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國古代思想家對於人生理想和人生意義的一種看法。指人生在世時能在“立德、立功、立言”三個方面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身死之後,就可以名不朽滅。此詞初見於《春秋左氏傳》襄公二十四年(前 549),魯國叔孫豹在與晉國范宣子討論怎樣才能“死而不朽”時說:“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中國古代許多思想家認為,人生數十年,死後形體會朽弊消亡,只有人的品德、功業和言論能夠昭垂永遠。人生不應追求高官厚祿,享受快樂,而應該實踐自己理想的道德原則,永遠成為道德榜樣;建功立業,對百姓、國家作出貢獻;留下經典名言,垂教後世。三者之中,立德最重要,有德者必有言,而有言者不必有德。
“三不朽”的思想被後世許多思想家所承認,影響頗大。清代思想家魏源曾提出過“立德、立功、立言、立節”的“四不朽”學說,是對“三不朽”思想的補充。
據說,我國歷史上能夠做到三不朽只有兩個半,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半個)
三不朽者
三不朽者
服虔所認為達到三不朽的人物:立德:伏羲、神農。
立功:禹、后稷。
立言:史佚、周任、臧文仲。
杜預所認為達到三不朽的人物:
立德:黃帝、堯、舜。
立功:禹、后稷。
立言:史佚、周任、臧文仲。
孔穎達除了認可服虔和杜預的觀點外,另外認為達到三不朽的人物:
立德:禹、成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
立言:老子、莊子、荀子、孟子、管仲、晏嬰、楊朱、墨子、孫武、吳起、屈原、宋玉、賈逵、楊雄、司馬遷、班固。
參考出處
1《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晉。范宣子逆之,問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穆叔未對。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其是之謂乎?”穆叔曰:“以豹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魯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沒,其言立。其是之謂乎!豹聞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祿之大者,不可謂不朽。”2《國語·晉語八》:魯襄公使叔孫穆子來聘,范宣子問焉,曰:“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穆子未對。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周卑,晉繼之,為范氏,其此之謂也?”對曰:“以豹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魯先大夫臧文仲,其身歿矣,其言立於後世,此之謂死而不朽。”
3《春秋左傳正義·襄公二十四年》:立德,謂創製垂法,博施濟眾,聖德立於上代,惠澤被於無窮,故服以伏羲、神農,杜以黃帝、堯、舜當之,言如此之類,乃是立德也。
4《春秋左傳正義·襄公二十四年》:禹、湯、文、武、周公與孔子皆可謂立德者也。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故服、杜皆以禹、稷當之,言如此之類,乃是立功也。
5《春秋左傳正義·襄公二十四年》: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記傳稱史逸有言,《論語》稱周任有言,及此臧文仲既沒,其言存立於世,皆其身既沒,其言尚存,故服、杜皆以史佚、周任、臧文仲當之,言如此之類,乃是立言也。
6《春秋經傳集解·襄公二十四年》:黃帝、堯、舜。
7《春秋經傳集解·襄公二十四年》:禹、稷。
8《春秋經傳集解·襄公二十四年》:史佚、周任、臧文仲。
9《春秋左傳正義·襄公二十四年》:《禮運》稱“禹、湯、文、武、成王、周公”。後代人主之選,計成王非聖,但欲言周公,不得不言成王耳。禹、湯、文、武、周公與孔子皆可謂立德者也。
10《春秋左傳正義·襄公二十四年》:老、莊、荀、孟、管、晏、楊、墨、孫、吳之徙,製作子書,屈原、宋玉、賈逵、楊雄、馬遷、班固以後,撰集史傳及製作文章,使後世學習,皆是立言者也。
