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頓

海明頓

海明頓(又譯哈密爾頓)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的一座港口城市,位於多倫多以西及尼亞加拉瀑布以北。都會(MetropolitanHamilton)人口約70萬人。

海明頓海明頓
海明頓(又譯哈密爾頓)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的一座港口城市,位於多倫多以西及尼亞加拉瀑布以北。都會(MetropolitanHamilton)人口約70萬人,自1981年起,一直位居全國第九及安省第三。

1812年戰爭後﹐商人暨政治家佐治·海明頓(GeorgeHamilton)著手打造一座小鎮。1846年﹐哈密爾頓正式成為法定城市。及後經過多年演變﹐哈密爾頓發展成安大略湖西岸﹐“金馬蹄區”(GoldenHorseshoe)的重要工業樞紐。2001年﹐哈密爾頓與Hamilton-WentworthRegionalMunicipality轄下的數個小鎮合併﹐成為今日的海明頓市(CityofHamilton)﹐人口亦由330,121增加至490,268。

歷史

海明頓聯合帝國忠誠團體
早在殖民前時期﹐中立原居民(NeutralIndians)已活躍於當地﹐直至後來﹐與英國人結盟的易洛魁聯盟(Iroquois)(又稱為六國,theSixNations)前來將他們驅趕。當時﹐易洛魁聯盟正對抗著與法國人結盟的休倫族人(Huron)。市內其中一條主要道路MohawkRoad﹐便是由六國其中一員——莫霍克(Mohawk)開闢及命名。現時下城區(lowercity)的KingStreet原本亦是MohawkRoad的一部分。

1784年﹐為數約1萬人的“聯合帝國忠誠團體”(UnitedEmpireLoyalist)定居於現時安省的南部。他們主要聚居在尼亞加拉(Niagara)﹑BayofQuinte一帶及安大略湖與蒙特婁(Montreal)之間的一段聖勞倫斯河(StLawrenceRiver)流域。不久﹐很多美國人也被當地價錢相宜的農地吸引過來。同時間﹐大量忠於英國的易洛魁人亦從美國移居至此﹐並於安大略湖西岸定居。

1788年﹐上加拿大(UpperCanada)政府進行了地方調查﹐確定了人們把這地方叫作"theHeadoftheLake"。1791年﹐位於這個地方﹐本隸屬於上加拿大省林肯鎮(LincolnTownship)的巴頓小鎮(BartonTownship)成立。直至25年後的1816年﹐巴頓小鎮變成了WentworthCounty的一部分。

海明頓佐治.哈密爾頓的墓碑

1812年戰爭後沒多久﹐企業家兼政治家佐治.哈密爾頓(GeorgeHamilton)(1788-1836)從上加拿大國會議員JamesDurand手上購入一塊257公頃﹐位於巴頓小鎮的租佃地(farmholdings)。1815年1月﹐他與來自北方的地主NathanielHughson合作﹐計畫在這片土地上興建一所法院及一座監獄﹐以吸引人們前來投資。佐治.哈密爾頓與Hughson授權Durand在約克(多倫多的前身)的立法議會上發放出售土地的訊息﹐而剛巧當時的政府正籌備打造新區及新市鎮。1816年3月22日﹐法案通過全新的戈爾區域(GoreDistrict)成立﹐哈密爾頓購入的小鎮成為區域首都。

佐治.哈密爾頓在1816年規劃市鎮時﹐沿用了當時在上加拿大廣泛使用的“方格道路網路設計”(gridpattern)。他保留了原居民的小徑﹐作為貫穿市鎮東西的道路。最早期整個市鎮分為80塊地﹐花了至少10年時間才完全售罄。1823年興建的運河BurlingtongCanal﹐以及1827年落成的新法院﹐都有助哈密爾頓於1828-29年售出更多土地。然而﹐他為了吸引更多經濟活動而興建的廣場marketsquare﹐最終卻不太奏效。

起初﹐此鎮還不算是戈爾區域內最重要的中心。1816年﹐PrinceSquare廣場的石雕工程完成﹐一座永久使用的監獄才開始興建﹐1832年竣工。監獄落成後﹐根據1833年2月13日頒布之法規﹐哈密爾頓註冊成policevillage﹐而城鎮的邊界亦得以確定。1846年6月9日﹐根據國會頒布的9VictoriaChapter73﹐哈密爾頓鎮獲得法定的城市身份。

