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與創新戰略探索

民營經濟與創新戰略探索

《民營經濟與創新戰略探索》是辜勝阻教授多年來從事民營經濟與創新戰略問題研究成果的集成,主要由專論和專訪兩大部分構成,包括:中小企業發展、創業政策研究、民營經濟可持續發展、家族企業治理、企業家階層成長、商會建設與商幫壯大、和諧勞動關係、創新型國家與自主創新戰略、區域文化與區域創新模式、高技術產業發展、風險投資與金融制度創新等內容。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民營經濟與創新戰略探索》是辜勝阻教授多年來從事民營經濟與創新戰略問題研究成果的集成,主要由專論和專訪兩大部分構成,包括:中小企業發展、創業政策研究、民營經濟可持續發展、家族企業治理、企業家階層成長、商會建設與商幫壯大、和諧勞動關係、創新型國家與自主創新戰略、區域文化與區域創新模式、高技術產業發展、風險投資與金融制度創新等內容。《民營經濟與創新戰略探索》中的專論已發表在《求是》、《新華文摘》、《中國軟科學》、《中國人口科學》等國家級期刊,書中的專訪為辜勝阻教授多次接受新華社、人民網、中央電視台等重要媒體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重要報紙採訪時的相關報導。這些專論專訪文稿既是辜勝阻教授長期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學術積澱,也體現了他擔任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和武漢市副市長、湖北省副省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時的政見和思想。書中的一些觀點、政見及相關學術研究,經由大眾媒體和報刊期刊得以廣泛傳播;他向國家提出的許多項重要建議,已經為政府有關部門在政策制定中所採納。

作者簡介

辜勝阻,男,漢族,湖北省武漢市人,1956年出生,經濟學博士,經濟學和管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現任全國人大常委、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武漢大學戰略管理研究院院長、中國軟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學部學部委員,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及博士生導師。曾任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武漢市副市長、湖北省副省長。辜勝阻教授是國家有突出貢獻留學回國人員。他1986年至1988年在美國密西根大學進修碩士學位課程;1989年至1990年任日本國日本大學客座教授;1992年至1993年任美國密西根大學訪問教授;1994年任德國杜伊斯堡大學客座教授;1996年至1997年作為美國哈佛大學訪問教授在美進行合作研究和講學。 辜勝阻教授先後主持了20多項國家級、部省級及國際合作項目,出版了《民營企業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探索》、《民營經濟與高技術產業發展戰略研究》、《創新與高技術產業》、《新經濟的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等20多部學術專著。他有十多項研究成果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教育部優秀成果特等獎”等國家及省部級獎勵。辜勝阻教授曾獲第三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1996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997年入選國家教委“跨世紀人才工程”。 辜勝阻教授依託其學術研究成果,圍繞民營經濟與企業家階層、創新型國家與自主創新戰略、高技術產業與高新區二次創業、和諧勞動關係、新能源產業發展、資本市場與金融體系創新等社會經濟熱點問題參政議政、建言立論,先後九次登上全國政協大會和政協常委會講壇發表政見,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和社會的熱烈討論。他的觀點、政見及相關學術研究,經由大眾媒體和報紙期刊得以廣泛傳播;他向國家提出的許多項重要建議,已經為政府有關部門在政策制定中所採納。

目錄

序言 為促進中小企業創新升級營造良好環境 上篇 專論 1.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戰略思考 2.完善中國創業政策體系的對策研究 3.民營經濟的發展趨勢和戰略轉型 4.推進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對策思考 5.民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構想 6.家族企業治理模式及其路徑選擇 7.國家創新體系要匯集政府和民間兩股力量 8.構建支持自主創新的多層次資本市場 9.利用流動性過剩契機構建支持自主創新的金融體系 10.區域經濟文化對創新模式影響的比較分析 11.區域創業文化與發展模式比較研究 12.“大學-產業”互動與創新文化價值體系構建 13.新型工業化與高技術開發區的二次創業 14.信息化推動工業化的戰略研究 15.高技術產業的特徵與機制創新 16.高技術產業與資本市場結合的戰略思考 17.政府在科技風險投資中的作用 18.矽谷精神與制度創新 19.技術創新與產業結構高度化20.通過最佳化研發資源配置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21.發展光電子信息產業的戰略思考 22.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以武漢為例 下篇 專訪 23.“兩個平等”是十七大所有制理論上的重大亮點 24.新社會階層要以強國富民為己任 25.三十年崛起三代民營企業家 26.只有企業家階層壯大才會有國家的崛起 27.新社會階層崛起是社會發達的標誌 28.私營企業主階層發生歷史性重大變化 29.非公有制經濟階層的特點與優勢 30.商幫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力量 31.區域品牌是商幫崛起的重要標誌 32.商會作用與和諧社會組織創新 33.充分發揮商會的“調節器”作用 34.工商聯在市場經濟體制中的四大獨特優勢 35.四項舉措重構民企勞資關係新格局 36.和諧勞資關係是民企社會責任的重中之重 37.六條標準衡量非公經濟又好又快 38.解決民營企業市場準入需內外兼修 39.為非公經濟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40.破解民營企業創新困局 41.企業併購要走出誤區 42.光彩事業是民企參與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平台 43.企業創新是國家強盛的基石 44.更加注重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45.六大戰略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 46.創新型國家需要健全的區域創新體系 47.創新型國家需要激發民間創新的激情與活力 48.建設創新型國家離不開風險投資 49.創業板將激發風險投資新熱潮 50.矽谷模式與中關村、深圳、新溫州模式 51.積極推進新能源產業發展 52.推進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對策思考 附錄 “政”“學”互動鑄就精彩人生——記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教授 ……

文摘

(二)創業政策的理論框架 創業政策是通過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或政策工具來增加創業機會、提高創業技能、增強創業意願,從而提升創業水平,促進“創業型經濟”的發展。創業政策涉及從地區到國家、從低技術經濟到高技術經濟等十分廣泛的經濟發展領域。全球創業觀察(2002)的分析框架提出了9個方面的創業環境條件: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項目、教育和培訓、研究開發轉移、商業環境和專業基礎設施、國內市場開放程度、實體基礎設施的可得性、文化及社會規範。該框架著眼於全球範圍的創業環境分析,框架中提出的環境條件比較注重普遍性,而缺乏指導特定國家創業政策的針對性。丹麥學者霍夫曼(Anders,2004),通過對()ECD國家中創業環境居於前三位的韓國、加拿大和美國創業政策的分析,認為破產制度、個人所得稅、勞動力市場規制、創業教育和創業投資是提高創業水平最重要的政策領域。 荷蘭創業經濟學家蒂里克(Roy,2007)基於對創業供給(創業者)和創業需求(創業機會)相互作用機制的分析,指出了政府扶持創業的六條政策渠道。一是創業需求。主要通過技術進步、收入政策等來影響創業機會的種類、數量和可獲得性,以創造更大的創業空間。二是創業供給。主要通過移民政策、城鎮化進程中的區域發展政策、家庭補貼及兒童福利政策等來影響潛在的和未來的創業家數量。三是通過提供金融和信息資源來連線資本與知識。金融資源包括創業投資、補貼和貸款擔保等;信息資源包括提供創業信息、創業諮詢及創業教育等。四是通過在教育系統引入創業元素、加強新聞媒體對創業的關注等方式來培育創業文化。五是風險一補償機制。通過稅收政策、社會保障、收入政策、勞動市場法規、破產法規等來影響潛在創業家的創業選擇。六是通過市場競爭政策、智慧財產權保護政策、企業建立政策等來削弱大企業的市場力量,消除小企業的進入障礙,增強市場的可進人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