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
江珧蛤曾在日本和澳大利亞被發現。科學家於2010年9月初宣布最近才在韓國發現江珧蝦的蹤跡。
小蝦庇護所
韓國國家生物資源研究所(NIBR)韓國本土物種項目負責人金敏合(KimMin-Ha)解釋說,江珧蝦與蛤蜊形成共生或者依賴關係。她在接受電子郵件採訪時表示:“我們認為江珧蛤為蝦提供了庇護所。”
研究
生物資源研究所的本土物種項目於2006年啟動,將一直持續到2014年。這一項目旨在對朝鮮半島的動植物多樣性編制目錄。
分類
通常生活在潮間帶到二十公尺深的淺海的砂泥底質中,將背側後方的尖端插入砂泥中生活,以過濾水中浮游生物為主,通常都是由拖網船撈獲。牛角江珧蛤殼喙位於前端位置。殼薄。真珠層並未延伸到末端。絞齒缺乏。前閉殼肌痕小,位於前端,後閉殼肌大,位於中央。沒有水管。用前端的足絲附著於底質,以後緣朝上的方式埋於底質。世界分布牛角江珧蛤通常產於日本及中國大陸,而台灣則自台中、台南安平、高雄興達港、中洲、東港直到恆春以及澎湖一帶均有採收到的記錄,尤其以台南到高雄一帶的海域出現最多。
黑旗江珧蛤
殼中型到大型。殼喙位於前端位置。殼薄。真珠層並未延伸到末端。絞齒缺乏。前閉殼肌痕小,位於前端,後閉殼肌大,位於中央。沒有水管。用前端的足絲附著於底質,以後緣朝上的方式埋於底質。暖水性較強的種,僅見於潮下帶,營半埋棲穴居生活。國內分布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國外分布印度,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玻里尼西亞,非洲東部沿海。
尖角江珧蛤殼中型到大型。殼喙位於前端位置。殼薄。真珠層並未延伸到末端。絞齒缺乏。前閉殼肌痕小,位於前端,後閉殼肌大,位於中央。沒有水管。用前端的足絲附著於底質,以後緣朝上的方式埋於底質。熱帶海常見的暖水性較強的種,自潮間帶的中區至低潮線附近較為常見,營穴居生活。棲所環境潮間帶沙灘或泥灘。國內分布海南;
國外分布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