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死

梗死

任何原因出現的血流中斷,導致局部組織缺血性壞死,稱為梗死(infarction)。梗死一般是由動脈阻塞引起局部組織的缺血缺氧而壞死,但靜脈阻塞,使局部血流停滯導致缺氧,亦可引起梗死。

基本信息

原因

梗死梗死
血栓形成

梗死發生最常見的原因。主要見於冠狀動脈、腦動脈粥樣硬化合併血栓形成時引起的心肌梗死和腦組織梗死。伴有血栓形成的腳背動脈閉塞性脈管炎可引起腳部梗死。靜脈內血栓形成一般只引起瘀血、水腫,但腸系膜靜脈血栓形成可引起所屬靜脈引流腸段的梗死。
動脈栓塞
多為血栓栓塞,亦可為氣體、羊水脂肪栓塞,常引起脾、腎、肺和腦的梗死。
血管受壓閉塞
見於血管外腫瘤的壓迫,腸扭轉、腸套疊和嵌頓疝時腸系膜靜脈和動脈受壓,卵巢囊腫扭轉及睪丸扭轉致血管受壓等引起的壞死。
動脈痙攣
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時,血管發生持續性痙攣,可引起心肌梗死。

形成條件

未能建立有效側支循環
梗死的形成主要取決於血管阻塞後能否及時建立有效的側支循環。有雙重血液循環的肝、肺,血管阻塞後,通過側支循環的代償,不易發生梗死。一些器官動脈吻合枝少,如腎、脾及腦,動脈迅速發生阻塞時,常易發生梗死。
局部缺血耐受性和全身血液循環狀態
局部組織對缺血的耐受性和全身血液循環狀態。如心肌與腦組織對缺氧比較敏感,短暫的缺血也可引起梗死。全身血液循環在貧血或心功能不全狀態下,可促進梗死的發生。

