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大里王獅舞

洛陽市大里王獅舞

洛龍區白馬寺鎮大里王村王氏獅子舞久負盛名,堪稱河洛一絕。洛陽耍獅子的,自古以來英才輩出。只是那歷史的大幕,頻頻開合,使多少隋唐高手、宋明健將紛紛謝幕,很少留下他們的名字。明清兩朝,有些縣誌中倒是提到一些洛陽舞獅人,但記載簡單,未有詳述。

基本簡介

洛龍區白馬寺鎮大里王村王氏獅子舞久負盛名,堪稱河洛一絕。
洛陽耍獅子的,自古以來英才輩出。只是那歷史的大幕,頻頻開合,使多少隋唐高手、宋明健將紛紛謝幕,很少留下他們的名字。明清兩朝,有些縣誌中倒是提到一些洛陽舞獅人,但記載簡單,未有詳述。
洛陽有一位名叫王鐵娃的,他的舞獅技藝,比起古人毫不遜色,頗有名氣。1960年,他作為舞獅的民間代表,參加了當年舉辦的全國文代會,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接見。朱德、陳毅也觀看了他的表演。王鐵娃的家鄉,就是頂頂有名的大里王村,如今屬於洛龍區白馬寺鎮。
表演表演

起源發展

大里王王氏獅子舞興起於漢朝,唐宋時期達到鼎盛。自漢代以後,西漢河南郡治和東漢都城洛陽,與大里王王氏居住地近在咫尺,皇宮朝野舉行祭祀慶典,必有獅子舞等民間社火表演。隨著朝代的不斷更替,政治、文化、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原人口的遷移及文化重心的逐步南移,大里王王氏獅子舞也從黃河流域傳播到了大江南北,並和南方文化滲透結合,逐漸形成了北、南獅舞流派。明清以後,隨著河洛民間社火文化的發展,大里王獅舞逐漸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表演技巧和藝術造型,已成為中華民間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河洛大地重大慶典和外事活動的不斷增多,具有獨特風格的大里王獅子舞和排鼓充分得到了發揚光大和創新。大里王獅舞和排鼓表演以宏大的氣勢、壯觀的場面、整齊的陣容、精湛的技藝聞名遐邇,影響大江南北。

創新節目

大里王獅舞的保留和創新節目有:攀數十米高、動作驚險、撼人心魄的“雄獅上老桿”;表演細膩、生動逼真的“獅子滾繡球”;幾經創新、因地制宜的“獅子穿越連環架”、“獅子跳條幾”、“雄獅鑽火圈”、“群獅舞高凳”、“獅子跳方桌”等內容該獅舞團曾多次被中央和省、市新聞單位報導,其中“雙獅盤圈椅”的演出照曾被《中國青年》雜誌作為封面刊出。有些演出場面還被電影製片廠的編導們搬到了《黃河東流去》、《解放洛陽》等銀幕上。

藝術現狀

大里王獅舞聲名遠播後,全國各地的專業文藝團體紛紛前來觀摩學習,還有眾多的業餘民間藝人及軍營官兵慕名到大里王獅舞團學習。同時,大里王獅舞團還不斷應邀赴廣州深圳西安太原鄭州等大中城市進行巡迴演出,所到之處均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和歡迎。
2003年,大里王獅舞團參加了河南衛視名牌欄目《梨園春》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並獲得優秀節目獎。大里王獅舞為弘揚民族文化和宣傳河南、宣傳洛陽作出了貢獻。
2003年10月,大里王獅舞團在參加洛陽市民間藝術賽事活動中,榮獲“河洛獅王”稱號;2005年2月和2006年4月,在省、市有關部門舉辦的賽事活動中又分別榮獲優秀獎和第一名(金獎)。

傳承意義

大里王獅舞不僅是具有獨特魅力的河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我國傳統民族文化和民間藝術殿堂中的一枝奇葩。為了進一步弘揚和傳播先進文化,使大里王獅舞立足河南、知名全國、享譽世界,洛陽市已將大里王獅舞申報河南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項目,並積極籌建洛陽市大里王獅舞文化藝術培訓中心及大里王獅舞文化藝術館,擬編輯出版《大里王獅舞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