原文出處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晉。范宣子逆之,問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穆叔未對。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其是之謂乎?”穆叔曰:“以豹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魯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沒,其言立,其是之謂乎!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祿之大者,不可謂不朽。”釋義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載,春秋時魯國的叔孫豹與晉國的范宣子曾就何為“死而不朽”展開討論。范宣子認為,他的祖先從虞、夏、商、周以來世代為貴族,家世顯赫,香火不絕,這就是“不朽”。叔孫豹則以為不然,他認為這只能叫做“世祿”而非“不朽”。在他看來,真正的不朽乃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言及“立言”的不朽,叔孫豹特以魯卿臧文仲為例,說:“魯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沒,其言立,其是之謂乎!”《國語·晉語八》對此亦有記載:“魯先大夫臧文仲,其身歿矣,其言立於後世,此之謂死而不朽。”歷史上的臧文仲何許人也?他立了何言而被視為不朽?原來臧文仲系春秋時魯國大夫,屢建事功,且長於辭令,就為政立國之事多有高論,在諸侯國間廣為流傳。他所謂的“立言”是與“立德”、“立功”緊密相聯的,並非僅以立言為職志。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口碑不錯的歷史人物,孔子卻批評他“不仁者三,不知者三”(《左傳·文公二年》)。看來,要想做到“三不朽”或其中之一二,殊非易事。意義
在“三不朽”中,“立德”有賴於見仁見智、眾口難調的外界評價,“立功”需要擠身壟斷性和風險性極強的官場,這些往往非一介書生的能力所及。於是,文人每以“立言”為第一要務,以求不朽,這誠如曹丕《典論·論文》講:“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自傳於後。”
胡適曾將“三不朽”稱為“三W主義”。“三W”即指英文“Worth”、“Work”、“Words”,這三個詞的涵義與“立德、立功、立言”相近。
在《不朽——我的宗教》一文中,胡適指出了“三不朽論”只限於極少數人、沒有消極的制裁和功、德、言的範圍太模糊等三層缺點,並提出“社會的不朽”:“我這個現在的‘小我’對於那永遠不朽的‘大我’的無窮過去,須負重大的責任,對於那永遠不朽的‘大我’的無窮未來,也須負重大的責任。”“‘小我’雖然會死,但是每一個‘小我’的一切作為,一切功德罪惡,一切言語行事,無論大小,無論是非,無論善惡,—都永遠留存在那個‘大我’之中。”胡適的“社會的不朽”論旨在把每個人的一己行為與人類的歷史發展關聯在一起,給有限的個體生命賦予永恆的意義,人的一言一行、所作所為,無論是非功過、積德造孽,都要被歷史記上一筆。
在轉瞬即逝的時間之流中,人總想抓住些永恆的東西。美國現代哲學家詹姆士在《人之不朽》一文中曾這樣講:“不朽是人的偉大的精神需要之一。”當然,詹姆士這裡所說的“不朽”,是指宗教性的不朽。而中國歷史上的所謂“三不朽”,則是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一種凡世的永恆價值。
唐人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中對德、功、言三者分別做了界定:“立德謂創製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
在後人對“三不朽”的解讀中,“立德”系指道德操守而言,“立功”乃指事功業績,而“立言”指的是把真知灼見形諸語言文字,著書立說,傳於後世。當然,無論“立德”、“立功”或者“立言”,其實都旨在追求某種“身後之名”、“不朽之名”。而對身後不朽之名的追求,正是古聖先賢超越個體生命而追求永生不朽、超越物質欲求而追求精神滿足的獨特形式。
孔子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論語·衛靈公》)屈原的《離騷》講:“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云:“立名者,行之極也。”誠然,歷史上晉代文人張翰曾說過“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唐代詩人李白亦講過“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但事實上,二人雖則酒沒少喝,但詩文佳作也沒少寫。
可以說,對死後不朽之名的追求,可以激勵個體生命釋放出無比巨大的能量,拼搏奮進,建功立業;而置個人身後名譽於不顧的人,則難免流於酒囊飯袋、行屍走肉,甚或淪為惡棍暴徒、獨夫民賊。歷史上,功勳卓著的拿破倫生前總擔心自己在十世紀後的世界史上連半頁紙都占不到,結果名垂千古;而生前放言“死後哪怕它洪水滔天”的法王路易十五,自然遺臭萬年。同時,對不朽之名的追求是要付出非凡代價的,被歷史大書特書的曠世偉人都是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做出巨大的個人犧牲並放棄凡俗的某些物慾與私利,而後才功成名就的。例如,被後世稱為“至聖先師”的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周遊列國,講學傳教,結果畏於匡、困於蔡、厄於陳,“累累若喪家之犬”。再如,司馬遷因說真話而遭到宮刑,仍能忍辱負重,發憤著書,遂留下“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當然,歷史上也有些人借名求利,名利雙收。但浪得的虛名不會長久,最終難逃歷史老人的法眼。
