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棱瓜[10]

波棱瓜[10]
波棱瓜[10]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為雙子葉植物藥葫蘆科植物波棱瓜的果實,性寒,味苦主治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消化不良的一種藥物。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波棱瓜波棱瓜
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纖細,有棱溝,初時具疏柔毛,最後變近光滑無毛。葉柄長4-8(-10)厘米,具與莖枝一樣的毛被,後漸脫落;葉片膜質,卵狀心形,長6-12厘米,寬4-9厘米,先端尾狀漸尖,邊緣具細圓齒,或有不規則的角,基部心形,彎缺張開,寬、深均為1-2厘米,兩面粗糙,初時具黃褐色長柔毛,後漸脫落,葉脈在葉背隆起,具長柔毛;卷鬚2歧,近無毛。雌雄異株。雄花:通常為單生花同一總狀花序並生,單生花花梗長達10-16厘米,具5-10朵花的總狀花序,長達12-40厘米,有疏柔毛;花梗長2-6厘米,疏生長柔毛;花萼筒上部膨大成漏斗狀,下部管狀,長2-2.5厘米,頂端直徑8-9毫米,基部徑2毫米,被短柔毛,裂片披針形,長8-9毫米;花冠黃色,裂片橢圓形,急尖,長20-22毫米,寬12-15毫米;雄蕊花絲絲狀,長2-3毫米,花葯長5-6毫米;退化雌蕊近鑽形,長4-5毫米。果梗粗壯,長1-2厘米;果實闊長圓形,三棱狀,被長柔毛,成熟時3瓣裂至近基部,裡面纖維狀,長7-8厘米,寬3-4厘米。種子淡灰色,長圓形,基部截形,具小尖頭,頂端不明顯3裂,長約12毫米,寬5毫米,厚2-3毫米。花果期6-10月。

產地分布

產於西藏和雲南。國外分布於印度尼泊爾

生長環境

常生於海拔2300-3500米的山坡灌叢及林緣、路旁

物種區別

該種在鑑別時容易和三棱瓜EdgariadarjeelingensisC.B.Clarke混淆,兩種的外形體態十分相像,但該種藥室縱向3回折曲,胚珠下垂生,花萼筒稍寬而有毛;而後者的藥室直而不折曲,胚珠水平生,花萼筒窄而無毛。

主要價值

性味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入肝、脾二經

功效

波棱瓜波棱瓜
【功能主治】瀉肝火;清膽熱。主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膽囊炎,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
【性味】味苦;性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
【摘錄】《中華本草

醫藥

《部藏標》。【藏藥】色吉美多:種子用於赤巴病,肝,膽病,消化不良《部藏標》。色借美朵:種子治赤巴病,肝,膽病,消化不良《中國藏藥》。色啟美多:種子主治黃疸型肝炎,膽囊炎,消化不良;果實主治膽囊炎《民族藥志二》。色吉美多,色啟美多:種子治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膽囊炎,消化不良《滇省志》、《滇藥錄》、《藏標》。賽吉麥朵:種子主治六髒熱病,肝膽病,肝炎,胃病。【蒙藥】阿拉坦一其其格,色吉美多:種子治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膽囊炎,消化不良《蒙藥》。阿拉坦其其根烏熱,斯日吉莫都格:種子用於熱性希拉病。
果實:苦,寒。清熱解毒,柔肝。用於黃疸,消化不良。種子:平肝,瀉火,解毒。

栽培繁殖

引言

波棱瓜又名塞季美朵、塞美塞古(HerpetospermumpedunculosumBaill.),為葫蘆科波棱瓜屬一年生攀援狀藤本植物[1,2],在西藏主要分布於藏東南地區海拔2600~3000m的山坡林緣及村寨等附近。果味苦,曬乾後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柔肝,治黃疸性傳染性肝炎,消化不良等症。波棱瓜作為藏藥中的一種重要藥用植物,近年來市場對波棱瓜子需求逐漸加大,但受西藏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和栽培技術水平限制,波棱瓜在西藏人工栽培較少,為此筆者根據以往數年的田間生產經驗,特總結藏東南地區的波棱瓜人工栽培技術,以期促進藏藥栽培技術水平的提高。

