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深圳市北大醫院(原名深圳市中心醫院)坐落在深圳市中心區,依傍於美麗的蓮花山畔。是深圳市政府投資4.5億元人民幣建成,並於1999年8月開業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
醫院目前開放病床930張,2008年門診量210萬人次,出院病人3.6萬人次,收入9.3億元。近期,深圳市政府投資近7億元,新建外科樓和科教樓。醫院總建築面積將達22.3萬m2,病床1200張。2009年9月26日,科教樓已竣工並舉行移交儀式。
2001年9月,深圳市政府與北京大學簽署協定,醫院更名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和“北京大學深圳臨床醫學院”,納入北京大學醫院管理體系。醫院正式更名、掛牌。
經過10年苦心經營,目前醫院的總資產、淨資產是開業時的3倍,現代化醫療設備價值超過4億元。引進各級、各類人才1200多名,其中副主任醫師以上471名,博士學位117名,碩士學位390多名,有海外留學經歷81名,北京大學的專家及畢業生84名。
醫院開設臨床醫技科室52個,其中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市級重點專科(實驗室) 5個,院級重點學科4個。
經國家人事部批准,醫院建立深圳市衛生系統首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建立北京大學博士點3個,碩士點14個。
10年來,醫院緊抓科學管理和改革創新兩條主線,在辦醫理念、院-校合作、健康產業、支持保障、領導體制、選人用人、制度建設、醫院文化等方面取得一定的創新和突破。
醫院是北京大學首家異地合作辦醫的機構,也是我國院-校緊密型合作辦醫,實現優勢互補、雙贏發展的有益探索。醫院以醫、教、研為主體,以發展健康產業和推行支持保障系統服務社會化為兩翼,推行“一體兩翼”的經營模式。與北京大學合作使醫院“主業”快速發展。
醫院在深圳市醫療質量評估中,已連續4年排名第一。健康產業使醫院獲得高回報,支持保障系統服務社會化使醫院獲得低消耗。醫院綜合績效顯著優於其它多數國有醫院。醫院創新的經營及綜合績效管理模式分別在全國推廣,並先後4次獲省、市科技進步獎。
醫院高度重視醫德醫風建設,並將“質量”和“行風”定為辦醫的兩個永恆主題。2000年,醫院獲廣東省行風評比第一名。
醫院斥巨資投入信息化建設,強力推行“技管“和“技治”。2007年,醫院獲衛生部“全國數位化示範醫院”殊榮。醫院利用HIS實時監控“大處方”和“藥品異動”的做法在全國推廣。
醫院秉承北京大學“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校訓和醫院“仁心仁術、博學博愛”的院訓,團結一致、勵精圖治,努力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醫院規模
醫院占地面積5.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床位800張,日門診量4000人次,設有52個臨床醫技科室。
已引進各類專業技術人才1300多名,其中,擁有碩士學位或副高以上職稱人員近400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名,博士、博士後50多名,有40多位從海外留學歸來的優秀學子,選擇了這所年輕的醫院。北大深圳醫院擁有總價值近2億元的現代化醫療設備,包括投資3000多萬元引進的全套德國西門子大型醫學影像設備:CT、MRI、ECT、DSA;國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技術參數最先進,可覆蓋門診、住院部各樓層共50個站點的西門子氣動式物流傳輸系統;18套具國際先進水平的德國西門子口腔綜合治療台和15間依照國際標準及功能建設及配置的現代化全層流手術室;配套設施完善的ICU(重症監護中心)等一系列先進的醫療設備和設施。其整體醫療設備和設施配備在全國居於領先水平。
醫院的內外環境優雅、美觀而舒適,內部設定合理有序,處處彰顯“以人為中心”的理念,住院病房以雙人間為主,均設獨立衛生間及視野開闊的陽台,中央空調、閉路電視、壁櫃等輔助設施一應俱全。眺望窗外,遠處蓮花山的滿目青翠和院內鮮花繞香、綠草茵茵的西式園林相映諧趣。
科室介紹
臨床科室
婦產科急診科
ICU
消化內科
消化內鏡室
神經內科
呼吸內科
內分泌科
心血管內科
心血管外科
血液內科
腫瘤內科
腎內科
老年病科
風濕免疫科
普通外科
胃腸外科
肝膽腹腔鏡外科
甲狀腺乳腺外科
骨外科
骨脊柱外科
骨關節外科
手外科
胸外科
泌尿外科
神經外科
整形外科
婦科
產科
計畫生育科
生殖醫學科
兒科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皮膚科
麻醉科
中醫科
康復科
特診門診
特診病房
體檢科
華為門診部
感染性疾病科
腫瘤及血管疾病微介入門診
微創介入科
醫技輔助科室
消毒供應室藥劑科
中心實驗室
檢驗科
輸血科
醫學影像科
核醫學科
超聲影像科
病理科
營養科
操作治療區
行政職能科室
醫院辦公室黨辦
紀檢、監察辦
工會
團委
婦委會
人事科
護理部
門診辦公室
社會工作部
科教科
預防保健科
院感科
幹部保健科
總務科
設備科
信息科
保衛科
質量控制科
財務科
醫務科
病案統計室
審計科
物價醫保科
醫院文化
院訓:仁心仁術博學博愛
院歌《我們的光榮與驕傲》
院徽簡介
深圳北大醫院院徽採用灰、藍兩色為主色調。由內外雙圓環組成。
外環以灰色為主色調,灰色代表信任與嚴謹,外環圖案以北京大學深圳醫院中英文全稱圍繞而成。意喻大醫精誠和治學嚴謹的雙重意義。
內環以藍色為主色調,藍色代表希望和安寧。內環主體圖案為蛇型手杖,圍繞蛇形杖左右兩邊向下延伸出兩個半弧形,與蛇形杖一起巧妙構成漢字里的“中”字。意喻北京大學深圳醫院以維護人類健康為中心,致力於用現代醫學技術和仁心仁術斬除一切危害人性生命的病魔。