病變類型

梗死的一般形態特徵
梗死是局限性組織壞死。
梗死灶的形狀取決於該器官的血管分布方式。多數器官的血管呈錐形分支,如等,故梗死灶也呈錐形,切面呈鍥形,或三角形,其尖端位於血管阻塞處,底部為器官的表面。心冠狀動脈分支不規則,故梗死灶呈地圖狀。腸系膜血管呈扇形分支,故腸梗死灶呈節段形。
心、腎、脾和肝等器官梗死為凝固性壞死,壞死組織較乾燥、質硬、表面下陷。腦梗死為液化性壞死,新鮮時質軟疏鬆,日久後可液化成囊腔。
梗死的顏色取決於病灶內的含血量,含血量少時顏色灰白,稱為貧血性梗死(anemicinfarct)。含血量多時,顏色暗紅,稱為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infarct)。
梗死類型
根據梗死灶內含血量的多少和有無合併細菌感染,將梗死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貧血性梗死:發生於組織結構較緻密側支循環不充分的實質器官,如心肌和腦組織。當梗死灶形成時,病灶邊緣側支血管內血液進入壞死組織較少,梗死灶呈灰白色,故稱為貧血性梗死(又稱為白色梗死)。發生於脾、腎梗死灶呈錐形,尖端向血管阻塞的部位,底部靠臟器表面,漿膜面常有少量纖維素性滲出物被覆。心肌梗死灶呈不規則地圖狀。梗死的早期,梗死灶與正常組織交界處因炎症反應常見一充血出血帶,數日後因紅細胞被巨噬細胞吞噬後轉變為含鐵血黃素而變成黃褐色。晚期病灶表面下陷,質地變堅實,黃褐色出血帶消失,由肉芽組織和疤痕組織取代。鏡下呈缺血性凝固性壞死改變,早期梗死灶內尚可見核固縮、核碎裂和核溶解等改變,細胞漿呈均勻一致的紅色,組織結構輪廓保存(如腎梗死)。晚期病灶呈紅染的均質性結構,邊緣有肉芽組織和疤痕組織形成。此外,腦梗死一般為貧血性梗死,壞死組織常變軟液化,無結構。
2.出血性梗死:常見於肺、腸等具有雙重血液循環,組織結構疏鬆伴嚴重淤血的情況下,因梗死灶內有大量的出血,故稱為出血性梗死,又稱為紅色梗死,(redinfarct)。
出血性梗死發生的條件:①嚴重淤血。如肺淤血,是肺梗死形成的重要先決條件。因為在肺淤血情況下,肺靜脈和毛細血管內壓增高,影響了肺動脈分支阻塞後建立有效的肺動脈和支氣管動脈側支循環,引起肺出血性梗死;卵巢囊腫或腫瘤在卵巢蒂部扭轉,使靜脈回流受阻,動脈供血也受影響逐漸減少甚至停止,致卵巢囊腫或腫瘤梗死。②器官組織結構疏鬆。腸和肺的組織較疏鬆,梗死初起時在組織間隙內可容肺的出血性梗死。
常見類型:①肺出血性梗死:其病灶常位於肺下葉,好發於肋隔緣。常可多發性,病灶大小不等,呈錐形、楔形,尖端朝向肺門,底部緊靠肺膜,肺膜面有纖維素性滲出物。梗死灶質實,因瀰漫性出血呈暗紅色,略向表面隆起,久而久之由於紅細胞崩解肉芽組織長入,梗死灶變成灰白色,病灶表面局部下陷。鏡下見梗死灶呈凝固性壞死,可見肺泡輪廓,肺泡腔、小支氣管腔及肺間質充滿紅細胞。早期紅細胞輪廓尚保存,以後崩解。梗死灶邊緣與正常肺組織交界處的肺組織充血、水腫及出血。臨床上可出現胸痛、咳嗽及咯血、發熱及白細胞總數升高等症狀。②腸出血性梗死:多見於腸系膜動脈栓塞和靜脈血栓形成,或在腸套疊、腸扭轉、嵌頓疝、腫瘤壓迫等情況下引起出血性梗死。腸梗死灶呈節段性暗紅色。腸壁因瘀血、水腫和出血呈明顯增厚,隨之腸壁壞死,質脆易破碎,腸漿膜面可有纖維素性膿性滲出物被覆。臨床上,由於血管阻塞,腸壁肌肉缺氧引起持續性痙攣致劇烈腹痛;因腸蠕動加強可產生逆蠕動引起嘔吐;腸壁壞死累及肌層及神經,可引起麻痹性腸梗阻;腸壁全層壞死可致穿孔及腹膜炎,引起嚴重後果。
3.敗血性梗死(septicinfarct)由含有細菌的栓子阻塞血管引起。常見於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含細菌的栓子從心內膜脫落,順血流運行而引起相應組織器官動脈栓塞所致。梗死灶內可見有細菌團及大量炎細胞浸潤,若有化膿性細菌感染時,可出現膿腫形成。

機體影響

梗死對機體的影響,取決於發生梗死的器官、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腎、脾的梗死一般影響較小,腎梗死通常出現腰痛和血尿,不影響腎功能;肺梗死有胸痛和咯血;腸梗死常出現劇烈腹痛、血便和腹膜炎的症狀;心肌梗死影響心臟功能,嚴重者可導致心力衰竭甚至急死;腦梗死出現其相應部位的功能障礙,梗死灶大者可致死。四肢、肺、腸梗死等可繼發腐敗菌的感染而造成壞疽。如合併化膿菌感染,亦可引起膿腫。

結局

梗死灶形成時,引起病灶周圍的炎症反應,血管擴張充血,有嗜中性白細胞及巨噬細胞滲出,繼而形成肉芽組織,在梗死發生24~48小時後,肉芽組織已開始從梗死灶周圍長入病灶內,小的梗死灶可被肉芽組織完全取代機化,日久變為纖維疤痕。大的梗死灶不能完全機化時,則由肉芽組織和日後轉變成的疤痕組織加以包裹,病灶內部可發生鈣化。腦梗死則可液化成囊腔,周圍由增生的膠質疤痕包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