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職能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有關科技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擬定全市科技發展和科技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規範性檔案。
二.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組織實施全市科技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體系總體規劃。
三.研究提出科技發展的優先領域;編制並組織實施全市科學技術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畫。
四.合理配置科技經費;負責歸口管理的市級科學事業費、“科技三項費用”等有關經費的預、決算。
五.研究制定加強高新技術發展的措施,負責高新技術發展計畫的制定並組織實施;負責認定、申報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和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指導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作。
六.研究制定加強技術創新、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措施;組織實施科技攻關計畫、火炬計畫、星火計畫、科技成果推廣計畫、農業良種產業化開發計畫、科技創新進程和社會發展科技計畫;負責市可持續發展綜合試驗區工作。
七.歸口管理科技成果、科技獎勵、科技保密、技術市場和科技信息市場;協調組織與科技相關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依法負責有關技術契約規定的實施和監督檢查。
八.參與編制市級重大科學工程等科技基地的建設規劃;編制實施重點實驗室、中試基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基地的計畫;負責新建和調整科研機構的審核、申報工作;負責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民營科技企業的認定、審核、申報及創新基金的歸口管理工作。
九.歸口管理全市科技外事工作,組織開展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協同有關部門組織技術出口和重大技術引進、消化、創新工作。
十.負責管理全市軟科學研究、科技宣傳和科技信息工作;研究擬定全市科學技術普及工作規劃,統籌協調全市科普工作;指導科技諮詢、招標、評估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工作;負責科技統計工作;組織指導科技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
十一.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機構設定
市科學技術局設7個職能科室和1個事業科室:
(一)辦公室
(二)政策法規與管理科
(三)發展計畫科(掛市星火計畫管理辦公室牌子)
(四)科技成果科(對外可使用市科技保密工作辦公室名稱)
(五)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科(掛市高新技術辦公室牌子)
(六)農村與社會發展科辦公室
(七)國際合作科
(八)技術市場管理處
主要成就
2008年,泰安市成為全省躋身“中國城市綜合創新力50強”的六個城市之一,市科技局省級文明機關順利實現了“六連冠” ,市知識產權局被人事部、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全國專利系統先進集體。
科技創新基礎和能力全市現有山東農業大學等6所高校和21個科研單位。擁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5人(其中外聘11人。全省有兩院院士36人),國家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1人。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物生物學實驗室。全省4個),1個國家蘋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截止到2008年底,全市擁有專業技術人員19.12萬人,其中具有高級技術職務的1.1萬人。擁有2個國家863計畫成果產業化基地、2個國家火炬計畫特色產業基地、6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國家級技術中心、28個省級技術中心、1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34家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210個高新技術產品。全市90%以上的大中型骨幹企業建立了技術中心或技術研發機構。2008年市域內58項科技創新成果獲省科技獎,列全省各市前列。獲山東省技術市場科技金橋獎優秀項目一等獎、二等獎4項,獲2008年度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獎11項。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新認定市級高新技術產品45個,總數達到1210個;新認定市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4家,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34家,按國家新出台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泰安市24家企業被新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784.86億元,同比增長33.76%,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28.75%,比2007年年底提高1.87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776.83億元,同比增長41.18% ,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27.46%,比2007年底的比重提高3.0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中的新技術產品產值439.38億元,占高新技術產品產值56.56% ,傳統產業中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為337.45億元,占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的43.44%。泰安市具有比較優勢的電器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玻璃纖維及製品製造業、改裝汽車製造業、專項化學品及化學試劑製造業、醫藥製造業、合成材料製造業六大高新技術行業實現產值508億元,占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的61.49%。
