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

河州

古城河州(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甘肅南部,在這塊七千九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代生活居住著回、漢、東鄉、撒拉、土等民族。相傳河州是大禹治水的極地。據《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導河自積石,至龍門,入於滄海。”另有《河湟賦》寫道:“維雍州之西陲,壯矣哉,得地勢之形勝!”生動地描寫了河州壯美俊秀的山川景象。

古城簡介

古城河州(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甘肅南部,在這塊七千九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代生活居住著回、漢、東鄉,撒拉、土等民族。

相傳河州是大禹治水的極地。據《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導河自積石,至龍門,入於滄海。”另有《河湟賦》寫道:“維雍州之西陲,壯矣哉,得地勢之形勝!”生動地描寫了河州壯美俊秀的山川景象。

河州是古老的黃河文化的早期發祥地之一。以“馬家窯文化”為主的各類古文化遺址相繼發現。河州還是有名的“彩陶之鄉”。中國歷史博物館內珍藏的國寶《彩陶王》就是聰明智慧的河州古代勞動人民留下的寶貴遺產。

歷史沿革

古代

戰國時,現河州市境為罕羌侯邑,後秦國滅罕羌侯,置縣,市地屬之。

河州河州

西漢初,建枹罕縣,屬隴西郡。昭帝始

元六年(前81),枹罕縣改屬金城郡。市地為縣轄。

東漢建武十二年(36),撤金城郡,枹罕縣又改屬隴西郡。中平元年(184)十一月,枹罕宋建割據自立,建元置百宮,號”河首平漢王“。建安十九年(214),曹操將夏侯淵討滅宋建。

三國時,市境屬魏枹罕縣,初轄於秦州隴西郡。惠帝時,市地屬枹罕護軍。黃初年間枹罕縣屬雍州隴西郡。

西晉永年中(301-302),枹罕縣屬晉興郡市地屬之。十六國時,前涼張駿太元二十一年(344),分涼州地置河州,河州之名自此始。枹罕屬河州興晉郡,州、郡均治枹罕。縣治設於今臨夏市境。

前秦建元三年(367),枹罕屬前秦涼州,州治枹罕;建元七年(371),枹罕屬河州興晉郡,州、郡增治於枹罕。西秦太初二年(389)枹罕屬乾歸分設之北河州、北河州,仍治枹罕。後秦弘始二年(400),姚興攻西秦取枹罕,屬河州,州治枹罕,仍歸乞伏氏統轄。西秦更始九年(409),乾歸復奪地興國。西秦熾磐永康元年(412)十月乞伏熾磐自譚郊遷都於枹罕。乞伏暮末永弘四年(431),被夏攻滅,西秦亡,地歸吐谷渾。

魏國以後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改河州為枹罕鎮。北魏太和十六年(492),撤鎮復置河州。市境屬之。

西魏復置枹罕縣,屬河州枹罕郡,州、均治枹罕。

北周如西魏制,枹罕縣仍舊。

隋開皇三年(583)廢枹罕郡,枹罕縣屬河州,州治枹罕。大業三年(607),河州改枹罕郡,枹罕縣屬之。隋末為金城校尉薛舉所據。

唐代

唐武德元年(618),平李軌復置河州,轄枹罕縣,治所枹罕。天保元年(742),改河州為安鄉郡,轄枹罕縣。

寶應元年(762)福柑為吐蕃占領。

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張議潮擊吐蕃,占據河西、隴右諸州。

吐蕃將領尚延心以河州、渭州投降於唐朝。

宋朝

河州磚雕河州磚雕

北宋初,吐蕃王族後裔唃廝囉之孫木征據河州。熙寧六年(1073),王韶率宋軍收復河州,置枹罕縣,屬熙河路。在州西一十五里置閻精堡(今枹罕拜家莊古城址)。熙寧九年(1076)省枹罕縣,縣地屬河州安鄉縣。州治遷寧河。南宋初因之。

金天會九年(1131),金取河州。皇統二年(1142),州

治枹罕,屬熙秦路總管府。貞元二年(1154)復置枹罕縣於河州治。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枹罕縣屬臨洮路。

蒙古

蒙古汗國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7),蒙古攻占河州。初屬陝西行中書省鞏昌路。蒙古汗國憲宗三年(1253)在河州設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至元六年(1269)河州改河州路,省枹罕縣,地屬安鄉縣,吐蕃等處宣慰使司、河州路均治枹罕。

