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寺碑載,該寺創建於五代年間(公元十世紀)宋慶曆年間(1041—1048年)已初具規模,宋末元初(公元1436—1448年)有鐵船和尚住錫於此,誓志修復,後經歷代寺僧化緣布施,匯能工巧匠建為今日之規模。觀音寺座南向北,長80米,闊87米,面積達7000多平方米,共有殿宇房舍六十四間,分主體兩翼三部分。左翼是竹園、樹林,右翼為和尚之作坊。主體建築仿照白馬寺布局,主要殿宇分五層四進,分布於一要中軸線上,由北向南殿基逐漸升高,自然形成階梯地形。走進山門依次為“天王殿”、“關聖殿”、“大雄寶殿”、“湯王宮”。東西兩側還布列著鐘樓、廂房、閣樓、碑亭、仙洞,井泉溪池奇花異卉,整個寺院成為一幅素雅壯觀肅穆幽靜的美麗畫卷。
建築布局
山門面闊三間,進深二間,硬山頂,屋面覆蓋灰色板瓦。當年兩側站立著“哼”、“哈”二金剛守門大將軍,走進山門,迎面是“天王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硬山頂,上覆以板瓦,屋頂正脊中央立一小型殿宇,供奉著天王李靖,四條垂脊之上飾各種小獸。殿外四角建四座碑亭均為小歇山頂,亭內立石碑四通,碑樓上方成弧形建築飾以浮雕、多刻人物故事。殿西側有一鐘樓上半部四條石柱擎起,歇山頂,平面呈方形,灰筒瓦蓋頂琉璃加邊,四角各掛一銅鐘,微風吹拂激宕作聲。進入月宮門正中即是護法神關聖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硬山頂,灰筒瓦覆頂綠琉璃鑲邊。殿內東西兩壁保存有二幅清代壁畫,構圖嚴謹,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我省難得的珍品。殿南是月台,台下東西有兩座碑亭皆為小歇山頂,灰瓦覆蓋,亭內立有明朝弘治十五年雕刻的形碑座的大石碑,碑文是菘山大少林祖庭挽學古梅所撰,京都僧祿司右講經禪林王堂額。月台左角立有一佛頂。
月台是該寺院中的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她面闊三間,進深二間,硬山式,灰筒瓦頂,琉璃嵌邊,正脊中央置一琉璃彩獅,高一米。四角四根鐵繩牽控,兩端龍頭大物,流雲起脊,殿四角各有龐涓、羅成、韓信、秦檜四個絕人。“大雄寶殿”後即是“升聖橋”,橋西有“迎旭閣”或曰“觀間閣”,橋東有“橫霞閣”或曰“明目閣”,橋下泉水淙淙,泠泠韻聲,橋上各置青石欄桿,雄獅、仙桃各踞其上,雕刻玲瓏,形態逼真。橋之東西各有一池、一洞,名曰“東西湯王池”,西者為“水簾洞”東者為“成佛洞”。兩洞皆為大青石板成弧形砌成,進洞封門,幽邃寂靜與外界萬籟隔絕,是修道開悟之寶門。
由“升聖橋”直登石階至該寺最高處,是寺內最宏偉之建築“湯王宮”,湯王宮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硬山頂,歇山檐,上覆以灰色筒瓦,琉璃嵌邊,正脊為浮雕彩雲花脊,中央置一騏麟背馱寶葫蘆,前後左右鐵繩牽引,兩端置“龍首鴟物”,檐下置一斗二升加麻葉斗拱,正中巨龍張口,龍舌上翹,似以嗥嗥騰飛之狀,雕刻藝術之精湛。據傳商湯七年天下大旱,百姓遭難顆粒無收,餓浮遍野,湯王聞知鳳凰山下九女泉蒙觀世音教化,水源翁盛,便親率滿朝文武百官驅駕此地為百姓祈雨禳災,天感其德,普降甘霖解除旱情。宮前有古銀杏兩棵,一雄一雌,被稱為“夫妻樹”,高約十餘丈,直徑約五米許,樹冠濃密蔥鬱籠照寺院上空,宮前右側有一古柏,據傳為觀世音蓮台化生,該樹有三抱粗,身中長有一花瓣故為“蓮花柏”。宮前左側中央有一古井曰“洗心井”,井周以青石板攔圍成,刻有八卦圖案,井水從古以來無論大旱大澇,“洗心井”的水位不升不降,始終如一。宮兩側各有廂房三間,東有橫霞閣,以思晚霞,西有迎旭閣以觀日出。觀音寺與少林寺同屬禪宗,雖經歷千餘年的滄桑巨變,不但許多建築都完整的保存下來,而且還有明碑5尊,清碑12尊。觀音寺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研究我國佛教和古文化以及歷史變遷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是現代人了解祖國歷史的遊覽佳境。今逢國家盛世,古寺生輝,觀音寺必將煥發出古老青春,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貢獻出她美麗的身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