城市正在發展同時﹐在19世紀末﹐好幾座包括theGrandLodgeofCanada(1855)﹑公共圖書館(1890)及theRightHouse百貨商店(1893)的建築物亦相繼建成。加拿大首個電話服務﹑大英帝國首個電話通話以及全北美洲第二次電話通話全都在1877-78年之間﹐於這個城市內出現。

海明頓曾是哈密爾頓第27人市長George Elias Tuckett府邸

即使經歷了1906年的哈密爾頓公共汽車(HamiltonStreetRailway)大罷工﹐市內人口依然隨著工商業不斷膨脹而在1900-1914年間增長了一倍。市內兩間鋼鐵製造公司Stelco及Dofasco分別於1910年及1912年成立。而寶潔公司(Procter&Gamble)及Beech-Nut包裝公司亦分別於1914年及1922年在市內設廠。當時該兩家美國公司都是首次在國外設定廠房。直至60年代前﹐哈密爾頓的人口及經濟都保持增長﹐其間比較重要的事項有:

*1929年﹐市內豎立了首座摩天大樓thePigottBuilding
*1930年﹐麥克馬斯特大學由多倫多遷往哈密爾頓
*1934年﹐全國第二間CanadianTire店鋪開張
*1940年﹐機場開幕
*1948年﹐Studebaker在市內設生產線
*1958年﹐BurlingtonBayJamesN.AllanSkyway開放啟用
*1964年﹐全國首家TimHortons咖啡店開業

後來﹐隨著時代改變﹐很多大型工業廠房都搬遷至外地﹐有些甚至已經結束營業。經濟亦隨之轉型至以服務業為主﹐如運輸業﹑教育及醫療服務業等。

2001年1月1日起﹐RegionalMunicipalityofHamilton-Wentworth轄下的六個城鎮哈密爾頓﹑Ancaster﹑Dundas﹑Flambourough﹑Glanbrook及StoneyCreek合併﹐變成今日的哈密爾頓市﹐人口由330,121增加至490,268﹔睦鄰社區(neighbourhoods)亦由100個增加至200個以上。

人口

海明頓哈密爾頓
根據2001年加拿大全國人口調查(Canada 2001 Census)顯示,哈密爾頓都會 (Metropolitan Hamilton) 有接近66 2,401人,現在則有近 692,911人。當中48.8%為男性,51.2%為女性。近四分一人口在國外出生,比例上為全國第三高,僅列多倫多及溫哥華之後。同時間,英裔人口 (即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裔) 亦佔了一個很高的比例。接近3成市民報稱是英格蘭人後裔,或有祖先來自英格蘭。而報稱是蘇格蘭後裔或有祖先來自該處的,亦佔人口的五分一。 1990年代,移居至哈密爾頓的外國人主要來自以下國家:(前)南斯拉夫波蘭度﹑菲律賓伊拉克
2001年,全市有64000名非歐裔少數民族,佔總人口10%,比1991年的7%略有增加。非歐裔少數民族佔安省總人口19%,此比例主要是被多倫多拉高。除了50%的白人外,多倫多同時擁有眾多少數民族,如南亞裔人士(10%)﹑黑人(20%)﹑華人(17.29%)。5歲以下人口佔全市5.8%,略高於全國平均的 5.6%。14歲以下的兒童佔人口19.24%﹐而65歲的長者則佔14.26%﹐略高過全國平均的13.6%。全市平均年齡為37.8歲,與全國平均的37.6 相若。宗教方面,儘管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帶來很多不同信仰﹐市內最多人的依然是基督徒,佔77.56%,其中37.08%信奉基督教,而天主教的則佔35.48%(遠低於全國平均數)。大教堂Christ the King Cathedral就是哈密爾頓天主教區所在。剩下的5%的基督徒主要信奉東正教 (Orthodox)和其他獨立教會。此外,信奉伊斯蘭教的人亦不少,有12880人,佔人口的1.96%。其餘的宗教包括猶太教佛教印度教等。2001年,無宗教信仰人士共有115,510人,即全市人口的17.63%。

