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瓜[植物]

吊瓜[植物]

栝樓(拉丁學名:Maxim)是葫蘆科,栝樓屬多年生攀緣草本,長可達10米。根狀莖肥厚,圓柱狀,外皮黃色。莖多分枝,無毛;葉互生,近圓形或心形,雌雄異株;雄花數朵總狀花序,少有單生,花冠裂片倒卵形,雌花單生,子房卵形,果實近球形,熟時橙紅色,花果期7-11月。 分布於中國遼寧、華北、華東、中南、陝西、甘肅、四川、貴州和雲南。生於海拔200-1800米的山坡林下、灌叢中、草地和村旁田邊。因本種為傳統中藥天花粉和栝樓,故在其自然分布區內、外,廣為栽培。分布於朝鮮、日本、越南和寮國。 栝樓有解熱止渴、利尿、鎮咳祛痰等作用。 種子含脂花肪油;果實含三萜皂苷、有機酸、樹脂、糖類、色素;根含蛋白質、皂苷、酸類。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攀援藤本,長達10米;塊根圓柱狀,粗大肥厚,富含澱粉,淡黃褐色。莖較粗,多分枝,具縱棱及槽,被白色伸展柔毛。葉片紙質,輪廓近圓形,長寬均約5-20厘米,常3-5(-7)淺裂至中裂,稀深裂或不分裂而僅有不等大的粗齒,裂片菱狀倒卵形、長圓形,先端鈍,急尖,邊緣常再淺裂,葉基心形,彎缺深2-4厘米,上表面深綠色,粗糙,背面淡綠色,兩面沿脈被長柔毛狀硬毛,基出掌狀脈5條,細脈網狀;葉柄長3-10厘米,具縱條紋,被長柔毛。卷鬚3-7歧,被柔毛。

花雌雄異株。雄總狀花序單生,或與一單花並生,或在枝條上部者單生,總狀花序長10-20厘米,粗壯,具縱棱與槽,被微柔毛,頂端有5-8花,單花花梗長約15厘米,花梗長約3毫米,小苞片倒卵形或闊卵形,長1.5-2.5(-3)厘米,寬1-2厘米,中上部具粗齒,基部具柄,被短柔毛;花萼筒筒狀,長2-4厘米,頂端擴大,徑約10毫米,中、下部徑約5毫米,被短柔毛,裂片披針形,長10-15毫米,寬3-5毫米,全緣;花冠白色,裂片倒卵形,長20毫米,寬18毫米,頂端中央具1綠色尖頭,兩側具絲狀流蘇,被柔毛;花葯靠合,長約6毫米,徑約4毫米,花絲分離,粗壯,被長柔毛。雌花單生,花梗長7.5厘米,被短柔毛;花萼筒圓筒形,長2.5厘米,徑1.2厘米,裂片和花冠同雄花;子房橢圓形,綠色,長2厘米,徑1厘米,花柱長2厘米,柱頭3。

果梗粗壯,長4-11厘米;果實橢圓形或圓形,長7-10.5厘米,成熟時黃褐色或橙黃色;種子卵狀橢圓形,壓扁,長11-16毫米,寬7-12毫米,淡黃褐色,近邊緣處具稜線。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遼寧、華北、華東、中南、陝西、甘肅、四川、貴州和雲南。生於海拔200-1800米的山坡林下、灌叢中、草地和村旁田邊。因該種為傳統中藥天花粉和栝樓,故在其自然分布區內、外,廣為栽培。分布於朝鮮、日本、越南和寮國。

生長習性

培溫暖潮濕氣候。較耐寒,不耐乾旱。選擇向陽、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地塊栽培為好。不宜在低洼地及鹽鹼地栽培。

繁殖方法

繁殖:3月中下旬挖取3-5年生斷面白色新鮮的健壯雌株的老根,分成7-10cm的小段,穴栽,澆足水,約10餘天出苗,每年結合中耕施追肥2-3次。

種子 繁殖:9-10月採收果實,待果皮稍軟,取出種子以草木灰拌種擦去果肉,乾藏過冬;亦可帶果梗懸掛於通風處。冷床育苗在早春進行,將種子尖頭插入土中,常噴水保持苗床濕潤、待種子萌動時,開始通氣,床溫控制在22℃左右,約10日後出土,見真葉伸出即可上盆或分栽培育。直播在4月進行,選擇土壤肥沃,排水良好之地,開穴施足基肥,穴距30x40厘米。覆土後點播種子,再蓋厚2厘米泥,約半個月出土,當有真葉2片時每穴留苗1株,待蔓長至50厘米時插引桿。

