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加入義軍
![湯和(右一)與眾將領繡像](/img/e/f16/nBnauM3X1ITO4kTN5IDO3UDN0UTMwAjM2gTM1YTNwAzMxAzLyg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352年(至正十二年),湯和帶領十多個壯士參加了郭子興的紅巾軍,他因作戰勇敢而被封為千戶之職。湯和給兒時夥伴朱元璋寫信,邀請在皇覺寺的朱元璋參加義軍。有人知道了這封信的內容,要去告密。於是,朱元璋投奔了郭子興的紅巾軍。朱元璋入伍後,因功被提升為鎮撫之職,級別在湯和之上。
1353年(至正十三年),湯和隨朱元璋進攻大洪山,攻克滁州,被授為管軍總管。又隨朱元璋攻取和州。當時諸將大多是朱元璋的同輩,都不肯居於他人之下,湯和比朱元璋大三歲,惟獨他認真謹慎地聽從指揮,朱元璋為此非常高興。
1355年(至正十五年)農曆六月,湯和隨朱元璋平定太平,繳獲三百匹戰馬。在攻擊陳野先時,湯和被飛箭射中左大腿,他將箭拔出後繼續投入戰鬥,最後與諸將擒拿住陳野先,攻占了溧水、句容。
1356年(至正十六年)農曆三月,湯和隨軍平定集慶(今南京),立下了功勳。平定集慶後不久,湯和又跟隨徐達攻取鎮江,晉升為統軍元帥,其後又率領軍隊出行巡察奔牛、品城,降服陳保二,攻取金壇、常州,然後湯和以樞密院同僉(同僉為院官身份,節制元帥)的身份駐守常州。
駐守常州
![湯和題跋像](/img/9/360/nBnauM3X4MDM2MjN0MDO3UDN0UTMwAjM2gTM1YTNwAzMxAzLzg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敵人屢次出兵侵犯,湯和全都將他們擊退,並俘虜敵人數以千計。隨後,湯和進取無錫,大破吳軍於錫山,趕走莫天祐,俘獲其妻子兒女,晉升為中書左丞;又以水師出行巡察黃楊山,將張士誠所屬的水軍打敗,俘獲千戶四十九人,被授以平章政事。湯和率軍援救長興,與張士信戰於城下,城中出兵,與湯和一起夾擊,大敗敵軍,俘獲士兵八千人;解圍之後,湯和率軍返回,討平江西諸山寨。永新守將周安反叛,湯和率軍進攻,將其打敗,連破其十七寨,然後圍城三月,攻克永新,捉拿周安,並將他獻給朱元璋,然後還守常州。
1365年(至正二十五年)農曆十月,湯和隨大軍討伐張士誠,攻克太湖水寨,攻下吳江州,圍攻平江,在閶門和敵人戰鬥時,湯和被飛炮擊傷左臂,應詔返回應天。傷好之後,湯和重返戰場,攻克平江,因為軍功,被朱元璋賞賜黃金和布帛。
平定福建
![湯和畫像](/img/8/f98/nBnauM3XyQDO4kjM5MDO3UDN0UTMwAjM2gTM1YTNwAzMxAzLzg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湯和被授以征南將軍,與副將軍吳禎率領常州、長興、江陰諸路人馬,前去征討方國珍。渡過曹娥江,攻下餘姚、上虞,攻取慶元。
方國珍逃亡入海,湯和率軍追擊,將其打敗,俘獲敵軍大帥二人,海船二十五艘,斬首無數,然後回軍平定各屬城。
湯和派使者招降方國珍,方國珍到軍門投降,湯和獲得士兵二萬四千人,海船四百多艘,浙東地區全部平定。湯和於是與副將軍廖永忠一起前去討伐陳友定,從明州出發,由海路順風抵達福州的五虎門,駐軍南台。湯和首先派人前去勸降,陳友定不予答覆,於是將其包圍,在城下將平章曲出打敗,參政袁仁請求投降,湯和乘機率領軍隊進城,然後分兵出行巡察興化、漳、泉及福寧諸州縣。
