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洛林美術

加洛林美術,是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及其後裔統治時期的西歐美術。大約從8世紀中葉流行至10世紀末,是所謂“加洛林文藝復興”的美術上的表現。

美術

墨洛溫王朝的宮相丕平(矮子)統一了法蘭西-日耳曼。繼位的查理曼為鞏固統治,以一系列措施恢復古典文化,一方面爭取教會的擁戴以重振帝業,另一方面吸收先進的文化,促進北歐日耳曼精神與地中海傳統的交融。
加洛林美術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宗教性。它以強大的基督教統一臣民的思想,由上而下地興建教堂和修道院,並在這場所設學校興藝術。統治者不遺餘力地資助和鼓勵這些學校用美術做工具,再現歷史和宗教事件,宣揚復興帝國的理想。加洛林美術從早期基督教、拜占庭和希臘-羅馬美術中吸取營養,這多種渠道促成了多樣化的匯聚,使當時美術風格呈現包羅萬象的複雜情狀。其影響,尤其是建築風格的影響在當時就一直傳到西班牙、奧地利、大不列顛和義大利,成為中世紀美術的重要一頁。

建築

加洛林時期的教堂建築型制很多,技藝有了長足進步。 最常見的是小型簡陋的廳式教學。始建於754年的聖但尼修道院被看作第1個國家教堂,是典型的加洛林式三甬道的巴西利卡建築,甬道狹長,圓形後殿突出一個環狀地下墓直對甬道,西面入口原有兩座塔(改建時被毀);西面構築和對向聖壇是加洛林教堂最有特色的創造。西面構築是在教堂西門入口兩側分置兩座結構複雜的樓塔,上有走廊連線,皇帝和侍從可由教堂內拾級而上。這種形式再加上大鐘就是鐘樓立面體系的發端。它綜合了拜占庭集中式和敘利亞教堂雙塔樓立面形制,代表了國家和教會保護者法蘭克帝王的雙重權威。亞琛的王宮教堂和蘭斯大教堂就是這一形制的範例。查理曼執意仿照拉韋納的聖維塔爾教堂來造王宮教堂,並將它當作自己的安葬處。對向聖壇即在巴西利卡式教堂的中殿兩側各設一聖壇,擴展成拉丁十字形平面(如聖加爾教堂,820),後來成為奧托時期大教堂的標準形制,一直持續到羅馬式時期。

繪畫

加洛林時期壁畫所描繪的典型內容,是從D.弗洛呂著作中選出的宗教故事人物,明斯特發現的壁畫中,有耶穌和眾使徒的生平組畫,幾乎無世俗性壁畫傳世。但有文獻說,亞琛王宮中有查理曼在西班牙征戰的畫面,亞琛和泰奧迪爾夫宅邸還有繪著七藝和四季的畫面。在英吉爾海姆的王宮內有從亞歷山大到查理曼等一批真實的歷史人物壁畫像。亞琛王宮教堂天頂的《耶穌和四福音使徒像》可算是最重要的鑲嵌畫,可惜經過了整修。唯一保留原貌的鑲嵌畫是在普雷的熱米尼祈禱室後殿,金和藍色的背景上,兩旁有天使陪著中間的約櫃,上面是上帝之手。
插圖是加洛林美術中最重要的部分。統治階級特別是查理曼及繼任的禿頭查理的推崇,使手抄本插圖從湮沒無聞的行當變成與權貴們名譽攸關的藝術。起初繪製插圖的中心在東法蘭克,後來逐漸轉向法國北部的蘭斯和圖爾等處,加上來自薩爾茨堡、聖加爾和埃希特納赫及其他中心的貴族化影響,8~9世紀各地流派認真復興古典傳統,共同奠定了細密畫和手抄本插圖發展的基礎。當時最流行的讀物是福音書,插圖的題材也受教會限制,幾乎全是表現耶穌及福音使徒的形象。收藏這類作品最多的是斯圖加特和烏得勒支大學圖書館。插圖裝飾技法也呈現多樣化傾向。一般用蛋清畫,偶爾加金,聖加爾畫派慣於在色彩底上畫墨水素描,蘭斯畫派綜合這兩種方法,10世紀英格蘭各派也用綜合法。英薩拉畫派的手抄本插圖多作整頁的首字母圖案。加洛林時期著名的插圖有《戈德斯卡爾克福音書》(巴黎國立圖書館)、《達古爾夫詩篇》(維也納國立圖書館)和《亞琛福音書》(亞琛大教堂珍寶室)。

雕塑

因存世實物很少,加洛林雕塑鮮為人知。查理曼熱衷用雕塑布置教堂和宮殿,還專門購買義大利的傑作當做楷模,如亞琛王宮教堂的雲石柱頭和青銅的狄奧多里克騎馬像。存世還有幾尊他本人的肖像,現藏盧佛爾宮的那個戴冠佩劍、又執權杖的小型騎馬像的身份尚未弄清,但清楚可見古典藝術對加洛林雕像的影響。建築性雕塑,主要限於裝飾柱頭和腳線。

金銀飾品和牙雕

與手抄本插圖相比,傳世的金銀飾品數量較少,但在加洛林美術中占有重要位置。當時人們崇拜黃金不只為其物質價值,主要還迷信它具有某種神賜的威力。
加洛林教堂和修道院內的金銀飾品十分豐富:聖餐杯盤、香爐燭台、冠冕、聖物箱盒和大批特製的貴重金屬十字架,還有鍍金的祭壇或者屏飾等物件。藝匠們用鐫刻、烏銀鑲嵌、鍍金、金絲裝潢或加珠寶及琺瑯鑲嵌等種種加工方法。飾品大多表現耶穌生平或單個的聖徒、聖母形象,人物故事內容壓倒了純粹色彩的和抽象圖案的裝飾。埃因哈德聖物盒和米蘭聖安布羅焦的黃金祭壇是突出的例子。
復興古代藝術的另一標記是更新牙雕工藝。加洛林牙雕藝術品只限用於宗教,主要做書籍封面的裝飾,圖樣都是聖經人物、故事或者禮拜的場面。當時牙雕工藝大致可分為雕塑型的阿達派與繪畫型的蘭斯、梅斯兩大流派。此外在今天的法國南部、比利時還有一些小的地方流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