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漁獵經濟基礎上,形成的漁獵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徵,是民族存在的歷史和現實的基礎,是各族人民在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文化成果或文明積澱,它以各種形態貯存在今天的生活中,或表現為物質載體,或表現為精神載體,如抽象的思維形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行為規範、價值取向、風俗習慣等。
漁獵,作為先民們最初生存本領沿續至今,早已演變成物質之外的精神享受。這是對祖先的祭祀,對生命的回歸。
遠古的文字對漁獵早有記載。《小雅·南有嘉魚》:“南有嘉魚,烝然罩之。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樂。”《陳風·衡門》:“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樂府江南曲》: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遊動在《詩經》《樂府》里的魚們早以魚文、魚圖、魚俗的形式深深沉澱在中華民族的記憶里,演繹成別具一格的“魚”文化,魚則成為與愛情與美好與吉慶與和諧緊密聯繫的隱喻。古詩中常以“魚”為比,或以“魚”起興。《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水洋洋,可以樂飢。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取妻,必宋之子。”以魚隱喻戀人與愛情,以食魚比娶妻。《衛風·碩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以捕魚喻娶妻和新婚。《衛風·竹竿》中以釣魚喻求愛。以網魚比得妻,以網破喻失妻,以釣魚喻求愛,遂為後世作品所常用的喻義。原始人在陶器上畫魚,古人以魚為禮物相互饋贈,年畫畫魚,待客用魚,過年吃魚,以圖“年年有魚(余)”;“魚水情深”喻和諧的人際關係,“相濡以沫”比相依為命,魚與人,在更多的時候已經合為一體了。
典型代表昂昂溪遺址
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境內的昂昂溪遺址發現於20世紀20年代末,由22處遺址與17處遺物點組成,總計39處。1930年,中國著名考古學家梁思永首次在昂昂溪五福遺址進行考古挖掘,清理墓葬一座,出土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標本數百件,被確定為中國北方草原漁獵文化、新石器文化的突出代表,有“北方的半坡氏族村落”的美譽。
昂昂溪文化滕家崗遺址共發掘面積220平方米,清理墓葬9座、灰坑17處、灰溝3條、房址1處,發掘出土石器、骨器、陶器、玉器等100餘件珍貴文物,出土獸骨、蚌殼、魚骨等大量動物骨骼,在後期室內文物整理中復原陶器一件。
赫哲族漁獵文化
在中國東北的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衝擊形成的三江平原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分布著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獨特漁獵文化的少數民族——赫哲族,赫哲族是世界上人數最少的民族之一,中國境內目前大約有4000人,是中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珞巴族的小民族。
一直以來,捕魚和狩獵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來源。赫哲族人喜愛吃魚,尤其喜愛吃生魚。他們不僅以魚肉、獸肉為食,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魚皮、狍皮和鹿皮製成。這種幾千年延續下來的獨特的生活習慣形成了赫哲族獨特的漁獵文化。
良好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生物資源為赫哲族人提供了豐饒的物產。歷史上,赫哲族捕魚只限於自行消費,傳統的捕魚工具(比如傳統的漁網、魚鉤、魚叉以及小船等)捕魚的效率也較低。而且赫哲族人信奉薩滿教,一直對自然懷有敬畏和感激之情,從來不對自然過分索取,幾千年以來,赫哲族人一直和自然和諧相處。