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正月,湯和又攻占延平,擒獲陳友定,將其押送京城。
西征北戰
![湯和半身像](/img/b/720/nBnauM3XyAzM0ATM2QDO3UDN0UTMwAjM2gTM1YTNwAzMxAzL0g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1371年(洪武四年),湯和率軍渡河進入潼關,分兵徑直奔向涇州,派部將招降了張良臣,張良臣不久又反叛離去,湯和會合大軍圍攻慶陽,將張良臣俘獲斬首。湯和被授以征西將軍,與副將軍廖永忠一起率水師溯江伐夏,夏兵扼住險要地段,湯和進攻沒能成功。又遇江水暴漲,駐軍大溪口,軍隊長久不能前進,而傅友德已率軍從秦、隴深入,攻取漢中。廖永忠已在其前攻克瞿塘關,進入夔州。湯和這才率軍跟隨其後,進入重慶,降服明升。還軍之後,傅友德、廖永忠受到皇帝的賞賜,而湯和不及他們。
1372年(洪武五年),湯和以右副將軍的身份,隨大將軍徐達北伐,遇敵於斷頭山,戰敗,指揮使章存道陣亡,皇帝對此未予追究。湯和隨即與李善長一起駐紮中都宮闕。又鎮守北平,修築彰德城,跟隨徐達在定西將擴廓打敗,平定寧夏,向北追擊到察罕腦兒,擒獲蒙古猛將虎陳,獲馬、牛、羊十多萬頭。後來在攻戰東勝、大同、宣府的戰役中,湯和都立有戰功。返回京城後,官職授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爵位封為中山侯,每年的俸祿一千五百石,並授與子孫世襲的憑證。
1376年(洪武九年),伯顏帖木兒成為邊境的隱患,湯和以征西將軍的身份駐防延安,伯顏帖木兒向明朝乞求和解,於是湯和率軍返回。
1378年(洪武十一年)春,湯和晉封為信國公,每年的俸祿三千石,參加商議軍國大事。湯和多次去中都、臨清、北平操練軍隊,修繕城牆。1381年(洪武十四年),湯和以左副將軍的身份率軍出塞,征討乃兒不花,攻占敵人的灰山營,俘獲平章別里哥、樞密使通而歸。1385年(洪武十八年),思州蠻族叛亂,湯和以征虜將軍的身份跟隨楚王征討,俘獲敵軍四萬人,擒獲蠻族的首領而歸。
告老還鄉
![湯和雕像](/img/b/30b/nBnauM3X3cTN0kzMyUDO3UDN0UTMwAjM2gTM1YTNwAzMxAzL1gzLw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築城防倭
當時倭寇經常騷擾沿海一帶,朱元璋把湯和召來,對他說:“你雖已老了,再請你替朕一行吧!”湯和到實地巡視後,決定在江浙沿海一帶築城59座。一年後(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城終於築成。湯和返京復命,鳳陽新宅也已建成。湯和便帶領妻子兒女去向皇帝辭行,朱元璋十分高興,賜他黃金三百兩、白金二千兩、紙紗三千錠、彩幣四十多套,賜給其夫人胡氏的物品也一樣多,並且下詔褒獎,諸功臣無人能與他相比。從此以後,湯和每年一次上京朝見。
因病去世
![湯和像](/img/1/b99/nBnauM3X4UTM2QzM2UDO3UDN0UTMwAjM2gTM1YTNwAzMxAzL1g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夏天農曆八月,湯和病逝,終年七十歲,朱元璋下詔追封湯和為東甌王,諡號襄武。敕葬安徽蚌埠曹山南麓。
人物評價