城市發展

加拿大鋼鐵工業中心。位於安大略省東南部,安大略湖西端伯靈頓灣南岸,東北距多倫多56公里。人口31.2萬,包

海明頓哈密爾頓
括郊區為54.2萬(1980)。 1778年起移民定居,1813年出現村落。伯靈頓灣原被1條狹長沙壩封閉,1830年開鑿了伯靈頓運河後,湖、灣連為一體,加以鐵路的興建,促進了城市的發展。1846年設市。城市建在港灣與尼亞加拉陡崖之間的狹長平原上,東西延伸20公里,目前已擴展至陡崖以南。依靠湖運,就近利用伊利湖區的煤和蘇必利爾湖區的鐵礦石,鋼鐵工業逐漸興起,1895年加拿大第一座高爐在此建成。現多由拉布拉多供應鐵礦石。鋼產量占全國一半以上。以鋼鐵為基礎發展了機械製造、汽車、電器等重工業,還有化學輪胎造紙罐頭食品紡織等部門。 工業人口占全市從業人員的1/2。港區面積25平方公里,設備良好,可泊海輪,年吞吐貨物逾1000萬噸。有鐵路和高速公路通往多化多、溫莎等地。濱湖地區為重工業區,往西為輕工業、商業和住宅區。城市附近為尼亞加拉水果帶,盛產葡萄櫻桃,也種植蔬菜和漿果。城西的麥克馬斯特大學以原子能研究聞名。市內有美術館、博物館、植物園、高爾夫球場等。

環境

哈密爾頓市排名加國大城市之列。它位於安大略省東南部,安大略湖西岸,馬蹄形黃金產業走廊的中心地帶. 東北向56公里近鄰國際著名大都市多倫多,南向65公里近鄰世界八大著名景觀之一尼亞加拉大瀑布。經水牛城或底特律可直通美國。哈市製造業歷史悠久,舉足輕重;水陸空立體交叉,交通暢達,商業繁華,購物方便,文化教育體系齊全,醫療衛生設施先進。市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綜合排名位於加國大學之前列,蒙豪克學院和多倫多商學院哈密爾頓分院與加國就業市場對接緊密,是加國人士擇業的熱門學校。

海明頓哈密爾頓

哈密爾頓區域屬溫帶濕潤大陸性氣候,總體上年氣候為暖夏寒冬型。月度平均氣溫範圍從七月份的攝氏21.7度到一月份的零下5度,相對加國大部分位於北緯50度以北的省市來講,這裡的氣候較佳。年降水量是838.9毫米,大多數夏季降水為小陣雨形式。從歷史統計平均看,結霜最早之日約在10月15日,結霜最遲之日約在3月 3日。從總體上看,哈密爾頓區域氣候與中國大陸中部的氣候相近。由於氣候適中,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到哈密爾頓市定居,生活,學習及工作。尤其是國際學生,包括高中生、 本科生和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研究生。
由於學習環境好,居住費用明顯低於多倫多,許多一時不好找工作或者不願打工的新移民選擇哈密爾頓作為學習生活的好地方。隨著進入 2001年,哈密爾頓市也跨過一個新里程碑。從前的Hamilton 市以及相鄰的城鎮Ancaster,Dundas, Glanbrook,Flamborough, Stoney Creek 等共同合併成一個新的,更大的哈密爾頓市。鮑伯. 衛德 (Bob Wade), 從前的安卡士特(Ancaster)市長,已當選為第一任新哈密爾頓市市長。可以期待,一個繁榮昌盛的新哈密爾頓市將會給我們帶來更為豐富美滿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