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栽種後,每年春、冬季各中耕除草1次。每次中耕除草後,均結合施肥。當莖蔓生長至30cm以上時,需搭棚架引蔓上架。莖蔓上架後,注意修枝打杈,去掉弱蔓、徒長莖蔓,過多腋芽分枝,促使養分集中,以利結果。開花結果期應進行人工授粉,重施基肥。

栝樓栽後2年~3年開始結果,因開花期較長,果實成熟不一致,需分批及時採摘。然後將果實懸於通風處晾乾,即為全栝樓。將鮮栝樓果實用刀切開,將種子取出晾乾,即為栝樓種子,皮為栝樓皮,將根挖出曬乾即為天花粉。

病蟲防治

蟲害有黃守瓜,成蟲5月開始咬食葉片,幼蟲蛀食根部。幼期可用30倍菸鹼水灌根。瓜蔞透翅蛾,月開始蛀食莖蔓,引起整枝枯死。瓜蚜,為害幼嫩心葉。還有黑足黑守瓜等為害。

主要價值

藥用別名

果裸(《詩經》),王菩(《呂氏春秋》),地樓(《本經》),澤巨、澤冶(《吳普本草》),王白(《廣雅》),天瓜(《爾雅》郭璞注),萯(《穆天子傳》郭璞注),瓜葵(《針灸甲乙經》),澤姑、黃瓜(《別錄》),天圓子(《東醫寶鑑》),柿瓜(《醫林纂要》),野苦瓜(《貴州民間方藥集》),杜瓜、大肚瓜(《浙江中藥手冊》),藥瓜(《四川中藥志》),鴨屎瓜(《廣東中藥》)。

炮製要點

當果實表面有白粉,變成淡黃色時,分批採摘,懸通風處晾乾,即成全栝樓;將果實從果蒂處剖開,取出瓜和瓤和種子,曬乾即成栝樓皮;瓜瓤和種子放入盆內,加草木灰;雄株在栽種後第3年10月下旬挖取塊根,去淨泥沙,颳去粗皮,小的切成10-20cm長,大的可縱剖成2-4瓣,曬乾或烘乾,即成天花粉。

臨床套用

⑴治療冠心病。每日用瓜蔞五錢,薤白四錢,製成片劑,三次分服。治療25例,觀察2~8周,22例有不同程度症狀改善。16例心電圖複查,14例示V5T被改善,2例惡化;12例服藥前示S-T段壓低者,10例改善,1例不變,1例惡化;服藥前平均V5T波振幅為0.96毫米,服藥後平均T波振幅增至2.7毫米;服藥前平均S-T段下降0.84毫米,服藥後S-T段平均下降0.27毫米。改變最明顯1例在服藥前二月發現有陳舊性前壁心肌梗死,心電圖V2-V4QS波,T波倒置,服藥後11月病員症狀明顯改善,V2-V4Q波消失,V5T波向上;另1例原有心絞痛及竇性靜止,V5T波平坦,服藥四月後T波回至正常,竇性靜止消失。服藥後少數病例感胃部不適,經服氫氧化鋁後好轉。觀察中曾將瓜蔞與薤白分開服用,結果病人均反應瓜蔞片療效較薤白片為佳。此片對冠狀動脈供血作用,可能與通過放鬆動脈緊張度,減少心臟負荷有關。

⑵《本草圖經》:“栝樓,今所在有之。皮黃肉白,三、四月內生苗,引藤蔓,葉如甜瓜葉,作叉,有細毛。七月開花,似葫蘆花,淺黃色。實在花下,大如拳,生青,至九月熟,赤黃色。其實有正圓者,有銳而長者,功用皆同。”

⑶《綱目》:“栝樓,其根直下生,年久者長數尺,秋後掘者結實有粉,夏月掘者有筋無粉,不堪用。其實圓長,青時如瓜,黃時如熟柿,山家小兒亦食之。內有扁子,大如絲瓜子,殼色褐,仁色綠,多脂,作青氣。”

