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暨南大學

國立暨南大學

二十世紀初,東南亞華僑界人士認為華僑子弟應接受更多中華文化教育。另一方面由於當時歐洲勢力在東南亞的發展不利華僑,華僑需要更高等的教育。因此華僑人士向清朝政府請願,要求為華僑子弟成立更高等的學校。1906年,兩江總督端方設立「暨南學堂」。端方好古文,「暨南」是取尚書禹貢「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自中國向南洋傳揚中華文化之義。而當時校歌之中,也可看到華僑欲與歐洲勢力在東南亞抗衡之意圖。

基本信息

暨南學堂後從南京遷往上海真如,並於1927年更名為國立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華僑高等學府,是民國時期重要的國立大學,培養名流無數。抗日戰爭期間,遷址福建建陽。1946年遷回上海。抗日戰爭期間,遷址福建建陽。1946年遷回上海
解放後,暨南大學分兩脈在海峽兩岸發展。

【大陸:暨南大學】

1958年在廣州又重建了「暨南大學」,也是重視僑生留學生的大學。
文化大革命”間停辦八載;1978年再復於原址;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行列。鐘山黃浦,武夷珠水。斗轉星移,百年已逝,2006年11月,“華僑最高學府”——暨南大學迎來她的世紀慶典。百年歷程,曲折而不凡;百年奮鬥,可歌而可賀。
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學府,是中國第一所招收外國留學生的大學,是目前全國境外生最多的大學,將近一半學生來自海外,是中國大陸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綜合性大學,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暨大因其學科健全、優勢學科明顯,同時具備“國際性”、“外向型”的特點。學校名牌專業以新聞,經管為主,麥可思公司發布的“2008年度大學就業能力排行榜”顯示其畢業生就業能力和薪酬在全國排名第十三。
現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錢偉長任學校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名譽校長;博士生導師胡軍教授任校長。
目前,在校全日制學生25290人, 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6448人,本科生18000多人 。在校的華僑、港澳台和外國學生達12561人。學校學風濃郁,人文薈萃。其中前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李嵐清,知名人士江上青(1933畢業),國立英士大學校長、中國奧委會主席鄧傳楷(1933畢業),中華奧委會主席、僑領徐亨(1934畢業),著名僑領、新加坡大學首任校長李光前,前泰國議會主席、副總理許敦茂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前會長陳共存,“終身成就獎”得主、著名導演袁叢美(1935年畢業),台灣大學歷史學教授余乃述(1945年春畢業於暨大歷史地理系),著名教育家、實業家王乃昌(1949年畢業),以及近年來內地和港澳地區的王學萍徐樂義鍾陽勝佀志廣、馬有恆等許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著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學不同時期的傑出校友。可謂人才輩出,享譽中外。
21世紀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世紀,肩負著為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地區培養人才光榮使命的暨南大學更加任重道遠。在新的世紀,全體師生員工和廣大海內外校友將繼續弘揚“愛國愛校,團結奮進”的暨南精神,樹立“國際化、現代化、綜合化”的辦學理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實施“僑校+名校”的發展戰略,為建設海內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奮鬥。

【台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1991年,台灣政府成立了「國立暨南大學設校規劃小組」。當時為六年國建計畫之中的以下目標:一、增加全國高等教育學校,二、強化僑生教育,三、學校培養產業基礎,四、減少台灣區域發展不均,決定在南投成立一所綜合型、重視僑生的大學。1992年選定校址,當時是位於埔里桃米坑的一塊台糖公司的土地。1995年7月1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在台灣復校成功。

