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吃粥,在我國有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史書上說,黃帝烹谷為粥。不過古時更多的寫成“糜”,到了唐宋,“粥”字菜大行其道,成為這一類食品的通用名稱。潮州人超級喜歡喝粥,這一喜好有很長的歷史。北宋時期潮州地方先賢吳復古很重視粥的養生作用,說白粥可以“推陳致新,利膈益胃。”吳復古是揭陽縣蓬州郡人(今屬汕頭市),和蘇東坡一家交好,做過皇帝的老師。吳復古喝粥養生的理論,在潮州地區影響很大,喝粥的傳統也就從那時一直保持了下來。這其中和潮州人的飲食習慣也有很大關係,北方人、廣府人習慣以乾飯充飢,喝粥只是補充,而潮州人則是一日三餐都喝粥,粥水就是他們的主食。這樣的飲食習慣也讓潮州人對粥的製作窮盡技巧、精益求精,好喝養人的潮州白粥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誕生並發揚光大的。
這是潮州白粥故事裡比較正能量的一面。說到潮州人喜歡喝粥,也有舊時生活所迫而不得已的一面。潮州居東南一隅,地少人多,糧食產量低,只好將有限的稻米熬成稀粥度日。簡單的道理,一斤米做成乾飯,大概也就夠一兩個勞動力吃的;如果是熬成粥,大概一家人都能吃飽了(雖然不頂時候,很快就會感到餓)。做成乾飯還要有配菜才可下飯,一般人家負擔不起;熬成粥的話就點雜鹹就吃的噴噴香了。小時候曾聽老人說過“瓜菜半年糧”,有白米粥喝總是要比瓜菜好上一些的。舊時,養生是有錢人家的事情,對於勞苦大眾還是以先吃飽肚子為生存第一要義,沒有乾飯吃,也只能喝粥了。不過這種過去窮苦人家度日的方法,在魚蝦遍地,豬牛不缺、營養過度的今天,倒真的成為清腸理胃、修養身體的養生之道了。
潮州白粥熬制與北方人常喝的粥有些不同,有它獨特的方法。在富苑吃飯時和老闆討論這個問題,老闆說,米一定要新米,一次性下足水,快火燒滾,煮到米粒剛要開花就關火,用餘熱將粥煮熟,這樣煮好的粥米粒沉在鍋底,水米分離,口感微硬,粥液香濃。潮州人三餐皆是喝粥,把白粥當做飯,因此不能把米粒煮到糜爛。這樣的習慣也造就了潮州白粥獨特的口感和香氣。潮州話中,“粥”叫做“糜”,不僅是潮州文化中保留了許多古意,也和潮州白粥的獨特性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白粥中加一些海鮮、肉類的食材一起煮,就是現在流行的海鮮粥了,潮州人把加葷料煮成的粥叫做香粥,加了什麼料就叫什麼粥,諸如蝦粥、蟹粥、魚粥等,加了瓜果菜蔬的粥依然叫做白粥,白粥是不調味的,配著雜鹹食用,香粥則需要調味,煮的時候會加鹽、胡椒粉等調味料。在潮汕地區吃白粥配的雜鹹有很多種,高級一點還會有魚飯。雜鹹就是潮州人醃製的各種小菜,有甜有鹹,有葷有素,有上百種之多。常見的有鹹橄欖、菜脯粒、蝦瓜仔、紅腐乳、炸菜絲、炸花生、橄欖菜、鹹烏豆、白腐乳、鹹蜆、鹹蟹、巴浪魚、海蜇皮、蚝蒜、鹹菜魚、蝦卷 、椒鹽蝦等。
做法 潮人自古以來每天所吃的粥,與外方人的粥不同,是一種用米較多,煮得較稠而粘的稀飯,潮語稱為“糜”。潮人煮潮州粥很講究,水米比例按要求下鍋,以砂鍋或銼鍋旺火煮熟。當米煮熟開始爆腰時將鍋拿起,隔十多分鐘後,便成又粘又香的稀飯——即潮州粥。潮人早餐都是吃白粥,粥的稠稀程度及配吃的菜貧富不同。過去,潮汕老百姓米糧不夠吃,少吃乾飯,晚餐也吃粥或三餐都吃粥的人很多,農村還常以地瓜或蔬菜切碎和米同煮,稱為番薯粥或菜粥,這樣可以節省米量。潮陽縣平原因節省柴草,午餐的粥於煮早餐時一起煮,煮後分為兩缽,一為早餐,一為作午餐吃,潮陽人稱為“晾糜”。潮州粥如果下油鹽及打散的蛋類,稱為“卵糜”,下豬肉或牛肉,稱為“豬肉糜”或“牛肉糜”,下魚片則稱為“魚糜”。如果用糯米煮粥則稱為“秫米糜”。無論稠稀的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不會如飯湯那么稀薄,這正是潮州粥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