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狗牯腦茶產於遂川湯湖鎮的狗牯腦山上,茶樹生長因日照短,多散射光,使芽葉持嫩性強,胺基酸、咖啡鹼、芳香物質等內含量豐富,狗牯腦茶外形緊結秀麗,條索勻整纖細,顏色碧中微露黛綠,表面覆蓋一層柔細軟嫩的白絨毫,瑩潤生輝,茶水清澄而略呈金黃,喝後不僅清涼芳醇,香甜泌入肺腑,口中甘味經久不去,而且能提神醒腦,消食去膩,益肝利腎。
產地
狗牯腦產於江西省遂川縣湯湖鄉狗牯腦山。山中林木蒼翠,溪流潺潺,彈簧年雲霧繚繞,四時清泉不絕,冬天嚴寒,夏無酷暑,土壤肥沃,是得天獨厚的名茶產地。
遂川縣位於江西省西南邊境,羅霄山脈南段東麓,自有古語“高山出好茶”,遂川山地資源豐富,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相對濕度大,加之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土壤無污染,茶樹在這種生態條件下生長的芽葉肥壯,持嫩性好,有利於含氮化合物的合成和積累,給遂川狗牯腦茶形成良好的品質奠定了物質基礎。
狗牯腦茶獨特內質特徵可以概括為香高、味濃、味甘。茶葉中的香氣、滋味主要取決於茶葉所含芳香類物質的種類和茶多酚、胺基酸的比值,而這些物質的形成又與氣候環境息息相關。
狗牯腦茶種植區大多利用山地開墾,森林植被覆蓋率高,土壤無農藥、重金屬污染,抑制茶葉生長發育的氯、鈣離子含量極微,土壤PH值在5.0—6.5之間,這種土壤特性非常有利於茶葉中多酚類物質、胺基酸、芳香物質、葉綠素、還原糖、非還原糖,生物鹼等物質的合成,豐富且知比,這也就形成了遂川狗牯腦茶濃強鮮的品質特性。
歷史淵源
據《遂川縣誌》和當地《梁氏族譜》記載:“遂川狗牯腦茶始創於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始創者梁為鎰,今為遂川縣湯湖鎮人氏,因家境貧寒而受僱於木材販運商,以放木排為生,時水運一批木材由遂川江經贛江而入長江去南京銷售,突遇洪水,木材被沖走,落難於南京被一江蘇太湖籍女子楊氏收留並結為夫妻,楊氏善種茶,後雙雙攜茶籽返梓,選中湯湖鄉形似狗頭的狗牯腦山而種,潛心種茶,研製出獨特工藝,因所產茶之色香味形俱佳,當即被選為皇室貢品,梁氏便取山名而為茶名,稱所產之茶為狗牯腦茶,並視制茶工藝為秘技,立下“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祖訓。1915年美國為慶祝巴拿馬——太平洋運河通航,舉辦萬國博覽會俗稱美國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當時國民政府農工部向各地徵集展品,湯湖鄉紳李玉山,又名李元訓,時任湯湖管理局局長(兼做木材和茶葉生意在南昌開有“玉山茶莊”),將狗牯腦茶送往美國舊金山參展,獲得金質獎章和獎狀,被譽為“頂上綠茶”。1930年贛浙兩省聯合舉辦特產展示會,李家又將狗牯腦茶送展,獲得甲等獎。從此梁家便將所產之茶交由李家包銷,李家後來將狗牯腦茶易名為“玉山茶”梁家甚為不滿,直至訴至官府,改稱該茶為“狗牯腦玉山茶”。民國32年(1943年)梁氏第五代孫梁德梅,為防別人假冒也為了與李家抗衡,遂以其父梁紀興的名義特在其製作出售的茶葉包裝紙上蓋上文曰:“遂川縣湯湖上南鄉狗牯腦石山茶祖傳精製,清水發客,貨真價實,諸君光顧請認圖書為記梁紀興”的圖章作為標記,將狗牯腦茶銷往本省和廣東等地。解放後恢復“狗牯腦茶”名稱叫法。
品質特徵
狗牯腦茶外形秀麗,芽端微勾,白毫顯露,香氣清高;泡後茶葉速沉,液面無泡,湯色清明,滋味醇厚,清涼可口,回味甘甜,為茶中珍品。一、感官特徵:1:條索-緊細微卷,勻整秀實,顯鋒苗。2:色澤-黛綠瑩潤。3:香氣-鮮嫩高爽,帶花香。4:滋味-清新鮮爽,甘甜沁腑。5:湯色-黃綠明亮。6:葉底-柔嫩勻整,嫩綠鮮活。
二、理化特徵:決定茶葉香氣、滋味、湯色等內質的關鍵因子主要是水浸出物、水溶性灰分-茶多酚、胺基酸和芳香物質等,而狗牯腦茶的檢測結果水浸出物在40%~50%,高出現行標準(34%)6%以上,水溶性灰分在65%~68%,高出現行標準(45%)20%以上茶多酚、胺基酸和芳香物質是構成茶葉色香味的主要因子。
遂川狗牯腦茶是綠茶類,但由於其原料要求嚴格及加工方法的獨特與其它名優綠茶(如龍井、黃山毛峰、信陽毛尖)有著明顯的不同,具體表現在香高、味濃、味甘、而沖泡、泡後速沉,條索緊細,色澤瑩潤,從而形成了狗牯腦茶獨特的風味。
栽培管理
狗牯腦茶栽培有200多年的歷史,從園地開墾、種植管理有一套比較好的工藝流程和質量控制體系。
1、園林開墾
