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彥良

桂彥良

桂彥良(1321-1387),名德偁,號清節,元明之際浙江慈谿(今江北區慈城鎮)人。少年慧敏,勤奮博學。元末為鄉貢進士,曾任平江路學教授,觀世不可為,遂東歸,放情山水間,肆為詩古文。張士誠、方國珍爭相聘請,均不就。洪武六年(1373)應徵召入京,授太子正字,在文華堂為太子以下多位青年官員講學,以孔孟聖學為本,匯聚歷代治政之精華,聯繫明代國情之實際,解當務之急。兩年後,學生中有七八人擢為行省參政,八人為按察檢事,十九人出任知府,其餘皆授御史。朱元璋也時有諮詢,彥良所對,帝每稱善,書其語揭便殿,曾呼“老桂”而不名。 朱元璋特別重視皇室子弟的教育,選擇諸王傅非常慎重,因而命彥良出任晉王府右傅,並親自為文賜之。彥良入謝。帝曰:“江南大儒,惟卿一人”。對曰:“臣不如宋濂、劉基”。帝曰:“濂文人耳;基峻隘,不如卿也”。彥良至晉,編制《格心圖》獻王,又改革王府官制。後升任左長史,赴京朝見,條陳治道所急,名為《萬世太平治安十二策》,主旨是:法天道、廣地利、順人心、養聖德、培國脈、開經筵,精選舉,審刑罰,敦教化,馭戎狄,賢俊,廣咨訪。朱元璋閱後大加賞識,曰:“彥良所陳,通達事體,有裨治道。世謂儒者泥古不通今,若彥良可謂通儒矣。” 洪武十八年(1385)告老還鄉,兩年後浙江鄉試,又被任命為主文官,扶病往,既歸,遂以疾終,諡文裕。 著有《清節》《清溪》《山西》《掛笏》《老拙》等集和《陶詩春和詠》及《中都紀行》等。

基本信息

草書

桂彥良《比到京帖》 桂彥良《比到京帖》

桂彥良“善書法,行草書學晉二王和唐懷素筆法,奔放秀美”。桂彥良善書,尤工草書,其書學孫過庭《書譜》上溯二王,頗得其真諦。

雖然桂彥良在明朝初期的書壇上名聲不大,但《比到京帖》帖中字畫使轉起落,用筆枯澀濃淡,章法參差掩映,使人看上為之-亮。《比到京帖》曾經淮安周氏和鑑藏家張蔥玉收藏。

明史記載

原文

桂彥良《比到京帖》 桂彥良《比到京帖》
桂彥良,名德偁,以字行,慈谿人。元鄉貢進士,為平江路學教授,罷歸。張士誠、方國珍交辟,不就。洪武六年,征詣公車,授太子正字。帝嘗出御製詩文,彥良就御座前朗誦,聲徹殿外,左右驚愕,帝嘉其樸直。時選國子生蔣學等為給事中,舉人張唯等為編修,肄業文華堂。命彥良及宋濂、孔克表為之師。嘗從容有所咨問,彥良對必以正。帝每稱善,書其語揭便殿。七年冬至,詞臣撰南郊祝文用“予”、“我”字。帝以為不敬。彥良曰:“成湯祭上帝曰‘予小子履’;武王祀文王之詩曰“‘我將我享’。古有此言。”帝色霽曰:“正字言是也。”時御史台具獄,令詞臣覆讞。彥良所論釋者數十人。
遷晉王府右傅。帝親為文賜之。彥良入謝。帝曰:“江南大儒,惟卿一人。”對曰:“臣不如宋濂、劉基。”帝曰“濂,文人耳;基,峻隘,不如卿也。”彥良至晉,制《格心圖》獻王。後更王府官制,改左長史。朝京師,上太平十二策。帝曰:“彥良所陳,通達事體,有裨治道。世謂儒者泥古不通今,若彥良可謂通儒矣。”十八年請告歸,越二年卒。 明初,特重師傅。既命宋濂教太子,而諸王傅亦慎其選。彥良與陳南賓等皆宿儒老生,而李希顏與駙馬都尉胡觀傅徐宗實,尤以嚴見憚。

譯文

桂彥良 草書 桂彥良 草書

桂彥良,名叫德翶,以字行,慈谿人。元朝的鄉貢進士,為平江路學的教

授,罷官回到鄉里,張士誠、方國珍交相爭聘,不願就任。洪武六年(1373)明廷下令,授予太子正字。皇帝曾經寫出詩文,桂彥良在皇帝座前朗誦,聲音響徹宮殿之外,左右侍臣十分驚訝。皇帝嘉獎桂彥良樸直。當時明廷選送國子生蔣學等為給事中,舉人張唯等為編修,在文華堂學習。任命桂彥良、宋濂、孔克表為他們的老師。皇上曾經隨意咨問,桂彥良回答必然是正確的。皇上時常稱讚他,並寫下他的一些對話。七年(1374)冬至,詞臣撰寫南郊的祝文使用了“予”、“我”,皇上認為這是對他的不恭敬。桂彥良勸皇上說“:成湯祭上古之帝時就說過‘予小子履’,武王祭祀文王時詩文中說‘:我將我享’,自古以來就有這種說法。”皇上聽後面帶微笑說:“桂彥良說得對啊。”當時,御史台審定了案件,皇上讓詞臣覆核。桂彥良的論述使數十人得以解脫。
桂彥良晉升為晉王府右傅,皇上親自寫任命狀。桂彥良入宮謝恩。皇上說“:江南的大學者,唯獨你一人。”桂彥良回答說“:我不如宋濂、劉基。”皇帝說:“宋濂是個文人,劉基心胸有點狹隘,他不如你啊。”桂彥良到了晉地,繪製了“格心圖”敬獻給晉王。後來王府官制變更,桂彥良改為左長史。當上京朝見時,他呈上“太平十二策”。皇上看後說“:桂彥良所陳述的意見,通情達理,對治理國家十分有益。世人都認為學者只潛心古時的東西,而對時事不甚了解,像桂彥良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精通古今的全才啊。”十八年(1385)桂彥良請求告老還鄉,過二年,桂彥良逝世。
明朝初年,特別注重對教師的選擇。於是任命宋濂教育太子,而諸王對教師的選拔也十分慎重。桂彥良和陳南賓等都是有學問、有聲望的大學者。李希顏與駙馬都尉胡觀的教師徐宗實,都以嚴厲著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