校徽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校徽,以校名暨南(CHI NAN)之「C、N」前綴,融合中國傳統紋飾及地球形設計而成。
一、『暨南國際大學』校名之由來?與大陸暨南大學的關係為何?Top
本校校名『暨南』二字取自書經禹貢篇『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的含義,其意是要把中華文化向南方的海外傳播。早在一九0九年清季末年設在南京的暨南學堂,及民國以後設在上海的暨南大學,以培育僑界人才為其傳統及特色。本校承襲『暨南』之名,即是希望延續此一使命,以培養海內外優秀人才自期。再者,針對國家社會未來發展的需求,培養具國際觀的高級人才,亦為本校成立最重要的目標。加上『國際』二字,意在與廣州之『暨南大學』有所區隔.準此,本校乃定名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二、暨南的教育理念為何?Top
『誠樸弘毅,務本致用』是暨南的教育理念,也就是培養『誠樸以立身,弘毅以為志,務本以治學,致用以經世』的知識青年。換言之,期使本校培養出的學生,個個具有寬廣的心胸,堅忍不拔、誠懇樸實的品格,以人文精神為本,科技新知為用,造福人群社會。
三、校園概況?Top
校園規劃校地原屬台糖農場,占地一百五十公頃,為海拔四五0至六六五公尺間之台地,校園地勢大致自西北向東南緩降,周邊原林為界,形如麒麟,層巒疊翠,視野開闊。以徒步廣場及環校道路為軸,配置核心校舍建築;以院落形式為基本格局,部分采斜頂式與山景呼應。為突顯大自然生機,規劃以中、低層建築及分散式開放空間,搭配充足的綠地、廣場、庭園,形成多樣、有序、饒富人性的校園氣氛;並配合政府發展國家植物園理念,結合埔里山城觀光花卉產業特色,持續校園景觀規劃、植栽綠化之推動。校區總體規劃依據基地條件及校務發展計畫訂定建築設計準則,統整校園風格。
四、學校現況?Top
(一)教師數:專兼任教師約四百八十五位,專任教師約二百三十位,兼任教師約二百五十五位。
(二)學生數:五千七十位(大學部三千二百三十二位,碩士班一仟五百九十五位,博士班二百四十三位)。
(三)職工數:約一百位。
(四)建築:
1、現有建物:行政大樓、綜合教學大樓、科技學院大樓、人文學院、第一期學生宿舍、學生餐廳、學人宿舍、學人會館、學生社團辦公室及簡易運動場、一期田徑運動場工程。
2、未來建設:圖書資訊大樓預訂九十三年十月完工,管理學院預定九十五年元月完工,並積極推動研究生宿舍、教職員宿舍、體育健康中心、學生活動中心、學人會館擴建等規劃作業。
五、學校簡史。Top
八十年三月一日
成立「國立暨南大學設校規劃小組」。
八十一年一月卅一日
擇定南投縣埔里鎮桃米坑段校址,成立「國立暨南大學籌備處」。
八十四年七月一日
學校成立掛牌(借址省立埔里高中)。
八十四年九月卅日
第一屆碩士班新生註冊。
八十五年九月廿四日
第一屆大學部新生註冊。
八十五年十月七日
校園啟用典禮。
八十六年六月廿一日
第一屆研究生畢業典禮。
八十九年六月十日
第一屆大學部畢業典禮。
九十年十二月十三日
埔里高中正式改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六、暨南之特色為何?與其他學校相較,優點何在?Top
本校特色有六:
(一) 環境幽雅 得天獨厚
位於有台灣西部最後一塊淨土之稱的南投縣埔里鎮,素以出產所謂『四W』聞名,即『好氣候(WEATHER)、甘泉(WATER)、醇酒(WINE)及美女(WOMEN)』。民風純樸,物產豐饒,四時和煦。北連霧社、廬山、澳萬大、合歡山、梨山;南接日月潭、溪頭、新中橫、玉山;西向蕙蓀林場;又座落於全國獨一無二的藝術大道旁,人文氛圍濃郁醇美;臨近省政中樞,有利學以致用與自我提升。校地面積一百五十公頃,全區寬廣遼闊,視野無礙,置身其間,但覺天開地闊,讓人精神為之一爽.層巒疊嶂,雲霧多變,可以起文思,助詩興;可以遠離都市塵囂,縱情山水天地;可以沉潛學術,品味人生.學生生活學習於如此優越、獨特的自然環境中,當可培養天人合一的非凡氣宇。
(二) 課程設計 符合潮流
本校課程規劃謹慎嚴密,主要特色為『最易取得雙學位的課程設計』、『多樣且嚴格的外語能力訓練』、『符合資訊時代需求的共同課程規劃』.使學生同時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語文能力及電腦技能,面對未來職場挑戰必能無往不利。