茶園選擇坡度35Ο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地,山頂都帶帽,山腳均留裙,園與園、園與路、地塊與地塊之間適當規劃種植杉樹、油茶樹等;排灌能達到多雨能蓄,澇時能排,旱時能灌的要求。
2、茶園種植
茶園種植有茶籽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方法。茶種選用本地中小葉品種。茶籽直播一般在11-12月進行冬播,也可以3月份前春播,移栽均使用適噹噹地環境的無性系茶苗進行移栽,移栽均以一年生壯苗為主。
3、茶園管理
茶園管理分為幼齡茶園管理和成齡茶園管理
幼齡茶園的管理重點,第一年是全苗、壯苗,第二、三、四年是加強肥水管理,主要包括抗旱保苗、間苗補缺、中耕除草,合理追肥、增肥改土、定型修剪、打頂輕采、病蟲防治等方面。
4、病蟲防治主要是做好小綠葉蟬,茶毛蟲、茶蚜的防治工作,以農業防治為主,生物防治為輔,及時剪除病蟲害枝條,並結合採取植物源、礦物源等藥物防治。
製作工藝
狗牯腦茶是傳統名優綠茶。它的製作方法一直沿用傳統的加工方式,工藝講究,採制精細,每年於“清明”前開採,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芽一葉初展、一芽一葉開展及一芽二葉。鮮葉採下後要經過嚴格的分級挑選,再經攤青——高溫殺青——初揉——二青——復揉——整形提毫——足乾等工序,全手工炒制而成。
理化測試主要成份含量與藥理功效
1、多酚類化合物(30~40%):在全國名優綠茶中含量相對較高。增強微血管韌性,防血管破裂;降血糖血脂,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防高血壓和冠心病發生;抗菌殺菌;抗輻射損傷,阻斷致癌物質的合成,抑制癌細胞,防突變。2、礦物質(5~6%):維持體液生理平衡,抗氧化,增強機體免疫力,防骨質疏鬆。
3、咖啡鹼(3~5%):在全國名優綠茶中含量相對較高。振奮精神,增進思維,促進反應能力;利尿解毒;強心解痙,鬆弛平滑肌;去膩助消化。
4、胺基酸(2~5%):補充營養,全成蛋白質。
維生素(0.5~1%):主要是維生素C(抗壞血酸)和維生素B類。維持神經、心臟和消化系統機能,抗癌、抗氧化、抗衰老,解毒,防血管硬化。
榮譽殿堂
民國4年(1915),在美國舊金山舉辦巴拿馬一太平洋國際博覽會。當時湯湖地方(時稱三益鄉)鄉紳、木商兼茶商李玉山,將數斤狗牯腦茶葉送往美國舊金山參展,結果獲得金質獎章和獎狀。民國19年(1932),浙江、江西兩省舉辦浙贛特產聯合展銷會,又將狗牯腦茶送展,獲得甲等獎。因而,狗牯腦茶當時又名“玉山茶”。
建國後,恢復狗牯腦茶的名稱。
1982年,由江西省供銷合作社主持,在廬山舉行全省名茶評比中,狗牯腦茶被評為江西八大名茶之一。
1985年,在南昌,由江西省農牧漁業廳主持,舉行全省名茶評比,狗牯腦茶獲優質傳統名茶證書。
1988年,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在北京舉辦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狗牯腦茶獲得金獎。
1989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狗牯腦茶為江西省優質產品稱號,
1991年榮獲農業部名優茶品質鑑定認可書;
1992年榮獲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
1995年榮獲北京國際食品及加工技術博覽會金獎;
1997、1999、2001年連續三屆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認定獎;
2001年獲中國AA級綠色食品認證;
2002年獲有機食品認證;
2003年再次獲得江西省著名商標稱號;
2004年批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2007年榮獲江西公眾評價最佳品牌及江西市場最暢銷品牌;
2008年榮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頒發的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
2009年榮獲第二屆江西綠茶博覽會:金獎.
2010年成功入選上海世博會江西館名優產品、並獲得上海世博會名茶評優“綠茶類”金獎。
2011年以狗牯腦茶歷史為題材的電影《神茶》在狗牯腦原產地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