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洪平杏
種拉丁名:Armeniaca hongpingensis Yü et Li
種別名:
國內分布:產湖北(洪平)生寧公路邊,村旁栽培,海拔1800米。
海 拔:200-1800
命名來源:【Acta Phytotaxonomica Sinica 23(3): 209-210, pl. 1, f. 1 1985】
中國植物志:38:029
英文植物志:9:399
組中文名:溝核組
組拉丁名:Sect。mirae Yu et Lu
亞屬中文名:桃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 Persica L. Sp.
屬中文名:杏屬
屬拉丁名:Armeniaca
亞科中文名:李亞科
亞科拉丁名:PRUNOIDEAE FOCKE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10米;樹皮灰褐色,不規則淺裂;小枝淺褐色至紅褐色,老時無毛。葉片橢圓形至橢圓狀卵形,長6一10厘米,寬2.5—5厘米,先端長漸尖至尾尖,基部圓形,邊緣密被小銳鋸齒,上面疏生短柔毛,下面密被淺黃褐色長柔毛;葉柄長1.S一2厘米,密被柔毛。果實近圓形,長3.5—4厘米,寬約3.5厘米,密被黃褐色柔毛;果梗長7一10毫米;果肉熟時可食;核橢圓形,兩側扁,頂端急尖,基部近對稱,表面具蜂窩狀小孔穴,腹棱鈍,腹面有縱溝。 果期7月。
產地分布:產湖北(洪平)生寧公路邊,村旁栽培,海拔18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