⑷《重慶堂隨筆》:“栝樓實一名天瓜,故其根名天瓜粉,後世訛瓜為花,然相傳已久,不可改矣。……今藥肆中名此為瓜蔞,以土瓜根子為栝樓,用者不可不審。土瓜一名王瓜,即《月令》孟夏王瓜生是也;非蔬圃之黃瓜,蔬圃黃瓜一名胡瓜,《隨園食單》作王瓜者誤也。”

各家論述

⑴《本草衍義補遺》:“栝樓實,《本草》言治胸痹,以味甘性潤,甘能補肺,潤能降氣。胸有痰者,以肺受火逼,失降下之令,今得甘緩潤下之助,則痰自降,宜其為治嗽之要藥也。又洗滌胸膈中垢膩,治消渴之神藥也。”

⑵《綱目》:“張仲景治胸痹痛引心背,咳唾喘息,及結胸滿痛,皆用栝樓實,乃取其甘寒不犯胃氣,能降上焦之火,使痰氣下降也。成無己不知此意,乃雲苦寒以瀉熱,蓋不嘗其味原不苦,而隨文附會爾。”

⑶《本草述》:“栝樓實,陰厚而脂潤,故於熱燥之痰為對待的劑,若用之於寒痰、濕痰、氣虛所結之痰,皆無益而有害者也。”

吊瓜[植物] 吊瓜[植物]

⑷《本經逢原》:“栝樓實,其性較栝樓根稍平,而無寒郁之患。”

⑸《重慶堂隨筆》:“栝樓實,潤燥開結,盪熱滌痰,夫人知之;而不知其舒肝鬱,潤肝燥,平肝逆,緩肝急之功有獨擅也,(魏)玉璜先生言之最詳。”

⑹《本草便讀》:“瓜蔞,性味與花粉相同,惟潤降之功過之。故凡上焦鬱熱,垢膩痰火咳嗽等證,皆可用之。一切肺癰、腸癰、乳癰之屬火者,尤為相宜。”

⑺《本草思辯錄》:“栝樓實之長,在導痰濁下行,故結胸胸痹,非此不治。然能導之使行,不能逐之使去,蓋其性柔,非濟之以剛,則下行不力。是故小陷胸湯則有連、夏,栝樓薤白等湯則有薤、酒、桂、朴,皆伍以辛苦迅利之品,用其所長,又補其所短也。”

⑻《醫學衷中參西錄》:“栝樓,能開胸間及胃口熱痰,故仲景治胸結有小陷胸湯,栝樓與連、夏並用;治胸痹有栝樓薤白等方,栝樓與薤、酒、桂、朴諸藥並用。若與山甲同用,善治乳癰;若與赭石同用,善止吐衄;若但用其皮,最能清肺、斂肺、寧嗽、定喘;若但用其瓤,最善滋陰、潤燥、滑痰、生津;若但用其仁,其開胸降胃之力較大,且善通小便。”

⑼《本草正義》:“蔞實入藥,古人本無皮及子仁分用之例,仲景書以枚計,不以分量計,是其確證。蓋蔞實能通胸膈之痹塞,而子善滌痰垢粘膩,一舉兩得。自《日華子本草》,有其子炒用一說,而景岳之《本草正》,只用其仁,張石頑之《逢原》,亦云去殼紙包壓去油,則皆不用其殼,大失古人專治胸痹之義。且諸瘍陽症,消腫散結,又皆以皮子並用為捷。觀瀕湖《綱目》附方極多,全用者十之九,古人衣缽,最不可忽。惟近今市肆,以蔞實老時,皮肉不粘,剖之不能成塊,凡用全蔞者,皆乘其未老之時,摘取曝乾而剖為數塊,方能皮肉粘合,以取美觀,然力量甚薄,卻無功效。所以頤欲用其全者,寧以蔞皮、蔞仁,列為二物,乃能得其老者,始有實驗,若但書全瓜蔞三字,則用如不用,此亦治醫者不可不知藥物之真性情也。即使但用其皮,亦是老而力足,疏通中滿,確有奇能。”

現代研究

化學成份

栝樓仁含皂甙、有機酸及其鹽、樹脂、脂肪油及色素。脂肪油仿量為26%,其中飽和脂肪酸占30%,不飽和脂肪酸占66.5%,以栝樓酸(trichosanic acid)為主。此外,種子油中尚含有安石榴酸,可能為栝樓屬種子油中的特片成分。油中還含有4個△5-萜類,6個△7-萜類,被鑑定為菜油甾醇、7,24-膽甾雙烯醇、7,25-膽甾雙烯醇,7,22,25-膽甾三烯醇。並分到豆甾完醇。

