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公元前208年,羅馬之劍馬克盧斯戰死;秋季,羅馬在羅克里城下遭遇慘敗。在西班牙,西庇阿在巴埃庫拉戰役中擊敗哈斯德魯巴,哈斯德魯巴率領大約6成的部隊脫離戰場後北上,準備馳援義大利戰場。戰役經過
哈斯德魯巴於公元前207年由西班牙出發,進軍義大利與漢尼拔會合。羅馬人已經在義大利北部配置了一支部隊,以對付此舉,同時另一支部隊在執政官尼祿(Nero)的率領下,在坎尼舊戰場附近與漢尼拔的軍隊對峙。哈斯德魯巴派出信使,要求漢尼拔向北機動,與其會合。羅馬人抓住了的這名信使,了解到哈斯德魯巴對他們的威脅,而漢尼拔對其增援兵力的到達卻一無所知。尼祿迅速作出反應,秘密率領7000名精選士兵向北行軍250英里,同與哈斯德魯巴對峙的部隊會合。哈斯德魯巴知道對手已經獲得了增援,並且不希望在沒有漢尼拔的情況下與敵人作戰,於是他決定拒戰。但是,他的部隊在夜間後撤時迷失了方向,找不到梅陶魯斯河上的渡口,於是不得不在第二天與敵人戰鬥。羅馬人取得了戰鬥的徹底勝利。他們殺了哈斯德魯巴,給其部隊以嚴重殺傷,並驅散了剩餘的人員。緊接著,尼祿又率其分遣隊再次南下,重新同其監視漢尼拔的部隊會合。直至羅馬人將哈斯德魯巴的人頭從城牆上扔進漢尼拔的營地之前,他仍然不知道哈斯德魯巴已經到達義大利,也不知道尼祿曾經暫時離開其面前。
分析
在梅陶魯斯河的決定性戰役中,相對於哈斯德魯巴爾和漢尼拔的軍隊來說,羅馬人的部隊處於內線位置,按理說這種態勢原本應是決定戰役勝負的關鍵。但是由於漢尼拔的弟弟哈司德魯巴爾不能從海上,而只能經高盧從陸路運送援兵,最終讓羅馬軍團取得了這次戰役的勝利。評價
尼祿的進軍提供了一個戰略集中的極好例子。這種集中只有利用位於兩支迦太基人部隊之間才能做到。在這種內線作戰的形勢下,羅馬軍團同時面對相距250英里的哈斯德魯巴和漢尼拔,兩支部隊背靠背,位於兩支迦太基人部隊之間。每個羅馬人分遣隊各有一條戰線,各條戰線要么向敵要么背敵,而兩支迦太基人部隊也各有其與羅馬敵人相對的戰線。羅馬人處於內線作戰,迦太基人則處於外線作戰。這就意味著,一支羅馬人的分遣隊可以直接向另一支分遣隊派遣增援部隊,而兩支迦太基人的部隊則實際上只有在能夠繞過其當面羅馬軍團的情況下,才能互派增援。這種對內線的運用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集中擊弱的重要戰略手段。處於內線地位的軍隊可以利用這種方式集中優勢兵力打擊敵人的弱點。外線軍隊的弱點是由於內線軍隊能夠集中兵力而自己卻難以集中兵力導致的。對這種態勢的潛力要有全面認識,那就是這種潛力能否發揮,依賴於能否將敵人拖入會戰。假如哈斯德魯巴沒有迷失方向,也沒有被河流所阻,那么羅馬人就不能將其拖入會戰,羅馬人集中兵力可能也因此而徒然空忙。在強者不能迫使弱者戰鬥的情況下,在內線集中兵力的做法很少使用。
由於居於內線的軍隊有機會集中兵力各個破敵,所以內線作戰通常能給處於內線的軍隊提供一種優勢。這與戰術中位於兩個對手之間的態勢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戰術中的這種態勢叫做被包圍,是一種嚴重的不利態勢。戰術中的被圍軍隊不僅不能集中兵力,各個破敵,反而不得不同時與所有當面的敵人部隊戰鬥。包圍者從正面、翼側和後方攻擊敵人,其對敵攻擊行動相互支援,從而剝奪了被圍者的機動能力。被圍者很少能夠在各個方向上都打得很好。戰術條件與戰略形勢下內外線作戰的區別主要在於距離,即外線軍隊是否相互靠近得足以相互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