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雲書院

步雲書院

步雲書院建造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座落在上杭縣步雲鄉梨嶺村西北約五華里處。

莆田書院

1、莆田步雲書院:肇始於北宋年間,為軍城始祖黃文正公中庸致仕返鄉後所創,以為授徒講學之所。福建省莆田市書院凡兩處,一興化縣鞏溪宋洋,一軍城驛前街府西巷。
2、重修莆田宋洋中厝步雲書院記
步雲書院步雲書院

黃山
辛未初春,德固、一枚先生倡導鄉賢重修步雲書院,時逢盛世,正道昂揚,霧開禹甸,書院重光。又得院士陳蘭通題聯“不老煙霞成氣骨,無窮天地別胚胎”刊刻於廳上,屬予記之。
步雲書院,北倚梅蘭小丘,東眺夾漈草堂,青山疊翠,屏以作嶂。又有湘溪汩汩,環繞逶迤。書院四圍,沃野千里。此地聚山水之靈氣,滋人文之鼎盛;納日月之精華,孕文化之輝煌。萌芽於民間,發跡乎黌宮。綿綿序塾,琅琅弦誦。招徠八方儒友,匯集五郡士朋。遂成興化文化之暘谷,莆陽英靈之總匯。人文薈萃,賢才輩出;海濱鄒魯,文獻名邦;千年積澱,萬里飆揚。
蓋自鄭氏來莆開學,書院代興。步雲書院者,肇始於北宋年間,為軍城始祖黃文正公中庸致仕返鄉後所創,以為授徒講學之所。書院凡兩處,一興化縣鞏溪宋洋,一軍城驛前街府西巷。世傳書院有聯曰:“有心扳丹桂,著意步青雲。”蓋取勉勵鄉學子科舉進取之意,此即步雲書院名之由來。書院建成之日,長風萬里,江山如畫,鴻儒碩彥慕名以往,求學之士負笈而來,成一時盛會。黃中庸授生徒,課子侄,共探玄理之奧妙,同習良知之心經;憂綱常之不振,輒存宏言大志;觀宇宙之垂象,傅成理學要義;披肝瀝膽,格物致知感日月;殫精竭慮,學達性天通廣宇。襲稷下以紛勞,繼杏壇而蒼濟;著書立說,志不泯也。梅蘭菊竹陶人性,禮樂詩書啟後賢,數百年來,育人無數,而以黃氏一門尤著,有八代聯第十六進士之盛。台灣民間贊其世家閥閱“文武兩狀元、兩會元、一榜眼、二探花、三尚書、四宰相”;黃侍中文正公黃中庸宅在興化郡府西巷(今福建莆田城西雷山龍橋瑞龍庵西側黃侍中文正公故居尚存)其軍城派下繁衍即稱為“軍城衍派”。 
後中庸長孫黃徹(字常明)者,幼承家學,志度閎深,負才登第,據美德以馳譽,擁文辭而見稱。然其如孟夫子之悲在人,權奸當道,雖正氣而被遷;嫉惡如讎,不忍浮沈上下,棄官而歸,甘老林泉,水蕩漾兮碧色,蘭葳蕤兮紅芳。寓湘溪五載,效先祖之志,以講學著書終老。因慕李太白詩才,於書院內立祠祀之,楹聯曰:“盛唐詩無雙士,青蓮文苑第一家。”著《鞏溪詩話》十卷,評點古今,褒貶得失,為古今詩話之較著者。
其後曆元明清以至民國,代有興廢而文脈不斷,學術不衰。此地鄉俗淳樸,民風質誠,文風鼎盛,千年薪火,傳承不絕,清末江御史杏村有詩讚曰:“松菊猶存蓬島地,詩書不斷鞏溪鄉。”
而今攀梅蘭而觀書院,口碑代傳,揚美名於四方。登夾漈而覽群丘,感歲月之蒼茫。賞山河景秀,展無限憧憬,瞻未來鼎盛。物之攸存,以地以人;千年學府,廢興幾代,新故幾湮。仙人既去,仙吏再振。憑步雲而視,湘溪源流百里,自茲而往,注院之外,煙廬井舍,翼翼殷殷。江流不改而樓宇重新,數溪田之畝畝,雨鋤雲鍤,農人如織,息閒陰於桑下,物阜民豐。人文景觀,和諧康寧。悠悠書院,杏壇功載,史冊名垂。
註:1.黃中庸(1030-1110),字長行,號軍城居士,謚文正。北宋文學家,政治家。宋會元鴻臚進士,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樞密副使。
2.黃徹(1093—1168),字常明,號太甲,晚號鞏溪居士。著有《鞏溪詩話》十卷。
3.“千年學府,廢興幾代,新故幾湮”指莆田三中的幾度變遷。
4.軍城黃氏八代聯登十六進士
1、黃中庸鞏溪七世孫寵公子軍城初祖宋皇佑癸巳進士官太常寺卿光祿大夫侍中兼樞密副使
