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德國西南部城市。在內卡河谷地。人口11.1 萬(1984)。公元741年見於史籍。曾為加洛林王子的王宮所在地,稱“聖泉”,1281年改現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遭破壞,戰後重建。西南部工商業、交通中心。河港。工業有食品(尤其是釀酒)、機械製造、化學、造紙、皮革等部門。周圍為葡萄園及林地。
海爾布隆(Heilbronn)是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北部的城市,人口約12萬,是該州的第六大城市和符騰堡的第二大城市。它是隸屬於斯圖加特行政區的直轄市,同時也是海爾布隆縣的縣政府所在地。
海爾布隆以葡萄酒而出名,有“葡萄酒之城”之稱。海爾布隆也被稱為“卡塔琳娜之城”(德語:Käthchenstadt),得名於德國戲劇家海因里希·馮·科萊斯特的戲劇作品《海爾布隆的卡塔琳娜》(Das Käthchen von
Heilbronn,1807年—1808年)。
基本數據
主權國: 德國
所屬聯邦州: 巴登-符騰堡州
所屬行政區: 斯圖加特行政區
坐標: 北緯49°9′
東經9°13′
地圖
海拔高度: 157米
面積: 99.88平方千米
人口: 121,384
(2006年12月31日)
人口密度: 1215人/平方千米
郵政編碼: 74072-74081
電話區號: 07131, 07066
汽車牌號: HN
政府地址: Marktplatz 7
74072 Heilbronn
政府網站: www.heilbronn.de
歷史
741年海爾布隆第一次以“Helibrunna”的名字出現,意思是“泉”。1146年隨著市場、造幣廠和港口的建立,海爾布隆逐漸發展成為重要的貿易中心。1281年魯道夫一世授予海爾布隆城市權利,內卡河上的港口和水力磨坊使得海爾布隆的貿易經濟發展迅猛,1371年查理四世宣布海爾布隆為帝國自由城市,直接受皇帝管轄,不用受到周邊地區貴族的約束。同皇帝的緊密關係,以及1417年至1622年與普法爾茨的聯盟,讓海爾布隆能夠與符騰堡抗衡,政治上的穩定使得海爾布隆在15世紀繼續繁榮發展,當時的人口約4000,城市的多數歷史建築大都初建於這個時期。此後海爾布隆受到三十年戰爭和大同盟戰爭之苦,幾度被法國人占領。1750年左右,海爾布隆出現了一大批洛可可建築。1802年結束帝國自由城市時代後開始了工業化,內卡河通行,又建造了運河,19世紀末海爾布隆成為符騰堡的第二大城市和符騰堡內擁有最多工廠的城市,被稱為“施瓦本的利物浦”。1848年建造了火車站和通往斯圖加特的鐵路線,1880年已可通車到德國南部所有重要城市。
20世紀初海爾布隆是德國南部重要的貨物運輸樞紐和工業城市,1935年開通了海爾布隆到曼海姆的大型船隻航道和海爾布隆運河港口,成為內卡河上重要的中轉樞紐,時至今日是德國第十大內陸港口。1936年海爾布隆到斯圖加特的高速公路通車。
經過德國行政區劃改革後,海爾布隆在1938年成為新成立的海爾布隆縣縣府,同時也是一座市級縣,當時人口約72000,成為繼斯圖加特之後的符騰堡第二大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爾布隆多次成為空襲目標,1944年12月4日的空襲使得海爾布隆的老城全部被毀,超過6500人喪身,1945年4月12日美國軍隊占領海爾布隆,二戰結束後海爾布隆人口僅剩下約14350,但完全損壞的城市在幾年間迅速獲得重建,而美軍的占領也一直持續到1992年。21世紀初,海爾布隆工業區又經歷了大規模的改建。
種植
海爾布隆位於巴登-符騰堡州北部富饒的內卡河谷地上,內卡河沿岸布滿了葡萄園。海拔最高點在東南部的森林(海拔378米),最低點則是內卡河(海拔151米),市區南北長13千米,東西向19千米。葡萄種植是海爾布隆一項重要的經濟產業,葡萄園總面積有514公頃,其中的三分之二是紅葡萄,是符騰堡地區第三大的葡萄園區。海爾布隆的葡萄種植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的記載出現在1146年,來自葡萄園主的稅收以及與葡萄種植相關的產業,一直是海爾布隆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在神聖羅馬帝國時期,每年的葡萄種植量是由議會嚴格規定的,1888年海爾布隆的葡萄園主們組建了自己的公司,其後又合併了周邊地區的多家葡萄種植公司。此外,海爾布隆大學利用葡萄種植的地理優勢,開設有自己的葡萄種植經濟專業。
釀酒
海爾布隆很久以來也是重要的啤酒加工地,1816年已有6家啤酒釀造廠,其中最著名和經營時間最長的是1865年建立的Cluss釀酒廠,它在1982年賣給了Dinkelacker,海爾布隆現今僅存少數幾家家庭釀酒作坊。海爾布隆也是德國西南部人均露天啤酒館座位最多的城市,因此被選為巴登-符騰堡州的“露天啤酒館之都”。
市徽和市旗
海爾布隆的市徽紋章是金色背景上的一隻紅爪和紅舌的黑色老鷹,胸前有一塊紅,白,藍三色相間的盾徽,海爾布隆的市旗也是紅,白,藍三色相間。這枚市徽可以追溯到1265年,老鷹是帝國自由的標誌,海爾布隆曾是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帝國自由城市,它不受任何貴族管轄,而是直轄於皇帝,直到後來被符騰堡大公國吞併。1556年,為了同其他城市市徽上的老鷹有所區別,便加上了三色的盾牌。值得一提的是,根據1935年德國城鎮法和巴登-符騰堡州城鎮法的規定,巴登-符騰堡州各城市的市旗只能由兩種顏色組成,而海爾布隆由三種顏色組成的市旗因為在1935年前業已存在,因而被特批繼續使用。
友好城市
法國貝濟耶(自1965年起)英國尼思-塔爾博特港(自1966年起)
瑞士索洛圖恩(自1981年起)
英國斯托克波特(自1982年起)
德國奧得河畔法蘭克福(自1988年起)
波蘭斯武比采(自1998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