌管全台灣、澎湖地區的氣象、地震觀測單位。
1945年,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台灣總督府轄區,成立“台灣省氣象局”(先隸屬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後改為台灣省政府)
1948年1月,改制為“台灣省氣象所”,隸屬台灣省政府,於隔年代理管轄中華民國全國的氣象、地震觀測業務。
1965年9月1日,又改制為“台灣省氣象局”。
1971年7月1日,中央氣象局以台灣省氣象局為基礎恢復建制,台灣省氣象局走入歷史。
中華民國層級
1941年,國民政府在重慶成立“中央氣象局”,直屬於行政院,管轄全國的氣象、地震觀測業務,並接受內政部委託編制國民歷。1949年,中央氣象局隨中央政府遷台,業務暫交由台灣省氣象所辦理。
1971年7月1日,中央氣象局恢復建製成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成為交通部的附屬機關。
1996年3月,氣象局新大樓完工。
2013年,環境資源部成立後,中央氣象局將改隸並更名為“環境資源部氣象局” 。
歷任局長
大陸時期
黃廈千 (大陸時期)
呂炯(大陸時期)
台灣時期
鄭子政劉大年
吳宗堯
謝信良
蔡清彥
辛江霖
辛在勤(現任)
組織機構
內部單位
第一組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氣象科技研究中心
秘書室
秘書室總務
會計室
人事室
政風室
附屬氣象機構
一等測報機構氣象預報中心氣象衛星中心
氣象資訊中心
地震測報中心
氣象儀器檢校中心
海象測報中心
台灣南區氣象中心二等觀測站
測站名稱 | 站號 | 站等 | 種類 | 所在行政區 | 海拔高度 (米) | 設站日期 | 備註 |
---|---|---|---|---|---|---|---|
台北氣象站(台北站區) | 46692 | 二等 | 氣象站 | 台北市中正區 | 5 | 1896年8月10日 | |
台北氣象站(板橋站區) | 46688 | 二等 | 氣象站 | 新北市板橋區 | 10 | 1972年2月26日 | 每日施放無線電探空儀 |
花蓮氣象站 | 46699 | 二等 | 氣象站 | 花蓮縣花蓮市 | 16 | 1910年10月26日 | 每日施放無線電探空儀 |
五分山氣象雷達站 | 46685 | 二等 | 雷達站 | 新北市瑞芳區 | 740 | 1990年7月1日 | / |
花蓮氣象雷達站 | 46699 | 二等 | 雷達站 | 花蓮縣花蓮市 | 53 | 1970年1月29日 | 與花蓮氣象站不同地址 |
墾丁氣象雷達站 | 46779 | 二等 | 雷達站 | 屏東縣恆春鎮 | 32 | 2000年1月16日 | / |
天文站 | -- | 二等 | 天文站 | 台北市中正區 | -- | 1939年 | / |
測站名稱 | 站號 | 站等 | 種類 | 所在行政區 | 海拔高度 (米) | 設站日期 | 備註 |
---|---|---|---|---|---|---|---|
新竹氣象站 | 46757 | 三等 | 氣象站 | 新竹縣竹北市 | 27 | 1937年5月 | 1991年7月1日由新竹市遷至現址 |
台中氣象站 | 46749 | 三等 | 氣象站 | 台中市北區 | 84 | 1896年12月20日 | / |
梧棲氣象站 | 46777 | 三等 | 氣象站 | 台中市梧棲區 | 32 | 1976年10月31日 | / |
嘉義氣象站 | 46748 | 三等 | 氣象站 | 嘉義市西區 | 27 | 1968年9月1日 | / |
高雄氣象站 | 46744 | 三等 | 氣象站 | 高雄市前鎮區 | 2 | 1931年4月 | / |
恆春氣象站 | 46759 | 三等 | 氣象站 | 屏東縣恆春鎮 | 22 | 1986年11月20日 | / |
台東氣象站 | 46766 | 三等 | 氣象站 | 台東縣台東市 | 9 | 1901年1月1日 | / |
宜蘭氣象站 | 46708 | 三等 | 氣象站 | 宜蘭縣宜蘭市 | 7 | 1935年12月6日 | / |