(三) 師資優異 設備新穎
老師具博士學位,出身本國及歐美名校,為學界後彥。大學部每系成立年內,每年可增聘四位具博士學位資格者為專任教師,加上『博士後研究人員』之延攬,及與中央研究院學術合作之計畫。
本校以其新設,擁有最先進的電腦軟體設備,建置完善的資訊網路,與政府單位、國內學術研究、教學機構、及民間團體、進行團體、資訊交流,暢通無礙。此外,本校提供最新穎的校舍建築,最先進的教學設備,並提供便利的校園生活機能。
(四) 推展僑教 積極南進
本校以承襲推廣僑教,聯繫僑情的暨大傳統為設校使命之一。依教育部指示,本校大學部僑生比例約三成,並負責辦理僑生升讀國內各大學之招生作業.對本校生及僑生的施教或行政服務,均傾力辦理,無主從之分。
為輔導僑生中國語文及提升本地生外語能力,本校設定『語文教學研究中心』,除訓練僑生及本地生語文能力外,並協助開設越語、馬來語、泰語等東南亞語文課程.本校設定『東南亞研究中心』,除加強對東南亞各國政經、人文環境、社會與族群關係的研究與瞭解,並培養相關研究人才,提供政府與產業界諮詢服務,進而提升我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關係,本校將成為東南亞區域研究的重鎮。
(五) 學術研究 放眼國際
本校以『國際』為名,尤其重視國際學術交流。除各系所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經常邀請國際著名學者來校演講,並協助師生赴國外進修研討外,建校之初,即與泰國崇聖大學簽訂文化合作計畫,並與英、美、德、香港、新加坡等著名大學洽談交流合作事宜。
透過東南亞研究中心以及國際學術合作暨聯絡中心的設定,先以東南亞各國大學及研究機構為對象,進行資料蒐集匯整、人員交流與研究合作;再以國際會議或國際學術研討會之舉辦,延伸本校國際學術交流之觸角。本校齊集融合觀點,進而開拓宏博的國際視野。
(六) 關懷社區 提升文化
本校除積極從事學術研究外,也關心埔里地區自然景觀、人文環境的探索與建設.多次與當地民間文化工作者共同合作完成系列活動,例如『也是故鄉-埔里文化巡禮』、『暨大藝友雅集』.並已完成『文化與生活』系列學術活動的規劃,內容涵蓋自然與人文、學術與人生,是學院派學者與民間田野工作者交流互動的大膽嘗試。透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可提升田野工作的品質,也能為大學校園注入一股清新的活水,培養學生尊重自然,關懷鄉土情操,豐富生活內涵。
七、學校未來發展方向為何?Top
未來本校擬發展成:擁有人文、社會、教育、管理、科技、生物資源、醫學及藝術等學院的綜合性大學;國際知名的東南亞區域研究重鎮;培養科技整合、東南亞語文人才、及僑教師資的溫床;台灣中部地區精密及資訊科技研究的發展中心;培訓地方公務管理人才的搖籃。
八、暨大是否招收僑生為主?Top
凝聚海外僑界力量,培養海外優秀人才,與適度滿足國人日增之高教需求,及平衡區域發展等,同為暨大設校目標之一。因此,提供海外僑生就學機會,強化僑教功能,本校自是責無旁貸。本校之招生,除大學部僑生比例約三成,略高於其他大學院外,餘悉依現行法令規定辦理。
九、地處偏遠,如何國際化?Top
本校建校初期即計畫透過東南亞研究中心以及國際學術合作暨聯絡中心之設定,以東南亞各國大學及研究機構為對象,進行資料之蒐集匯整、人員之交流與交流之觸角,期使本校成為具有國際一流水準之高等學府。換言之,本校除在系所發展上滿足國內及僑界需求,重點設定科技性及實用性院系所外,在學術研究方面亦以前?規劃導向,以掌握社會脈動、順應並進而領導世界學術研究潮流為前提,本校正積極推動各項國際交
流活動。
十、校名加『國際』,其涵義為何?是否強調國際學術交流?對暨大學生有什麼助益?Top
校名加『國際』二字,一則以示與大陸設於廣州之暨南大學所區別;再則表示政治僑教政策一以貫之,並無本質上之改變;三則表示所招收之學生來自世界各地,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究亦為本校規劃重點,走向國際化是本校之目標紮實的專業知識與工作能力外,還能同時擁有多種語文能力,中西人文素養及世界觀,足以成為具備國際視野之廿一世紀領袖人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