明朝

明洪武四年(1371),廢縣置河州衛,屬西安行都衛。六年(1373)置河州府轄安鄉縣,市境屬之,州府治今市區。七年(1374)七月,置西安行都衛置於河州,十年(1377)分河州為左、右二衛,屬陝西行都志輝使司。十二年(1379)七月廢河州府並安鄉縣。並河州左衛於洮州,升右衛為河州軍民指揮使司,統管軍民,治今城區,仍屬陝西都指揮使司。成化九年(1473)十二月,復置河州,屬陝西臨洮府,改河州軍民指揮使司為河州衛。

近現代

1953年6月14日,甘肅省政府決定臨夏市為省轄市,委託臨夏專員公署領導監督。

1956年11月19日,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轄臨夏市。州府駐臨夏市。

1958年12月20日,國務院決定,撤銷臨夏縣、永靖縣建制,將兩縣區域劃歸臨夏市。

1961年12月15日,恢復臨夏、永靖縣建制。後臨夏市轄12個公社及城關鎮。

1973年12月15日,甘肅省革委會通知,執行國務院1964年6月5日‘撤銷臨夏市,將行政區域劃歸臨夏縣,縣址設在韓家集鎮’的決定,撤市並縣,但縣址由韓家集改遷臨夏市。

1983年8月31日,國務院批覆恢復臨夏市建制(縣級),以原臨夏縣的城關鎮及城關、折橋、枹罕、南龍四個鄉為臨夏市的行政轄區。縣政府移至韓家集

1949年8月22日臨夏解放。1949年設臨夏專區,專署駐臨夏縣。轄臨夏(駐韓家集)、和政、夏河、寧定、永靖(駐蓮花城)、康樂(駐辛集)、洮沙、臨洮等8縣。

1950年由臨夏縣城區設臨夏市,專署駐臨夏市。撤銷洮沙縣,併入臨洮縣。將臨洮縣劃歸定西專區。1950年9月25日由臨夏、和政、寧定、永靖4縣部分地區設立東鄉自治區(駐鎖南壩)。原岷縣專區所屬臨潭縣劃入臨夏專區。轄1市、6縣、1自治區。

1952年臨潭縣駐地遷至舊城。

1953年臨夏市改為省轄市。寧定縣改設廣通回族自治區,將臨潭縣劃歸甘南藏族自治州;東鄉自治區改為東鄉族自治區。臨夏專區轄5縣、2自治區。

1955年廣通回族自治區改設廣通回族自治縣。東鄉族自治區改設東鄉族自治縣。臨夏專區轄4縣、2自治縣。

1956年撤銷臨夏專區,設立臨夏回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員會駐臨夏市。將臨夏市和臨夏、和政、永靖、康樂4縣及東鄉族自治縣、廣通回族自治縣劃歸臨夏回族自治州;廣通回族自治縣改設為廣通縣。轄1市、5縣、1自治縣。11月19日,臨夏回族自治州成立。

1957年廣通縣改名為廣河縣。

1958年撤銷永靖、臨夏2縣,併入臨夏市;撤銷廣河、康樂2縣,併入和政縣。臨夏回族自治州轄1市、1縣、1自治縣。

1961年恢復臨夏(駐韓家集)、康樂、永靖(駐蓮花城)、廣河(駐太子寺)4縣。轄1市、5縣、1自治縣。

1962年永靖縣由蓮花城遷駐小川。

1973年撤銷臨夏市,併入臨夏縣。臨夏回族自治州政府駐臨夏縣。臨夏縣駐地由韓家集遷城關。臨夏回族自治州轄臨夏、永靖(駐小川)、和政、康樂、廣河(駐太子寺)5縣及東鄉族自治縣(駐鎖南壩)。

1983年,恢復臨夏市(縣級),以臨夏縣的城關鎮和城關、南龍、折橋、枹罕4個公社為臨夏市行政區域。臨夏縣人民政府駐地遷至韓家集。

宗教人文

千年古鎮千年古鎮

作為古代重要的軍事要塞和商市,河州自古以來就是溝通中原與西域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從秦漢開始,曾設縣、州、郡,為烽煙時起,兵家必爭之地,故有“河湟重鎮”之稱。想當年,這裡曾是絲綢之路上“茶馬互市”、商賈雲集之地。因而河州還享有西部“旱碼頭”之美譽。