蘇澳氣象站 | 46706 | 三等 | 氣象站 | 宜蘭縣蘇澳鎮 | 25 | 1981年7月1日 | / |
基隆氣象站 | 46694 | 三等 | 氣象站 | 基隆市仁愛區 | 27 | 1946年10月1日 | 位於海港大樓頂樓 |
澎湖氣象站 | 46735 | 三等 | 氣象站 | 澎湖縣馬公市 | 11 | 1896年11月21日 | / |
金門氣象站 | 46711 | 三等 | 氣象站 | 金門縣金城鎮 | 48 | 2004年1月15日 | / |
馬祖氣象站 | 46799 | 三等 | 氣象站 | 連江縣南竿鄉 | 98 | 2003年12月24日 | / |
測站名稱 | 站號 | 站等 | 種類 | 所在行政區 | 海拔高度 (米) | 設站日期 | 備註 |
---|---|---|---|---|---|---|---|
竹子湖氣象站 | 46693 | 四等 | 氣象站 | 台北市士林區 | 607 | 1937年4月7日 | / |
鞍部氣象站 | 46691 | 四等 | 氣象站 | 台北市士林區 | 827 | 1937年11月 | / |
日月潭氣象站 | 46765 | 四等 | 氣象站 | 南投縣魚池鄉 | 1018 | 1940年11月 | / |
成功氣象站 | 46761 | 四等 | 氣象站 | 台東縣成功鎮 | 34 | 1940年8月 | 舊稱新港氣象測站 |
竹子湖氣象站 | 46693 | 四等 | 氣象站 | 台北市士林區 | 607 | 1937年4月7日 | / |
阿里山氣象站 | 46753 | 四等 | 氣象站 | 嘉義縣阿里山鄉 | 2413 | 1933年3月15日 | / |
玉山氣象站 | 46755 | 四等 | 氣象站 | 南投縣信義鄉 | 3845 | 1943年10月1日 | 東北亞最高氣象站 |
大武氣象站 | 46754 | 四等 | 氣象站 | 台東縣大武鄉 | 8 | 1939年 | / |
蘭嶼氣象站 | 46762 | 四等 | 氣象站 | 台東縣蘭嶼鄉 | 324 | 1940年1月 | / |
東吉島氣象站 | 46730 | 四等 | 氣象站 | 澎湖縣望安鄉 | 43 | 1962年10月1日 | / |
彭佳嶼氣象站 | 46695 | 四等 | 氣象站 | 基隆市中正區 | 102 | 1909年10月 | / |
業務
氣候監測
短中期天氣預報
長期天氣預報
災害性天氣特報
颱風預報及警報
氣象服務
監測台灣地區地震活動
發布有感地震報告與海嘯警報
研究各種地震前兆現象
提供地震資訊服務與地震防護宣導
執行氣象局所屬機構之基本氣象儀器校正
接受外界委託進行基本氣象儀器校正及現場游校
受內政部委託,每年編算國民歷以頒行台灣統一曆法
天象資料的編算,並出版天文日曆,提供社會大眾參考運用
太陽黑子的觀測和研究
日、月食、彗星及流星雨等特殊天象之不定期觀測與攝影及發布新聞稿
發展建置即時天氣監測與預報作業輔助系統
發展颱風動態模式
發展氣候監測與預測技術
增進數值天氣預測技術此外,2010年6月25日中央氣象局正式啟用NOAA開發的地球展示系統做為科學教育之用。需注意的是,中央氣象局的氣象預報中將宜蘭縣劃歸為台灣東部區域;而苗栗縣則劃歸為台灣北部區域,與台灣"行政院經建會"的劃分方式不同。
徽標含義
局徽自1993年開始啟用 。設計意念:
一、局徽圖案源於古代中國「祥雲」之圖像,象徵大氣及海洋的現象。上下對稱之螺鏇形表示南北半球之各種大氣現象(如颱風、氣鏇或反氣鏇),左右對稱型態之波形表示海洋中的波浪或地震波。祥雲本身不停的運轉,不停的變化,符合大氣層般無時無刻的變化,具有動感而頗富親切力。
二、波形的中心顯示無限的潛力,像鏇緊的發條。
三、波形的尖端象徵開拓、創造、新境界,後端象徵推展、研發、新的科技。
四、整個波形表現出兩種物體(氣體或液體),交界面的互動影響,關係極為密切。
五、整體形象涵意,人類無窮的智慧和潛力,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精神和物質互動作用。
未來組織規劃
局長(簡任11-13職等)主任秘書(薦任9至簡任11職等)
各組
副局長(2人、簡任10-12職等)
各地氣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