政府

哈密爾頓市民在三個級別的政府皆有代表。市民選出5名國會議員 (Member of Parliament, MP) 和5名省議會議

海明頓哈密爾頓
員 (Member of Provincial Parliament, MPP) 代表哈密爾頓分別在聯邦政府和安省政府服務;市政府 (Hamilton City Council) 則由1名全民普選的市長和15名市議員組成。全市劃分成15個選區 (ward divisions),市民在各自所屬選區內選出一名市議員代表。除此之外,每個選區內的市民都要選出一名校董會理事 (school board trustee) 服務該區學校。
《安大略市政府法》 (the Municipal Act of Ontario) 賦予哈密爾頓市政廳管治的權力。安省政府 (Province of Ontario) 則有凌駕於市政府的監督特權,並有權就省內所有市政府的權力作出解釋﹑開放或限制。另外,省政府通過安省市政管理委員會 (Ontario Municipal Board, OMB) 監管哈密爾頓市政廳。《加拿大刑法》(The Criminal Code of Canada) 是就犯罪行為及懲罰下定義的主要法規。哈密爾頓警察局則負責執行聯邦及安省頒布的法律。然而,儘管哈密爾頓警察局有權執行市政廳通過的地方法例,但通常執法的任務都會落在市政府僱傭的 Provincial Offences Officers身上。

教育

海明頓麥克馬斯大學
麥克馬斯特大學成立於1887年,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漢密爾頓市。在校師生約18000人。作為加拿大中型規模的大學,麥大以其獨特的創新性和求實理念而成為加拿大最著名的大學。其革新性的教學,具有國際競爭性的獎學金和研究成果人所共知。在加拿大一流大學評比中,麥大連年被譽為最富有創造力與革新精神的學府。這一榮譽來自其雄厚的師資力量中有1994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優秀畢業生中有榮獲1997年諾貝爾經濟獎的著名學者等。麥克馬斯特大學已成為加拿大最受尊敬的智慧型中心,在世界上享有令人矚目的學術地位。通過6個學院:商學院理學院人文學院社會科學院工程學院醫學院,麥大提供160多項本科專業和70多項研究生專業學校特點: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經費十分充足,每年至少有7600萬元資金的投入確保了大學擁有一流的實驗室、圖書館和各種現代化的語音教室、音樂排練廳、畫廊和研討室、國家級健身中心等。除此之外麥大還擁有原子反應堆、著名哲學家羅素的檔案館以及藏有著名藝術大師作品的世界級藝術館。
麥克馬斯特大學MBA項目:
麥克馬斯特大學作為加拿大的頂尖級學府之一,因其古老的學術積澱和高質量的教育水平而聞名於世。麥大商學院(Michael DeGroote School of Business)開設的MBA專業繼承了麥大的優良傳統,在北美工商界口碑極佳。據倫敦金融時報統計,麥大商學院常年居於世界百強MBA院校之列,在加拿大更令其它學校難以比肩,其畢業生平均年薪70000餘美元,3至5年後增幅達150%,無論在職位和業績成就上都令業界矚目。
海明頓麥克馬斯大學

麥大商學院學提供:
普通MBA專業 - 學習時間為二年(4個學期)
CO-OPMBA - 學習時間為二年半(學校實習與企業實習相結合)
入學條件:本科畢業,一年以上工作經驗,GMAT620分以上
 
麥克馬斯特大學第二榮譽學士學位:
麥克馬斯特大學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術選擇,第二榮譽學士學位就是其中之一,它為本科專業無優勢的學生(如英語、中文等)提供了轉換專業的機會,為他們繼續深造和就業創造條件。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學生以方便就業為學習目的,學歷高低並不是主要因素,能否成功擇業才是學生所考慮的基本現實。第二榮譽學士學位入學條件較為寬鬆,本科畢業,托福560分即可申請。麥克馬斯特大學近年發展勢頭強勁,在加拿大一流博士級大學排名中已名例第四位。她的商學院在2002年全球排行榜中列入了世界100強的名單中,她的醫學在全加乃至在北美也名列前茅。這些都使得麥克馬斯特大學在麥克林雜誌的"未來大學領袖""最有創造力的大學""最佳教學質量""最佳聲譽" 等幾項排名中都名列前茅。 麥克馬克斯特大學的校園位於安大略湖西端著名的港口城市哈密爾頓市,哈密爾頓市離多倫多、尼亞加拉瀑布及美國邊境城市開車僅一時車程。哈密爾頓是一個安全、友好、清潔、美麗的中等城市,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及工作環境。