栝樓 果實含三萜皂甙、有機酸、樹脂、糖類和色素。種子含脂肪油。果實所含的蛋白質與其塊根天花粉所含的蛋白質不同,參見天花粉條。 栝樓果實含皂甙、有機酸及其鹽類、樹脂、脂肪油、色素、糖類,還含有精氨酸、賴氨酸、丙氨鹽、纈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及類生物鹼物質,後者含有多個單體。果皮含棕櫚酸、木蠟酸、蠟酸、蒙坦尼酸、蜂蜜酸、L-(一)-α- 棕櫚酸甘油酯 、△7-豆甾烯醇、△7-豆甾烯酮-3和△7-豆甾烯醇-3-β-D-吡喃葡萄糖。並含鉀、鈉、鈣、鎂、銅、鋅、鐵、鉬、鉻等金屬元素。

栝樓皮中的月桂酸和肉豆蔻酸的含量大大高於中華栝樓皮中的含量,而栝樓皮中的硬脂酸的含量又大大低於中華栝樓皮中的含量。栝樓果皮還含皮還含7-豆甾烯醇(△7-stigmastenol),7-豆甾烯醇-β-D-葡萄糖甙(△7-stigmastenol-β-D-glucopyranoside),β-菠菜甾醇(β-spinasterol)以及一組以二十二烷醇(docosanol)與二十四烷醇(te-tracosanol)為主的飽和脂肪醇混合物和一組以桂冠櫚酸,硬脂酸和二十二烷酸(docosanoic acid)為主的飽和脂肪酸混合物。又含蘇氫酸(threonine),絲氨酸(ser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半胱氨酸(cysteine),纈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異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賴氨酸(lysine),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等17種胺基酸和鉀、鈉、鈣、鎂、銅、鋅、鐵、錳、鈷、鎳、鍶等11種無機元素。

栝樓子富含油脂,脂肪油含量約26%,基中飽和脂肪酸占30%,不飽和脂肪酸點66.5%,以橋樓酸(trichosanic acid)為主成分。從種子中分離得到2種有抗血栓形成作用的甘油酯:1-栝樓酸亞油酸棕櫚酸甘油酯(1-tri-chosanoyl-2-linoleoyl-2,3-dilnoleoyl-glycerin)以及1,3-二栝樓酸亞油酸甘油酯(1,3-ditrichosanoyl-2-linoleoyl-glycerin)等。種子油中含有多種甾醇成分: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7-菜油甾烯醇(7-campestenol),谷甾醇(sito-sterol),7,22-豆甾二烯-3-醇(7,22-stigmastadien-3-ol),7,25-豆甾二烯-3-醇(7,25-stigmastadien-3-ol),7,24-豆甾二烯-3-醇(7,24-stigmastadien-3-ol),7,22,25-豆甾三烯-3-醇(7,22,25-stigmsta-trien-3-ol),7,25-豆甾二烯醇(7,25-stigmastadienol)等。種子還含三萜類成分:栝樓萜二醇(karounidiol),栝樓萜二醇-3-苯甲酸酯(karounidios-benzoate),7氧代二氫栝樓萜二醇(7-oxodihydrodarounidiol),5-去氫栝樓萜二醇(5-dehydroka-rounidiol)。又含多種胺基酸,以谷氨酸(glutamic acid),精氨酸(argin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和亮氨酸(leucine)含量較高。還含一種能使核糖體失去活性的栝樓子糖蛋白(tri-chokirin)。

藥理作用

抗菌、抗癌作用。栝樓在體外對大腸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等有某些抑制作用。水浸液(1:2)在體外對某些皮膚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體外試驗中,全栝樓煎劑(20%煎劑)對腹水癌細胞有致死作用。並有人認為栝樓皮、栝樓仁均有效,但前者的作用較好。種殼與脂肪油則無效。醇,醚提取物亦有效。60%醇提取物體外作用最好。但動物試驗,其作用不太顯著,也不穩定;在體內,對肉瘤的作用比對腹水癌細胞的作用強一些。