2、黃 偊鞏溪八世孫軍城中庸長子宋紹聖甲戌進士官永春令侍御史
3、黃徹鞏溪九世孫軍城中庸孫侍御史偊公長子宋宣和甲辰進士官平江縣令
4、黃龍鞏溪九世孫軍城中庸孫侍御史偊公次子宋紹興庚辰特奏進士官龍溪令
5、黃鐘鞏溪九世孫軍城中庸孫翁源縣令修公子宋乾道已醜進士官漳州錄事參軍
6、黃豐鞏溪十世孫軍城中庸曾孫徹公長子府公兄宋隆興癸未特奏進士官潭州知府
7、黃府鞏溪十世孫軍城中庸曾孫徹公季子宋隆興癸未進士官平海軍僉判通奉大夫
8、黃燾鞏溪十一世孫軍城中庸元孫豐公長子宋淳熙丁未進士官武岡軍教授
9、黃勛鞏溪十一世孫軍城中庸元孫豐公次子宋淳熙甲辰進士官杭州軍教授
10、黃安石鞏溪十一世孫軍城中庸元孫府子宋紹熙癸丑進士官館閣校勘朝奉大夫
11、黃偉鞏溪十一世孫軍城中庸元孫宋紹興丁丑進士官江西提學致仕
12、黃真鞏溪十二世孫軍城中庸六代孫喬卿子宋淳熙乙未特奏進士官內閣中書
13、黃邠鞏溪十二世孫軍城中庸六代孫喬卿次子宋淳熙甲辰進士官袁州太守
14、黃鎮山鞏溪十二世孫軍城中庸六代孫宋嘉定已巳進士進士居檗谷
15、黃蓋鞏溪十三世孫軍城中庸七代孫宋嘉定癸未進士官大中大夫光祿寺卿
16、黃桂鞏溪十四世孫軍城中庸八代孫宋紹定壬辰進士第九魁官翰林編修光祿寺卿
5.軍城衍派為文武狀元者有2位明代黃觀黃鉞;為會元者有2位宋代黃中庸、明代黃觀;為榜眼者有1位明代黃鳳翔,為探花者2位宋代黃桂、清代黃叔琳。為宰相者有4位明代黃景昉黃道周,清代黃機黃錫袞。為尚書者有3位明代黃光升黃鳳翔黃汝良
6.台灣軍城黃氏祖祠聯有:金墩大方公介父子同登龍榜 ;玉塘雙牌燾勛兄弟齊身鳳池 ;金章觀鉞文武登賢書齊鼎元 ,墩里尚賓長白躍龍榜共蟬聯 ;金墩積善堂樞介雲吉德維方勝 ,武林揚雪台機閣飛智紹繩尚朴 ;三山榴花祖築萬卷樓倡閩道學 ,四德兼全裔建千頃堂昭國史書;閩祠屹銅海鞏溪儀彩鳳,台堂立東山軍城起文龍;興化詩書禮樂新縣澤,軍城金堂玉馬舊家聲;江夏流芳千秋冠裳承雨露,鞏溪分派萬代俎豆肅春秋;山牌時宜三士教授潭州郡守,杜塘大器五經博士孝子家;軍城中庸能誦古芬淵源江夏,金墩黃府勉承先績衣被潁川 ;一門樞相祖舜昭北斗耀景陟,兩狀大魁定朴暉南宋映碧溪;軍城四代聯登繼祖德千秋世澤,中庸五子科第承宗功萬載偉業;祖編修孫學士一堂翰苑,唐忠臣宋孝子萬古綱常 。 軍城黃氏謁祖詩:駿馬登程出莆陽,任憑黃巷立綱常;年深異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朝夕勿忘黃岸公,晨昏當薦軍城香;但願中庸多庇佑,俾我黃府裔熾昌。其軍城黃氏分衍五大房則稱“軍城衍派”北宋分為五大房。
莆田城西瑞龍庵西側黃中庸侍中樞密第.jpg莆田城西瑞龍庵西側黃中庸侍中樞密第.jpg
步雲書院山長宋侍中樞密副使諡文正黃中庸像步雲書院山長宋侍中樞密副使諡文正黃中庸像

上杭書院

座落在福建省上杭縣步雲鄉梨嶺村西北約五華里處,建造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創建書院的是當地的一位進士叫林開莘,他看到這一帶山勢高聳,風景秀麗,雲霧瀰漫,步出院門,宛如置身於悠悠白雲之間,便將書院取名為“步雲”。林開莘等人還題刻了一幅長達3.58米的楹聯,懸掛在書院大門兩側。
如果把它與宋代的白鹿、嵩陽、睢陽、嶽麓四大著名書院相比,步雲書院雖然只能算是“小字輩”,但在閩西,卻是家喻戶曉的。且不說其雕樑畫棟、飛檐翹角之工藝是何等的精緻,單就院廳牆上鐫刻的當地歷代聖賢名人的肖像就頗見功夫了,一幅幅精美的壁畫更是使人對建院者油然而生敬意。可惜的是,清道光年後,書院歷經數次兵燹,加上歲月的無情侵蝕,幾近頹廢。閩西三年游擊戰爭期間,這裡是紅軍游擊隊的據點之一。原福建省委書記伍洪祥、安徽省軍區副司令員俞炳輝和革命烈士羅步雲當年都曾在此指揮作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