現今啟示
曾幾何時,社會上充斥著追名逐利的短期行為,熙來攘往奔競於名利場上的人們根本無暇顧及不朽之名的訴求。不用說“立德”方面的假仁假義、外廉內貪的道德作秀,“立功”方面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就是在被先賢古哲視為生命的“立言”方面,時下的不少著書撰文者所追求的也不再是不朽,而是速成,而速成者自然就難免乎速朽。如果從胡適所謂“社會的不朽”的角度看,真不知道急功近利的他們能拿什麼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對得起子孫後代?“我死後哪怕它洪水滔天”這句歷史上個別統治者的口頭禪,如果不幸成了一代人的集體無意識或社會的潛規則,那真是莫大的諷刺和悲哀。
兩個半“三不朽”的解釋
孔子的主要思想與功績:孔子一生對中華文化和中國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而不但被歷代王朝推崇為儒聖和至聖先師,而且直至今日,他的思想、人格和言論,仍為我國廣大人民所崇敬、學習和奉行。當前國外許多國家也在掀起學習中國儒學熱潮,建立儒學院或孔子學院,聘請中國教授講學。瑞士的神學家、倫理學家孔漢思(HansKong是他來中國後改的名,含義是孔、漢思想)。說明孔子已被世界人民敬為先師。那么孔子的主要思想和儒家的精神實質是什麼呢?我們知道孔子的一生主要是搞教育的,他首創民間學館,提倡“有學無類”。有弟子三千餘人,除教學六經(詩、書、易、禮、樂、春秋)之外,還根據學生個人的不同素質,分別傳授禮(禮儀與法制)、樂(音樂)、射(射箭)、御(駕馭車馬)、書(寫字)、數(數學)——六藝;他倡導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他刪詩書,定禮樂,虛心地向老子求教,學習《周易》韋編三絕,並為《周易》寫傳十篇(十翼),可見孔子的學識是非常淵博的。那么孔子的人生價值取向和儒家對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又是什麼呢?據現代儒學家們研究認為只用三句話,六個字就可詮釋儒學思想的真諦,那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人生三不朽。孔子集三者於一身。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宣講規範人倫道德,以身作則,此為“立德”。他培養教育了“賢人七十,弟子三千”,開創了積極入世的儒家學派,成為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主幹,此為“立功”。他提出的“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可以說是萬世不刊之論,此為“立言”。
王守仁,又叫王陽明,浙江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王陽明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上的“心學大師”,對於人生存在意義所作的哲學反思,具有反叛性、挑戰性。他的功勞在於使得人的主體意識得到空前提高,這個也是一翻思想意識的歷史。今天在浙江餘姚有一個“四碑亭”,有一個紀念他的碑亭。人稱王陽明是“治學之名儒,治世之能臣”。他的故居有一副楹聯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萬人師”。王陽明可謂是集立功、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曾國藩,曾國藩這個人物有點爭論,但是他也是一個很偉大的人物,清朝時期的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文學上也有成就。所以說,凡是“三不朽”人物都有夠三條,立德立功立言。曾國藩大到治國、治軍,小到治家、修身都有很多東西值得人們思考和學習。毛澤東認為,曾國藩學術之所以有“可貴”之處,在於不拘泥詞章文字本身。毛澤東、蔣介石、梁啓超等都把他作為人格偶像來崇拜。毛澤東有一次給信黎錦熙寫信說:“愚於近人,獨服曾文公。”就是近代的人對我來講,最佩服的人就是曾文公了,就是曾文公。蔣介石多次告誡他的子弟說:“應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書版及書札”。有人用對聯總結曾國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總而言之,曾國藩解太平軍之危,救清廷與累卵之間,是為立功;有家書傳世,著書立說,一改桐城派的枯淡之弊,清末及民初嚴復、林紓,以至譚嗣同、梁啓超等均受他文風影響,是為立言;但也因前有鎮壓太平軍,後處置天津教案不利,因此,德行受損,難以立德。因此只算半個三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