在河州,伊斯蘭教有著十分久遠的傳播歷史。早在唐代,伴隨著絲綢路上叮噹悅耳的駝鈴聲,伊斯蘭教的文化和信念如同一顆生命力極強的種子,撒遍了古老的河州大地。伊斯蘭教在這片肥沃的土壤里生根開花,代代相傳,孕育出一個由回、東鄉、保全、撒拉族集結而居的穆斯林群體。他們現如今已占到全州人口的一半以上,並由此形成了伊赫瓦尼、閣的目、賽勒非耶三大教派和胡非耶、哲赫林耶、嘎的林耶、庫不林耶等四大門宦以及眾多的分支。河州成為“中國西北回教聖地”,被譽為中國的“小麥加”,每年吸引著大批外地穆斯林慕名前來接受伊斯蘭教經堂教育。虔誠的河州穆斯林青年,每年有百餘人不遠萬里,踏上朝聖的道路。

當你漫步在河州的大街小巷,從風格各異、建築精美的清真寺到穆斯林男女獨特的服飾;從擺滿大小店鋪的民族宗教用品到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都會讓人情不自禁地聯想到遙遠而神秘的阿拉伯國度。

在諸多的節日慶典中,最為隆重的要數每年的“開齋節”和“古爾邦”節。屆時,成千上萬的穆斯林男子大清早從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湧進清真寺參加聚禮,或選擇郊外一寬闊場地聚禮,其場面蔚為壯觀。

作為中國的“小麥加”,僅臨夏市就矗立著八十多座清真寺。河州的清真寺從造型上看,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阿拉伯味極濃的圓頂廊柱型建築,寬敞的禮拜大殿、拱型門窗、半圓的頂子,以綠、藍、白為主色調,看上去淡雅明快,令人賞心悅目;另一種則完全是中國古典式的建築,飛檐翹角、雕樑畫棟,墨綠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亮麗的光彩,顯得富麗堂皇而又古樸典雅。所有的清真寺在建築藝術上雖各有千秋,但作為伊斯蘭教神聖的象徵,每座清真寺的頂部都有一串“寶瓶”,高擎著一彎淡淡的新月。

特色民俗

在河州,由於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回、東鄉、保全、撒拉等民族的裝束基本相同。號帽是男性穆斯林的主要標誌之一,以白色為主,其他還有黑色、綠色和鐵鏽紅色。老人們多穿白色和黑色長衫,頭纏“太斯達爾”,看上去鶴髮童顏,極為虔誠。婦女的服飾則是另一番景象。老年婦女常喜歡外罩長衫,頭戴白色蓋頭,顯得莊重慈祥,和藹可親;中年婦女們則戴綠色印花或黑色印花蓋頭。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後受伊斯蘭國家的影響,在少婦和姑娘中時興戴白色繡花紗巾,使她們看上去顯得更加嫵媚動人。

風味美食

在河州,每逢節日慶典或婚嫁喜事,穆斯林的油炸食品不僅花色繁多,而且香脆可口。如清香鬆軟的油香、脆酥味美的饊子以及有各種花卉圖案的“花果果”令人目不暇接,大飽口福。

聞名遐邇的河州清真風味小吃,更是以其品種多樣、做工考究和味美價廉而倍受青睞。每逢夏秋兩季,夜幕降臨、華燈初放之時,河州的南、北廣場熱鬧非凡。在此經營的各種風味小吃,從獨具特色的“手抓羊肉”到色澤金黃的河州包子,從香辣可口的“釀皮子”到營養豐富的“黃酒肉”,還有其他的麵食類、肉食類,應有盡有,清香四溢。小攤小販那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吆喝聲和叮叮噹噹的鍋碗瓢勺交響曲將古城的夜色裝扮得格外迷人!

經過四十多年艱苦創業,不斷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古城河州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近幾年來一條條新建拓寬的馬路四通八達,一座座現代的商貿大廈拔地而起,一幢幢美觀新穎的住宅樓鱗次櫛比。昔日絲綢之路的商城明珠加快向現代化城市邁進的步伐,古老的河州煥發出新時代的光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