院長
蔡志明 院長, 享受國務院和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泌尿外科主任醫師,醫學和管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任深圳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醫學中心副主任兼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院長、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長、男性生殖與遺傳廣東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深圳市醫學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從事醫療工作20多年。擅長外科學生殖醫學專業,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985等研究項目12項,獲醫學和管理學科技成果11項。主編和參編專著7部,發表論文100餘篇。2002年獲“全國醫院優秀院長”稱號。
醫院歷年榮譽
2000年度
2000年執行《深圳市基本醫療管理制度》《深圳市常見疾病診療規範》優秀單位
2000年度消防工作先進單位
2000年度行業最佳衛生單位
支持殘疾人事業卓越獎
2001年度
2001年度深圳市衛生工作先進單位
2001年深圳市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先進集體
2001年度福田區物業管理優秀院所園林式花園式達標單位(小區)
2001年深圳市衛生系統醫療衛生服務價格管理先進單位
2001年深圳市航空應急醫療救援演習優秀單位
2002年度
2002年度衛生宣傳先進單位
2002年度深圳市衛生工作先進單位
2002年度醫療保險優秀服務先進單位
2002年度深圳市行業衛生標兵單位
2002年度兒童保健先進單位
2002年度消防工作先進單位
2002年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榮獲深圳市首家醫療機構“計量信得過單位”榮譽稱號
2003年度
廣東省抗擊“非典”先進單位深圳市抗擊“非典”先進單位(集體)
2003年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被授予“深圳市首家綠色醫院”榮譽稱號
2003年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護理系統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2004年度
2004年度深圳市醫療服務質量整體評估第二名
2005年度
2005年度深圳市醫療服務質量整體評估第一名
2006年度
2006度深圳市醫療服務質量整體評估第一名
2007年度
2007度深圳市醫療服務質量整體評估第一名
2007年12月獲全國首批衛生部"數位化醫院試點示範單位"稱號
2008年度
2008年度全市醫療質量評估考核滿意度調查列全市“三級醫院”之首
2008年度深圳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先進單位
健康教育教程
國際健康教育發展趨勢
1.健康教育已由以往單一以教育為主的內容和技術模式逐步轉向綜合整體的健康促進。
健康教育注重個人行為的轉變,然而,個人行為的形成和改變不僅與個人自身的知識結構、價值觀念的取向有關,還與其周圍的組織系統和社會環境密切相關。從廣義上講。健康教育的目標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要通過教育普及各種衛生知識,幫助人們增加必要的健康知識和技能,選擇有益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提高個體自我保健的能力;二是要創造有益於健康的社會、政治和經濟條件。由於人們生活的社會結構、社會關係網路、(如合適的住房、安全飲用水等)對個體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產生作用,因此,重視並改變這些影響人們健康生活方式的社會、經濟、文化因素,則會更加有利於個體健康行為的形成和確立。
健康促進強調創造一種促進健康的環境,要求信息傳播、社區參與、行政立法等多重干預,通過個體、家庭、衛生和非衛生機構的全社會努力,以期共同達到生活條件的長期改善,消除危及健康的各種外部條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兩者是相互聯繫的。可以說,健康教育是健康促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健康促進是健康教育的發展,它比健康教育更為全面。
2.人人參與、大眾介入健康教育計畫已成為健康教育新的受鼓勵的模式。
過去人們往往認為衛生保健是醫生或專家的事,從這種態度出發,人們通常很少考慮個體能為自我健康做些什麼。阿拉木圖宣言中強調,個人和集體參與促進自身健康是人們的責任和權力。鼓勵人們積極參與各種有益於健康的活動,健康教育絕不僅是要為公眾或兒童做幾件事,而且要實施一種使公眾和兒童直接生活、感受並融為一體的計畫;不僅使人們懂得健康是掌握在每個人的手中,同時還要讓人們了解如何進行自我保健,促進健康,這是一種主動積極的促進健康的方式。激勵人們自己採取決策,自己處理有關的健康問題,才可能使每個人更加注意自身對健康的態度,繼而確立為個人所接受的健康生活方式,最終創造一個健康的世界。
3.傳播與教育並重。