過去的一個世紀,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赫哲族人傳統的捕魚工具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種變遷極大地影響了赫哲族人捕魚的方式和生活狀態。現代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捕魚效率,同時也對野生漁業資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再加上水體污染的原因,漁業資源的總量正在一天天變少。赫哲族人傳統的漁獵文化也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漁業資源的減少以及當今物價飛漲的客觀因素,使得赫哲族已經無法維持以前的傳統漁業,很多家庭迅速的走向貧困。為了保護當地的野生生物資源,中國政府在三江平原地區設立了國家自然保護區,通過十幾年的保護工作,三江地區的野生動物資源在種類和數量上都有了明顯的增加。保護也就意味著對漁獵的限制,赫哲族的傳統經濟來源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為了應對這一現狀,當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來幫助一部分的赫哲族人改變他們單一的漁獵生產方式,使他們的一部分收入轉向於農耕業。
雲南漁獵文化
雲南山高谷深,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嚴酷鬥爭中生存、生活,雲南各少數民族一方面進行必要的農業採集外,另一方面就是漁獵。漁獵是雲南各少數民族最為原始的生產方式之一,在長期的水中捕魚、山中射獵中,雲南各少數民族自然產生了拳打腳踢、指抓掌擊、跳躍翻滾一類的初級武術攻防手段。後來又逐漸學會了製造和使用石制或木製的工具作為武器,產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進行漁獵搏鬥捕殺的技能,並且在一次又一次的漁獵中效驗和提高搏鬥捕殺的技能。這樣,漁獵不僅是產生雲南各少數民族武術的萌芽。而且漁獵也是隨時檢驗雲南少數民族武術的場所。
漁獵是雲南各數民族最為原始的生產方式之一,由於它需要具備對自然的更為深刻的認識和更為複雜的武術技能.它的產生要比採集晚一些。雲南的許多少數民族,由乾地理環境和社會發展的局限,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仍以漁獵,特別是狩獵作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當然,由乾地理條件和人又條件的差異,各民族的漁獵方式多種多樣,各有千秋。漁獵生活不僅使人類生活資料的來源大大擴展,使人能生活乾更為廣泛的地區和更為惡劣的自然條件之中,並且還促使人類發明了叉、網、弓箭、青箭、彈弓、標槍、流星等等花樣繁多的工具。馬克思、恩格斯在對人類社會發展的研究中.特別重視弓箭的發明這一人類社會的新事物。他們認為,弓箭的發明使人的手臂一下子延伸了幾十倍乃至上耳倍,生產率大為提高,極大地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生活在雲南的少數民族自古以來大多都檀長使用弓、弩、彈弓等彈射類工具進行狩獵生產活動。特別是射箭、射弩的技巧,更為人們所重視。弩有地弩、強弩、毒弩之分。是竹木製的狩獵工具中最具殺傷力的。弩由弩身、弩臂、弩弦、箭槽、弩機等幾部分構成。各民族製作的弩的區別主要是弩身的形式不一樣。弩身一般用堅硬而不變形的硬木為材料製成,如黃栗木、紅栗木、秋木、青水木等;弩弓用崖桑木等製作為最好;弩臂用料、製作最為講究,要選樹幹紋理流暢、直而少節的。經過烘烤蒸煮,再按傳統形狀彎曲定型,定型後再次烘烤,乾燥後削制,修整,磨光後方成。弩機則是弩是否射得準確的關鍵,它可控制弩箭的方向,一般用硬木製成。傈僳族的弩機用牛的後肢骨來制,獨龍族用野牛骨或虎骨來制。弩弦多用牛皮條和麻繩製成;各民族有所不同,獨龍族的弩弦用牛筋製成,傈僳族的弩弦用野麻搓制。弩機的材料花樣繁多,有用野牛角的,也有用硬木的;弩箭一般用硬竹製成,由箭身、箭頭、箭羽組成,並有白箭、藥箭兩種。所謂藥箭就是毒箭鏃,毒箭鏃是在箭頭上套小鐵鏃再塗以毒汁,用來獵取較大的野獸。這種塗箭鏃的劇毒物,基諾族稱為俄木;。是用箭毒木樹中提取的漿液,配上蜈蚣、蠍子、毒蜂,再加上一種名叫狗鬧花的植物共同熬製成汁。其毒力之強,足以使動物粘血立斃。
