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漁鼓道情

河北漁鼓道情

漁鼓道情又稱道情、漁鼓,主要流行於冀南、冀中地區,在石家莊市及元氏、贊皇、高邑、趙縣、欒城、寧晉、藁城、柏鄉一帶曾一度盛行。在明末清初傳入河北,興盛於清代中期。在太行山麓,渤海之濱,長城內外,冀中平原,流傳著千千萬萬的河北民歌。這些蘊藏在民間的口頭創作,源遠流長,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反映了廣闊的歷史生活畫卷,表達了人民民眾的心聲,是千百年來勞動民眾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珍貴的精神財富。

河北曲藝

河北漁鼓道情河北古城
河北省流行的民歌,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山歌小調民間歌舞曲勞動號子在河北境內流行的民歌體裁,除上述幾個主要類別外,還有兒歌、叫賣調和介於民歌和說唱之間的演唱形式,如流行在冀南、冀東等地的各種道情、漁鼓什不閒等,它們的形式、風格和特點,與民歌很相近,也是一種民間口頭文學。

河北民歌是生活、勞動、戰鬥在河北地區的漢、滿、蒙古、回等各民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社會實踐中集體創作的精神財富,它象一面鏡子似地反映了人民民眾的生活、鬥爭、思想、感情、願望和心聲。它健康、質樸、優美、生動,具有濃郁的鄉土特色和生活氣息,有廣泛的民眾基礎。不僅有人們所熟悉的《小白菜》、《放風箏》、《榮莉花》、《繡荷包》、《對花》、 《孟姜女哭長城》等許多優秀的傳統民歌,而且還有大量反映現實鬥爭生活的新民歌。這些數以千萬計的河北民歌,以其豐富的內容,多種多樣的風采,在全國浩如煙海的民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表演形式

河北漁鼓道情三弦三弦
漁鼓道情的表演形式,有單人、雙人及群唱三種形式:單人演唱時,如坐唱則左手擊簡板,漁鼓或挎於腰際,或夾於腋下,右手擊打;如走唱則將漁鼓挎於腰際。雙人演唱時,兩人分別擊簡板和漁鼓,或合唱或對口唱。群唱時可分擊簡板漁鼓,也可一部分人側重伴奏,一部人注重演唱做表。除個別加三弦伴奏外,一般只用漁鼓、簡板伴奏,屬乾板徒歌。唱腔為板腔提,曲腔較簡單,常用板式為[二板]。

歷史淵源

河北漁鼓道情藝人
明嘉靖年間刊印的《霸州志》,謂元末霸州名倡李哥“所歌皆仙曲道情”;清李聲振《百戲竹枝詞》中《唱道情》云:“拍板曾傳藍采和,黃冠一曲緩相過。聽來鯊鼓歌雲笈,真是魚山唱貝多。”詩序說漁鼓乃“道士曲,以鯊魚皮鼓竹板節歌”。這些資料表明,明清兩代河北即有漁鼓道情流行。

清朝以來,河北的漁鼓藝人分屬“孫趙門”和“楊門”兩大派系。據元氏縣和趙縣的老藝人回憶,清康熙年間,南方一道士來冀南收徒傳授漁鼓,言稱屬孫趙門,並排定了其傳人的輩序占字為:祿、堯、啟、進、新、春、善、青、陳、倫、天、增、喜、成、先。從此,孫趙門這一支派便在冀南、冀西傳播流行。知名藝人有楊新尚、李新恭、柳新祥、周春風、張春太、羅春緒、趙春義、常春有、殷善坤、殷善其、張善羅、齊善雲、褚善成、馮善海、郭善祿、栗善忠、武善西、谷吉恆、張吉生殷建華李秋良等。其中“春”字輩和“善”字輩藝人主要活動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此間是河北漁鼓的鼎盛期。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元氏縣的漁鼓藝人曾組織說書組出外說書,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組織曲藝隊說演新書。其中贊皇縣文化館組織漁鼓藝人成立的曲藝隊,隊員多是張春太之徒。

主要門派

河北漁鼓道情楊門藝人
“楊門”漁鼓傳入河北時間不詳,活動範圍在冀南,傳人輩序占字分別是:道、德、同、玄、靜、振、長、守、太、清、一、楊、來、付、本、合、教、永、元、明、智、禮、忠、誠、信、希、維、彥、子、寧、士、景、榮、玉、茂、崇、高、思、發、興、大、廟、東、皇、會、朝、聖、樂、輝、登。已知的楊門名藝人有蔡富海(明字輩)、楊智興(蛤蟆)、白智蘭張智賓等。

“孫趙門”和“楊門”兩個支派在書目和演唱方法上沒有明顯的區別。河北漁鼓藝人均用本地方言土語說唱,唱腔受當地民歌和戲曲影響,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傳統書目主要有《劉公案》、《雙鎖櫃》、《真定府》、《打蠻船》、《王起賣豆腐》、《王華買父》等十幾部。新書有《兄妹開荒》、《血淚仇》、《王秀鸞》、 《林海雪原》 、《漁夫恨》等。