選地

根據波棱瓜的生物學習性,選擇2600~3000m的生境進行人工栽培比較適宜。波棱瓜喜肥喜光,不耐漬水,應選擇地勢高崗、土壤肥力狀況較好的向陽地塊作為種植地。
由於野生波棱瓜生境土壤肥力較高,而藏東南地區土壤肥力狀況一般較差,因此,種植地塊還要增施有機肥,一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3000kg左右,施肥後平整土地。

播種

以林芝河谷地區為例,一般春季播種時間為5月中下旬,採用穴播方式,施用底肥後,每穴播中3~5粒種子,覆土3~4cm厚,株行距控制在0.50m×0.70m左右,密度過大容易導致波棱瓜雌株率降低,影響產量。

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藏東南地區夏季雨水較多,加之溫度適宜,雜草生長速度快,對波棱瓜的正常生長產生嚴重的威脅。因此,在波棱瓜沒有搭架甩蔓並能有效遮光抑制雜草前,應根據波棱瓜長勢,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一般在雜草5cm左右高度時就要及時人工或噴藥清除。
追肥 藏東南地區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栽培管理過程中應結合中耕除草,在初果期和結果中期進行追肥2次,一般混施尿素200kg/hm2、過磷酸鈣150~225kg/hm2。
水分管理波棱瓜苗期需水不多,只要地表2~3cm處有濕土即可正常生長,進入結果期後,需水量較大。相對於黃瓜、南瓜等瓜類作物,波棱瓜生長勢較差,不耐旱澇,在人工栽培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及時挖溝放壟排水,以防田間積水,另一方面,如遇乾旱,應及時澆水,堅持小水勤灌,隨灌隨滲的原則,澆水後應及時噴灑藥劑,避免“根腐病”的發生。
間苗 植株進入2片真葉期後應及時間苗,間苗一般留強不留弱,同時還要注意的是,間苗一般只拔去雄株,但切不可將雄株全部拔去,一般留1/5左右的雄株即可,但藏東南地區的波棱瓜雄雌株比例遠遠高出這個數值,因此間苗一般只間雄株即可。
搭架 多用竹竿搭架,木桿也可,竹竿的長度在1.5~2.0m左右即可,桿子直立苗株附近,插桿深度15~20cm,每行竹竿每隔半米高度拉橫繩一道,將每行的竹竿都連線起來,便於波棱瓜布蔓,立竿後應及時引苗桿架。

病害防治

波棱瓜不耐漬水,而且藏東南地區夏季晝夜溫差較大、空氣濕度較大,藏東南地區人工種植的波棱瓜主要是根腐病和細菌性角斑病,蟲害危害很小。
對於波棱瓜根腐病,可用“地菌靈”或“敵克松”等藥劑對種子進行拌種,如植株發病,可用“根腐寧”或“地菌靈”噴霧或灌根防治;而對於細菌性角斑病,可採用“乙膦鋁”或氫氧化銅等藥劑防治,氫氧化銅等藥劑在結果期應慎用,避免傷果。

採收貯藏

藏東南地區波棱瓜的採收時間始於9月中下旬。波棱瓜果實的成熟過程較為特別,即使植株下部的果實已經成熟,上部的莖蔓還在繼續開花掛果,波棱瓜果實採收期較長。如不及時採收,波棱瓜種子就會從果殼中脫落,因此在波棱瓜果實外皮顏色發黃、果實尖端發褐時就應即時採收。
採收的果實應放於通風乾燥的地方進行風乾,在果殼完全開裂後,翻動或抖動果殼,收集種子於通風乾燥處晾乾,但應避免陽光曝曬。收穫的種子經過清選後要達到色澤黑亮、籽面平整、無翹板、無麻裂的外觀要求,以保證商品質量。種子置於通風、陰涼、乾燥處貯藏,留種的種子要避免陽光直射,以防芽率降低。

葫蘆科·南瓜族植物

南瓜族(Trib. CUCURBITEAE Ser.)分4亞族,中國有3亞族:葫蘆亞族、南瓜亞族、栝樓亞族。雄蕊通常3,分離或至少花絲分離,花葯通常1枚1室,其餘2室,藥室2-3(至多)回折曲或旋轉,極稀直;果實通常不開裂;種子常水平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