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洪氏大宗祠址在今泉州市東大路旁,靠近東湖公園即溫陵北路草埔尾。建於清同治七年,倡建者泉州市城廂區草埔尾人,清鹹豐九年舉人(洪皎之後裔)。勸捐洪氏大宗祠序文曰:“夫敬宗收族,雖孝子慈孫事,然家不立廟,祖於何亨,宗不建祠,族於何聚,此我洪氏大宗之建所由汲汲歟。”序文作者為清道光二年賜進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台灣兵備道兼理學政,按察使洪毓琛,山東臨清人。
人物
忠宣公洪皓之三子邁(1123-1202年),字景廬,號容齋,累官翰林學士兼侍講,同修國史,諡號文敏。邁公曾於宋隆興元年(1163年)知泉州府,並率眷居泉草埔尾,(現尚有洪皎的後裔,但已遷城內居住)。同時還為其次子植公,號十九郎擇吉同安翔風裡十三都柏埔村(今新店洪厝村)。邁公長子梓也於紹熙五年(1194年)授福州通判。梓公之長子偃,四子 參隨父居福州,偃之子籎曾任福州安撫,舉家居建陽。植公秩滿後授信州(江西)通判,(按柏埔譜記載,都說植公紹興未入閩,隆興卜居柏埔莊,此說不盡可信。以洪邁公出生的時間推算,植公當時最多只能是十七、八歲的青年,哪能任信州通判宰泉武榮?上面的說法系據江西樂平雁塔洪氏家譜的記載。)公元1205年服丁憂後,植公已年逾花甲,此時回閩,並定居晉江、同安比較合理。據鐘山洪氏手抄譜說植公卒後葬晉江洪窟姑嫂塔附近,穴名鷹撲兔。武榮即今豐洲,當時南安治。(“宰”據博物館研究員說可能是縣府內的小官吏,因此志書無記載。對否?請有識之士指正)。後十七郎後裔擇吉卜居烈嶼青歧和石獅市後廳,十八郎後裔也定居晉江嶼頭,十六郎因孫天錫遇害事件,天鳳、天鸞、天福、天養諸孫避禍也各分道揚鑣,分散定居於南安之華美,鳳山杏埔和安溪、永春、石獅之蚶江、林邊洪厝。遵公之裔孫洪清溪從江西樂平金山鄉(今紅岩鎮岩前村)遷同安民安里十一都市頭村(今馬巷鎮)。傳世中又播衍各處。從此洪氏在閩南一帶和台灣地區成為大族。據有關資料統計人口約四十萬左右。故序文又說:“今洪氏之宗,世不渺乎荒邈,系實出於名哲。忠宣公大節炳如,保世慈大,以長有子孫也固宜。文敏公學貫經史,擅詞翰,迨其少子十九郎公宰泉武榮,以甘棠遺愛,摯族居於泉之五邑,迄今七百餘年,淵源可考,名賢之裔,奕世也昌,其所由來者遠矣。嘻!天運循環,無往不復,洪氏居泉,慮其族之散而不能聚也,於是構址建祠……。”
當年執董建大宗是洪矅離宗長,尚有台灣、晉江、南安、同安等十七名董事。各地宗親聞風而動,積極回響,慷慨解囊,捐資者計南安市有英溪、華美、大演、仙景、後樓、下坂、鳳山、營前、澳邊、平溪等;同安有柏埔、鳳崗、窗東、桃林及廈門洪山柄等;石獅市有蚶江、龍山等;晉江有英林、王厝、蕭妃、澄塘、新庫、福田、下河市、錦霞、聖茂、英杭、溪口、玉塘等;永春的後溪、城關等;惠安縣有山前、南寨等;金門有青歧,還有尤溪溪尾鄉和台灣等宗支或個人,計捐資9553元。
現狀
大宗祠為二進一天井,東西廂房,雙護厝加後界(現左護厝和後界已廢)的土石木結構,占地面積一千平方米左右,建築面積約七百八十平方米,耗資9216元,從卜地、動土到落成慶安大典共歷七年時間。大宗之裝飾,古色古香,肅穆壯觀,體現了清代古建築之精湛藝術水平,雖經歷幾百年的風雨侵蝕,部份牆壁有些剝落,但雄風猶存,現為市級“文保”單位,這是人民和政府對我皓公的崇敬和愛戴,非一般“大宗”所能媲美。大宗祠燕尾翹脊,前進倒凹壽三川步口佇立石柱四根,各書楹聯,中門上緣高懸“洪氏大宗祠“五字。門口大埕旗桿四座,以示威風,(現旗桿座已不存,改砌平面的花崗岩)。從高門檻,大門旁的石螺和旗桿座的設定來看,非高官顯爵,安得有此之飾。後進以屏板柳條門組成“密嘴廳”,門緣上高懸“三瑞堂”匾。兩旁柳條門板以花草圖案雕成“洪唯我祖,節著冷山,忠貞貫月,感動天顏”,“纘承絞綾,蒞任赤泉,甘棠遺愛,聚族瓜綿。”神龕內奉祀的神主牌由於世事滄桑已蕩然無存。據附近宗親回憶,當年神木牌就有幾十尊。其他的匾額已毀,原來共有二十四塊。(現尚存三塊,殘缺不全)。大廳附壁點金大柱有楹聯曰:“節著冷山十五年銜命抱符忠貞志遠逾蘇武,派分晉水甘余疏劾奸彌患鐵石心邁跡瓊崖。”大宗祠祀洪皓、洪皎、洪适、洪遵、洪邁、天錫、天驥等公及各宗支始祖,左昭右穆,每逢春秋兩祭,閩南一帶洪氏後裔雲集大宗,舉辦盛大祭禮,追水源木本之思,永鴻延於勿替也。現神主牌之無存,祭祖之儀也無法延續。洪氏大宗祠現為泉州南建築博物館使用管理。作為古文物,供海外遊客瞻仰參觀,洪皓公成為海內外人民所崇拜的偶像,大宗祠成為富有歷史價值的考古之物,忠宣公愛國主義精神將永遠活在人民的心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