新農村科技支撐體系建設 引進、選育農業新品種(系)150個,開發引用覆蓋率98%以上。示範推廣先進農業科技新成果、新技術320項。全市科技特派員工程穩步發展,已下派市縣兩級科技特派員206名,建立科技服務點120個,實施科技富民項目76項,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名特優果品精品示範園工程進展順利,建立名特優果品精品示範園6個、面積500畝,為示範區農民帶來直接經濟效益3億元。加大了對省級泰山苗木花卉特色科技園、山東寧陽蔬菜制種特色科技園和六個市級園區的扶持力度,園區綜合經濟效益達到3.2億元、3000萬元,轉化科技成果60餘項。市農業科技信息協會正向為“三農”服務的廣度和深度發展,在全市發展會員13000多人,免費發放《泰山農科》期刊43期46萬冊,提供技術信息3600餘條,受益農民達110餘萬人。全年組織科技下鄉1000餘人次,舉辦科技大集500多場,辦科技培訓班2000多次,培訓農民32萬人,幫助農民解決農業生產技術難題1500餘項,市科技局榮獲“全省科技下鄉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全年共組織人員及企業參加各級各類科技成果洽談會、科技合作對接會和座談會等12次,發布最新科技成果2200餘項;成功舉辦了第二十二屆登山節科技合作座談會,加深了與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等單位的合作;與78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信息機構和526名專家學者建立了聯絡與合作,為65家企業提供了產學研合作服務,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123項,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6億元。有11項科技合作項目列入國家、省各類科技計畫。同時,積極開拓國家合作渠道,重點加強了與俄羅斯、烏克蘭、日本、韓國的合作,在農業新品種引進等方面達成6項合作協定。
對上爭取 篩選了100多項科技含量高、產業化前景好的項目加大對上爭取力度。其中,泰安市2個項目列入國家中小企業科技創新重點項目,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獲補助基金300萬元;3個項目列入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獲補助資金700萬元;泰安市申報的10個項目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計畫,其中5個獲得補助經費230萬元,列各市首位。截止12月底共爭取省以上科技計畫項目59項,科技品牌32個,泰山區成為全省科技富民強縣試點縣,省級泰山生產力促進中心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示範生產力促進中心,泰山玻璃纖維有限公司成為山東省首批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康平納毛紡織有限公司的“山東省毛紡織新材料工程中心”被評為省級優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年對上爭取和科技招商引資落地項目投資額5046萬元,超額完成市里下達的指標任務,並獲“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全市共申請國內專利5083件,同比增長99.49%,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630件,同比增長180.07%,發明專利申請量占全市專利申請量的32.06%,全市國內專利授權1097件,同比增長43.59%。截至12月底,全市專利申請總量達到13693件,突破一萬件大關,成為全市專利事業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湧現出泰山工程機械公司、尤洛卡裝備股份公司等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企業。建成並啟用了包含中、美、日、英、法、德、瑞士、EPO和WIPO“七國兩組織”專利數據的專利信息服務平台,並依託該平台數據源建設了玻璃纖維行業專利信息資料庫、旅遊產品專利信息資料庫等專題資料庫,同時開展了多項企業技術難題專利分析及專利檢索活動;市知識產權局建成開通了入口網站,並開闢了網上專利技術市場,智慧財產權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市受理專利侵權糾紛諮詢案件11起,調處7起,立案查處假冒他人專利和冒充專利行為6起。寧陽縣申報了“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工程”;泰山玻璃纖維股份公司成功申報《國家智慧財產權資產評估促進工程項目》研究課題;全市獲第三屆山東省“發明創業獎”18項;申報“中國專利山東明星企業”8家,複查25家。岱嶽區、泰山玻璃纖維股份公司通過了山東省智慧財產權試點單位的驗收。
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全市各類科技中介機構發展到277家,從業人員1052人, 採取“政府引導、企業主體、中介機構參與”的方式,通過搭建電子信息公共服務平台、設立入孵企業創業啟動資金、中介機構提供全程科技創新服務等途徑,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創業和科技服務業發展。省級泰山科技服務業重點園區建設初見成效,山東泰山生產力促進中心和泰安市萬力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合作,投資220萬元建立了電子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加快了電子信息專業孵化器的發展,形成了公共科技服務和民營科技企業孵化器強強聯合的模式。
科技管理系統自身建設全市科技管理系統通過紮實開展 “繼續解放思想推進科學發展”教育活動,執政為民觀念更加牢固,制度建設更加完善,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行政效能建設、打造陽光科技工作等取得實效。全年局機關及直屬單位深入基層調查研究26次,撰寫調研報告17篇。聘請高層次專家圓滿承辦了全市科技與創新專題研討班,精心編寫了《科技管理知識讀本》,培訓科技管理幹部和市委黨校科級、縣級幹部370人,局主要領導2次受邀為黨校培訓幹部作科技專題報告,受到一致好評。在泰安電視台製作《創新泰安》電視專題片3個;編印《智慧財產權事務手冊》、《專利信息檢索套用手冊》及網站宣傳材料20000餘份,舉辦全市專利信息套用培訓班、智慧財產權報告會等各類培訓60多期(次),培訓人員5500餘人。全年在各級各類新聞媒體發表科技宣傳稿件300多篇。政務公開、行政審批、計畫生育、科技擁軍強警、掛職包村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績。在全市政風行風評議工作中,科技局跨入市直46個經濟管理部門前10名,局機關順利通過了省級文明機關驗收,實現省級文明機關“六連冠”,局機關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掛職包村工作先進單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