早在“健康教育”一詞出現初期,人們就常將衛生宣傳和健康教育相提並論,兩者在取得公共衛生的目標時具有同樣的作用。目前人們則更加看重這兩者的意義,不少國家在開展健康教育計畫時,不僅注重運用傳播學的理論、技術和手段,從實際出發,通過各種渠道向公眾普及健康知識,加速改善人們對健康知識的嚴重匱乏狀態,而且更加重視讓健康教育系統地走進托幼機構和中國小校,以幫助成長的一代人形成全新的健康觀念的改變和確立。
現代健康觀健康的定義
“健康”是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對“健康”的認識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理解:
(一)“健康”涵蓋了生理、心理與社會三個方面。生理意義的健康,指軀體與器官的健康,要求無病而且健壯;心理意義的健康,指精神與智力的正常;社會意義上的健康,指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能力。三方面均衡發展的人,才是一個健康的人。
(二)“健康”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健康”與“疾病”處於同一軸線的兩個不同的端點。在特定的條件下,健康與疾病共存。健康也有一般意義上的和最高意義上的區別。一個人在其一生中健康狀態也是處於變化過程中。只有努力地追求,才能保持一種健康的狀態;在一旦患了疾病以後,又能儘快地控制,並向健康的一端發展。
(三)疾病包括精神與生理兩個方面,病因包括生物和社會文化兩部分。不少疾病從生理意義上來看,是由於致病菌、病毒引起的,但從社會文化上來看,貧困、營養不良,不良衛生習慣、不健康生活方式、過度勞累等是主要因素。
(四)醫學模式已由原來的單純“生物醫學模式”演變成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這是一種嶄新的觀念,它拓寬了治療與預防的領域,無論在內涵上,還是所涉及的策略上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健康的價值
新的健康觀認為,健康的價值不單單把追求身體健康看作生活的最終目的,而應是爭取使生命更高尚、更豐富所必須具備的物質基礎。據統計,在我國國民經濟總產值的增加值中約有20%是由於保健工作降低了職工的發病率,提高出勤率獲得的。健康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條件,是奔小康和實現現代化的前提之一。
健康的標準
90年代,健康教育專家們結合現代生活實際,提出了人的健康新標準:
(一)吃得快:進食時有很好的胃口,表明內臟功能正常。
(二)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大小便,且感覺輕鬆自如,表明胃腸消化功能良好。
(三)睡得快:上床後能很快熟睡,醒後精神飽滿,頭腦清醒,說明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抑制功能協調, 且內臟也無病理性信息的干擾。
(四)說得快:語言表達正確,說話流利,表示頭腦清楚,心肺功能正常。
(五)走得快:行動自如,活動敏捷,說明精力充沛旺盛。
(六)良好的個性人格:性格溫和,意志堅強,具有坦蕩胸懷與豁達樂觀的心境。
(七)良好的處世能力:看問題客觀現實,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能適應複雜的社會環境。
(八)良好的人際關係:待人接物能大度和善,不過分計較,能助人為樂,充滿熱情。
影響健康的因素
現在普遍認為影響人類健康的因素中較為重要的有生活方式因素、環境因素、生物因素和衛生保健服務因素四大類。
(一)生活方式因素
又稱為健康行為因素。系指因自身的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直接或間接地對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它包括嗜好(如吸菸、酗酒、吸毒)、飲食習慣、風俗、運動、精神緊張、勞動與交通行為等。
在當今社會中,由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導致多種疾病。癌症、腦血管病的發生,與吸菸、酗酒、膳食結構不均衡、缺少運動及精神緊張等有關;意外死亡,特別是交通意外與工傷意外等也與行為不良有關。我國死因譜已與世界上已開發國家的死因譜趨同。
(二)環境因素
“環境”是指以人為主體的廣闊的外部世界,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自然環境因素包括陽光、空氣、水等,這些無疑對健康有著直接的影響。自然界中的惡劣氣候、有害的水和氣體、噪聲和污染物等,又隨時威脅著人們的健康。
社會環境因素更複雜,安定的社會、良好的教育、發達的科學技術等,無疑對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和諧的人際關係、美好的家庭環境、融洽的工作、學習環境等均會促進健康。反之,則可能會影響健康。
(三)生物因素
包括遺傳、生長發育、衰老等。除了明確的遺傳疾病外,許多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的發生,亦包含有一定的遺傳因素。壽命的長短,遺傳是一個不可排除的重要因素。
(四)衛生保健服務因素
包括良好的醫療服務和衛生保健系統,必要的藥物供應,健全的疫苗供應與冷鏈系統,足夠的醫務人員的良好服務等。
在上述影響健康的四大因素中,我國通過對部分城市的抽樣調查,根據對八類主要疾病的死因分析認為生活方式因素應排在首位。
健康的社會性
“人人為健康,健康為人人”。健康是人的一項基本要求和權利,健康也是平等社會的發展目標,這就要求每個人不僅要珍惜和不斷促進自身健康,還要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