祛痰作用

動物實驗表明,從瓜萎皮中分得的總胺基酸有良好的祛痰效果。

瀉下作用

栝樓 栝樓

瓜簍含致瀉物質,有瀉下作用。瓜蔞皮作用較弱;仁作用強;瓜蔞霜則作為緩和。

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瓜簍皮(35%)子(65%)水煎醇沉濃縮劑,以及瓜蔞皮浸膏經陽離子樹脂交換所得的部分製成的注射液(簡稱瓜蔞注射液),均對豚鼠離體心臟有擴張冠脈的作用,而以後者更為顯著。每1ml灌注液中含生藥量為2.5或50mg時,可使冠脈流量分別增加55%或71%。在離體免心試驗中亦有類似結果。瓜蔞注射液對垂體後時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且能明顯提高小鼠對常壓、低壓缺氧的耐受力;對預先皮下注射給予異丙腎上腺素的小鼠,在低壓缺氧情況下也能提高存活率,但並不延長司可巴比妥鈉對小鼠的睡眠時間,提示其提高耐缺氧能力的作用與中樞神經系統無關。瓜蔞不同部位的擴冠作用強度為:瓜蔞皮>瓜蔞霜>瓜蔞子>瓜蔞仁>瓜蔞子殼。

抗菌作用

1:5-1:1瓜蔞煎劑或浸劑,在體外對大腸桿菌等革蘭氏陰性腸內致病菌有抑制作用;並對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流感桿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及星形奴卡氏菌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抗癌作用

1:5瓜簍煎劑在體外(玻片法)能殺死小鼠腹水癌細胞。瓜蔞皮的體外抗癌效果比瓜蔞仁好,且以60%乙醇提取物作用最強。自瓜蔞皮的醚浸出液中得到的類白色非晶體粉末也有體外抗癌作用,動物試驗表明,瓜蔞對肉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腹水癌的作用不明顯。亦有報導,瓜蔞製劑對小鼠移植性U-14、S-180等無效。

抗潰瘍作用

括樓果實經50%乙醇在90℃提取三次後,真空乾燥得一黑褐色粉末(TKE)。在幽門結紮的大鼠實驗中,TKE500和1000mg/kg明顯降低大鼠胃酸分泌及胃酸的濃度,100mg/lgTKE則使上述指標有所上升。100,500,1000mg/kg TKE 對結紮幽門引趕快起的潰瘍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別為44.4%、68.2%、84.1%。同劑量的TKE使水浸壓法誘發的大鼠胃損傷分別減輕16.5%、51%和66.9%。對組胺引起的胃黏膜損傷雖然有所減輕,但差異無顯著意義。TKE在500mg/kg、1000mg/kg時能保護5-羥色胺誘發的胃黏膜損傷,抑制率分別為59.1%和63.6%。用預防給藥的方法,TKE(500,1000mg/kg)對鹽酸乙醇誘發的胃黏膜損傷的抑制率分別為80.9%和94.8%,一些致壞死劑如1ml0.6molHCI和 0.2molNaOH或35%NaCl可導致胃黏膜嚴重損傷,預先給予TKE可使損傷減輕。另外,TKE還能治癒乙酸所造成的胃潰瘍。體外實驗中,2.5×10(-3)g/kg和1.0×10(-2)g/kg TKE對乙醯膽鹼引起的小鼠迴腸收縮有明顯的鬆弛作用。表明較高劑量的TKE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及抗潰瘍作用,TKE 能減輕乙酸引起的潰瘍,說明TKE可能具有治療慢性潰瘍的作用。

延緩衰老作用

2.5%瓜蔞酸醇提成分,觀察具對果蠅生殖力的影響,在10-15天子代果蠅數目對照組為65.8±13.0隻,而瓜蔞組為130.2±12.6(與對照組高峰期比較p<0.01);40-45天時,對照組的子代果蠅數目為4.9±1.6隻,而瓜蔞組為25.5±1.8隻(與對照組相應時間比較p <0.01)。說明瓜蔞可明顯增強果蠅生殖力,延緩其隨齡退化。

毒性

瓜簍注射液小鼠1次腹腔注射或靜脈注射的半數致死量分別為363±33g/kg和306±22g/kg。麻醉犬1次靜滴100g/kg(相當臨床用量的100倍),除在給藥時血壓有一過性的下降外,未見其它明顯毒性反應。犬亞急性毒性試驗,每日30g/kg,靜脈注射21天,除個別犬在給藥第3周胃納較差和部分犬給藥畢後出現肝細胞局部度濁肺外,也未見其它明顯毒性反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