獨龍族的毒汁是采自阿甸丫口地方的野生植物烏頭。烏頭似羊芋大,採下後用樹上的青苔包裹,放在盛細沙的竹籃里,可儲存一兩年。使用時,取出削去皮,切碎搗爛,揉成團,摻上煙油或草木灰,功效更好.這種毒汁一年內藥性不會喪失。但打中野獸後,皮膚上有一圈肉呈黑色,人稱見血封喉;。所以,射中野獸後要立即用刀把毒箭鏃擊中部位的肉塊割除,以免人食後中毒。有的民族用草烏、雪上一枝蒿等含有劇毒的草藥熬制出濃汁塗在箭頭上,這種箭只要射中獵物,破皮見血,毒性即馬上彌散全身,使獵物迅疾倒斃。獨龍族獵手還配有用兩塊帶毛的生熊皮縫合而成的箭包,長約切厘米,寬約挖厘米,上口有一個搭蓋,用一皮帶縫上以便於隨身佩帶。弩身的長度以管弦的三分之一長為最佳。弩有大小之分,如苗族的大弩可達1.5米長,3人合力才能拉開;小弩約0.5一1米長,一人即可獨立使用,攜帶也很方便。弩箭的箭尾用筍葉殼或羽毛製成,剪做;三角形,其功能是使箭射出後能保持平衡,不改變方向。總之做好的弩要求彎弩弓精細、對稱;弩臂光滑明亮;弩弦搓得粗細均勻;弩機靈敏耐磨;弩箭筆直、長短適當,尾羽輕簿。
近代,大多數聚居山地民族的狩獵是圍繞刀耕火種的生產而進行的。年初,山地上的樹木被砍伐之後,新生的嫩草招來了馬鹿、麂子、刺豬等野獸,這時便是他們狩獵的好時機。到了三四月間,焚燒砍伐後的山地時,在地中吃草的野獸和尋覓蟲子的野雞在大火中倉惶逃命,更是打獵的好機會,他們可以守在地邊伺機捕捉。而燒地後,野獸和野禽常到地中揀吃燒死的蟲子。馬鹿、麂子還特別喜歡吃草木的灰燼,這都給他們創造了特殊的狩獵的條件。而到了秋收季節,為了防備野豬、狗熊等野獸到地里偷吃莊稼,人們就在地周圍設定地寫、跳簽、彎弓,並常在夜晚伏擊,以獵獲野獸。過去對於兇猛的野獸,人們也常用地育設伏。如虎、豹是夜行動物,白天多在深山濃霧中潛行,侍機襲擊路過的人們。因而獵人常在它們的出沒之地設地管捕殺。地弩設在—個長60厘米,寬工厘20米,深30厘米的坑裡,用木樁固定。上面縛只野兔作誘餌,獵物伸爪去抓兔子時觸動弓弦,毒箭射中獵物見血封喉,倒地而亡。
現在,隨著雲南少數民族生活的改善,漁獵已不是雲南少數民族生活的主要的生產、生活方式了,而是成為一種武術競技比賽活動。雲南的彝族、苗族、傈僳族、拉枯族、瑤族、普米族、怒族、獨龍族等少數民族中,目前都十分廣泛地舉行射弩的比賽活動。射弩比賽的方式,更是異彩紛呈,各具特色。傈僳族男子有句諺語說:拉不開弓就不算男人。這個民族的男孩,五六歲就練習射,外出時,都肩扛弩弓,腰挎箭包。他們的射弩比賽,多在闊時節舉行。闊時是傈僳語,新年之意,時間與春節相同,也有少數地區是在農曆十一月舉行。節曰這天,人們就要穿上自己最考究的服裝聚在一起,互相祝賀,舉行各種傳統的文娛活動。節日的第三天,射弩比賽開始。他們用一大塊糯米粑粑和一塊五兩左右的豬肉夾在一根木樁上,放於耳步之外,射中豬肉,瑞兆來年狩獵運氣好,六畜興旺;射中粑粑則預示來年糧食增產。每人可射三箭,若皆未中靶,就不吉利了。射箭之前的誦詞是: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天,送走了舊歲,迎來了新年。舊月落下了,新月迎上天,願生產發展,祝狩獵如願。現在有些地方已制定正式的射弩比賽規則,如分為立姿、跪姿,每人每次射5箭,目標為環靶。射箭從最初的生產活動變成民俗活動,進而又演化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射藝體育活動。
生活在怒江峽谷崇山峻岭中的怒族人民,更是與弩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他們當中,不只男子弓苦不離身,就是婦女也檀射弩。她們也像男子一樣自小就配備了管,多用其捕獲山鼠、飛禽等小動物。待孩子長到十多歲時,父母就會給他們做正規的弩了。怒江的普還很出名,常銷售到外地他鄉。在長期的將獵活動中,不少人練成了神箭手,有的能將箭射人很小的銅錢眼,有的還能把箭射到鋒利的刀口上,讓刀口把箭頭整齊地剖成兩半。除射箭、射弩外,在雲南少數民族中還流行擲石頭、打彈弓、拋流星與狩獵生活有關的武術競技或民族民間娛樂活動。
通過一次又一次漁獵實踐的效驗和比賽活動,又一次又一次的提高了這種漁獵技能,在推動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同時,也檢驗、豐富和發展了雲南少數民族的這種傳統的武術活動。當人們的生活不再完全依賴與狩獵活動後,雲南少數民族的這種傳統的武術活動的性質再一次發生了變化,它成了力與美的展示與競爭,也是技與巧的表演,目的已不再是獲取野獸,而是得到他人的敬慕或是姑娘的愛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