主要經歷

河北漁鼓道情史料記載
生活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清河縣漁鼓盲藝人吳利本(1890——1958)所演唱的漁鼓。是根據其師吳春華(孫趙門五大山之一王靠山第三代傳人,南宮縣吳莊人)所傳山東大鼓衍化而來,以漁鼓、簡板,加上弦子伴奏,風格別致,曾取名清河道情。相傳黃驊縣的馮家堡、大辛堡、趙家堡、岐口堡等沿海漁村,還流行過一種漁鼓,據傳是清光緒年間由山東來此落戶的漁民帶來的,是漁民們一種自娛的文化活動形式。抗日戰爭爆發後,此曲種逐漸消亡。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黃驊縣文化館曾挖掘整理過此形式,並創作了一些新節目參加過河北舉辦的省民眾文藝會演。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後,河北的一些漁鼓藝人陸續改唱木板書或河南墜子,如羅春緒改唱河南墜子,申成合改唱木板書。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元氏、趙縣、贊皇等地尚見有藝人演唱。之後,隨著老藝人的相繼去世,漁鼓道情在河北已不見有演出。

漁鼓戲是霑化縣的獨有劇種(發源於富國鎮胡營村),起源於漁鼓道情,漁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在長竹筒的一頭蒙上薄皮,用手敲打,是演唱道情的主要伴奏樂器。道情是以演唱為主的一種曲藝,以漁鼓和簡板伴奏,原為道士演唱道教故事的曲子,後來用一般民間故事作題材,所以道情也叫漁鼓(魚鼓)或漁鼓道情。1723年(清雍正元年)胡家營村修建寺院,雲遊道士前來說唱漁鼓,村民學會其腔調,民間藝人加以充實、豐富和演化之後,搬上舞台,化妝演出。後來,演唱內容與人物行當不斷完善、擴大,逐漸發展成為大型戲曲形式——漁鼓戲。漁鼓戲唱腔曲調幽雅,尾聲有幫腔,委婉動聽。20世紀初漁鼓戲非常興盛,民間漁鼓戲班較多,大的戲班演職員達四五十人。20世紀中期,受政治、經濟形勢影響,逐漸衰落。21世紀初,縣文化部門開始集結部分專業人員和老藝人,重新對漁鼓戲進行挖掘和整理,並成立縣漁鼓劇團,排演新劇目。2006年5月,在第四屆中國濱州·博興小戲藝術節上,霑化縣選送的漁鼓戲《審衙役》獲“最佳推薦劇目”獎和最佳演出獎。10月28日,漁鼓戲《審衙役》應國家文化部、中國戲劇家協會邀請赴京匯報演出,大獲成功。

漁鼓發祥於河北黃驊渤海灣畔的馮家堡,傳唱於當地沿海漁村。

曲藝形式

河北漁鼓道情表演
漁鼓是一種板腔體曲藝形式,起源於清朝乾隆晚期,距今約200 年的歷史,相傳由一位因災荒而流落於鹽窪地帶的外鄉漁鼓藝人所傳授,之後不斷汲取當地民歌小調的營養和精華,逐步發展演變成為一個節奏明快,曲調舒暢,極具濃郁鄉土氣息的獨特曲種,是全國26個曲種之一。

漁鼓是漁民自娛自樂的一種藝術形式。說唱形式是以群體坐唱為主,也有單人唱,雙人唱的。音樂節奏節拍變化十分靈活, 4/4 , 3/4 的拍節交替出現,音樂極賦特性。其板式包含 “慢板”、 “平板” 、“ 數板” 、“三拔氣”、“韻白 ”、“便白”、“上場引子 ”、“ 上場詩 ”等。

漁鼓作為漁鼓道情類的一個曲種,與河北其它地方的同類曲種是迥異其趣的。雖傳說為外地傳入曲種,但經與《中國曲藝音樂集成 · 山東卷》和《中國曲藝音樂集成 ·河南卷》比對,未見有音樂形態相類者,所以它是有其獨立藝術品格的。

主要價值

河北漁鼓道情河北漁鼓道情
漁鼓的演唱書目豐富而少有與其他曲種相重者。如其《南遊》、《北游》、《東遊》、《西遊》,均為其它曲種所未見。從演唱文字的角度講,它也有其獨到的藝術價值

漁鼓的鼎盛時期在19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50年代。曾有過“黃驊漁鼓頂大戲”的軼聞佳話,也曾多次在省和國家參賽或演出,影響較大。但是,近年來由於種種客觀因素的影響和老藝人的相繼去世,能完整演唱黃驊漁鼓詞曲的演員,特別是年輕演員所剩無幾。所以,搶救、挖掘、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