科研

提供大眾醫療服務的是哈密爾頓最大僱主,旗下員工近10000人,服務中南及西南安大略省近220萬名市民。 由一座癌症中心和五間不同類型醫院組成﹐它們分別是Chedoke 醫院﹑哈密爾頓普通科醫院 ﹑普通科醫院﹑麥克馬斯特兒童醫院﹑麥克馬斯特大學醫療中心和 癌症中心 。Hamilton Health Sciences 與麥克馬斯特大學醫學院關係密切,彼此建立了全國其中一個最健全的醫療系統。1930年,麥克馬斯特大學由多倫多遷移至哈密爾頓。現時,麥大是市內第六大僱主,僱傭3500名全職教學及支援人員,並與六所醫院保持夥伴關係。校內學生人數高達27000,其中僅1/3來自哈密爾頓或其鄰近地區。

海明頓哈密爾頓

麥大為安大略省共帶來12億8900萬 (6.7億營運開支 + 9400萬學生/遊客消費 + 5.25億科技知識財產交易) 的國內生產總值效益。資本企劃 和一些非正式/不能計算的知識財產交易並沒包括在內。在哈密爾頓普通科醫院後方,將會興建一座名為 The David Braley Cardiac, Vascular and Stroke Research Institute 的心臟﹑血管及中風研究中心。新建項目造價9000萬元,面積16萬5000平方呎,預期2010年開業,並會有500名以上科學家前來工作,而此項計畫將為本土帶來至少250個新增職位。David Braley 捐出1000萬贊助是次計畫。由於所須款項是 David Braley 從工業界賺取的,因此對哈密爾頓經濟轉型,發展多元化經濟有重大意義。David Braley 是汽車零件製造商 Orlick Industries Ltd 主席,兼任加拿大式足球隊 B.C. Lions 班主。

旅遊

哈密爾頓(Hamilton)離多倫多很近,開車走高速不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市內小溪潺潺,瀑布壯觀,視野開闊,風景獨特。如果久居多倫多,而想去附近散散心,這個小城不失為一個好選擇。哈密爾頓全市有公園45座,總面積超過1600英畝,市屬徹都克高爾夫俱樂部設有兩個18孔的球場。
頓德恩大城堡(Dundurn Castle)

海明頓哈密爾頓

是一座重修的19世紀的私人宅第,現在是對外開放,供遊人參觀的場所。城堡的花園和庭院是舉辦音樂會,上演木偶劇歌劇戲劇和民族舞蹈的不可多得的好地點。兒童劇在“鬥雞場劇院”演出,這是一個修復後帶柱子的八角圓頂小樓。據說在這座別墅的最輝煌時期,這裡曾是鬥雞場。
哈密爾頓美術館
館中收藏了大量的油畫,其珍品有“法裔加拿大農民之家”、“馬與火車”、“鑽石帽”等。加拿大著名畫家威廉·布魯斯(1859-1906)去世後,他的家人向漢密爾頓市捐獻了他的30件作品,這些作品已成為該館的基本收藏。
皇家植物園
占地面積2000英畝,包括著名的石園、春園和沼澤地與野生動物動物的保護區“庫梯茲天堂”。每逢6月,春園中盛開的蝴蝶花、大百合花和牡丹花競相爭艷,異常美麗。山姆勞倫斯公園沿哈密爾頓山山頂延伸366米,登高遠眺,可把哈密爾頓市全貌及港口盡收眼底,朝公園的東北方向眺望,可見柏林頓灣高架公路和安大略湖,視野非常開闊,是一個不可不去的好地方。

友好城市

哈密爾頓與位於美國密西根州 (Michigan) 的 Flint 結盟。自1958年起,兩地的業餘運動員每年都在兩市輪流主辦的 Canusa Games 運動會上作賽。由1957年至今,Flint 和哈密爾頓保持著美加兩國之間最長遠的姊妹城市關係。其他與哈密爾頓結盟的姊妹城市包括:

海明頓哈密爾頓

美國密西根州的 Flint
日本廣島縣的福山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馬鞍山
印度的 Mangalore
墨西哥的 Monterrey
義大利西西里島的 Racalmuto
美國佛羅里達州的 Sarasota
加拿大魁北克的 Shawinigan
義大利阿布魯佐的 Valle Peligna

行政區劃列表

美國行政區劃

參見:美國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