《明史·湯和列傳》:湯和晚年為人更加恭敬謹慎,入朝所聽到關於國事的議論,不敢向外泄露一句。他有妾百餘人,生病之後便全部用錢將她們打發走。他在朝廷上所得的賞賜,大多分給了家鄉的鄉親們,每當見到布衣時的故交遺老時,湯和總是顯得非常高興。當時許多公、侯等老將都因奸黨罪先後伏法,很少有人倖免,而湯和獨享老年之福,並以功名而終。
軼聞故事
湯和經常因為酒醉犯錯。在駐守常州時,他曾有事請示朱元璋,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便在喝醉後埋怨說:“我鎮守此城,就像坐在屋脊之上,左右為難。”朱元璋聽說之後懷恨在心。平定中原後,論功行賞時,朱元璋以湯和征閩時釋放陳友定的餘孽,使八郡重受騷擾;還軍途中,又被秀蘭山賊寇襲擊,失去二名指揮使為由,不封湯和公爵。湯和伐蜀回來後,朱元璋又當面數落其逗留之罪,湯和頓首謝罪,此事才作罷。在封他為信國公時,朱元璋仍列舉他在常州時的過失,並命人刻在世襲憑證之上。
史書記載
《明史·湯和列傳》
《明史紀事本末》卷四
《讀史方輿紀要》
祖先後代子孫
祖先:曾祖父字「五一」,祖父「六一」,父親「七一」
湯和有五子。長子湯鼎為前軍都僉事,隨征雲南,中途去世。少子湯醴,積功升至左軍都督同知,征討五開,死於軍中。湯鼎之子湯晟,湯晟之子湯文瑜,都早逝,沒能繼承爵位。明英宗時,湯文瑜之子湯傑請求繼承爵位,英宗竟以四十年之久沒人繼承為由,將爵位罷免。湯傑無子,以其弟湯倫之子湯紹宗為後。明孝宗任用功臣之後,授湯紹宗為南京錦衣衛世襲指揮使。嘉靖十一年(1532年),封為靈璧侯,食祿千石。湯紹宗傳子至孫湯世隆,隆慶年間湯世隆協守南京,兼領後府,改提督漕運,歷任四十餘年,因功加封太子太保,進升少保。死後,諡號僖敏。爵位傳至明朝滅亡而終。
湯和的曾孫湯胤勣,字公讓,諸生,工詩,負才使氣,“景泰十才子”之一。巡撫尚書周忱使作啟事,即席具數萬言。周忱向朝廷推薦,于謙召詢古今將略及兵事,胤勣應對如響。累授錦衣千戶。偕中書舍人趙榮問候明英宗於沙漠,脫脫不花問中朝事,慷慨酬答不少屈。景泰中,因為尚書胡濙的推薦,署指揮僉事。天順中,錦衣偵事者摭胤勣舊事以聞,謫為民。成化初,復故官。三年擢署都指揮僉事,為延綏東路參將,分守孤山堡。孤山最當寇沖,胤勣奏請築城聚糧,增兵戍守。未報,寇大至。胤勣病,力疾上馬,陷伏死。事聞,贈祭如例。
後世紀念
湯和廟
湯和廟位於溫州龍灣區海濱街道寧村十字街頭。明嘉靖年間,御史上奏,為紀念湯和建造湯和廟,清乾隆年間擴建後殿。湯氏祠
湯和逝後,其子孫改信國公府為湯氏家祠,朱元璋御賜楹聯曰:“千年不朽勛臣府,萬古長青信國祠”。民俗活動
![民俗活動](/img/d/025/nBnauM3X4gTM0cTM2cDO3UDN0UTMwAjM2gTM1YTNwAzMxAzL3g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墓地
![蚌埠湯和墓](/img/6/933/nBnauM3XxYjNzkTMzQTMz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0E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湯和墓位於安徽蚌埠市龍子河以東的曹山南麓,墓高3.6米,寬3.9米,面積達40平方米,墓碑高6.25米,墓階下有對稱的石翁仲、石獅、石羊。
湯和墓始建於明代初期,1973年經搶救性考古發堀,湯和墓重見天日。
2006年10月,湯和墓被整修一新,墓園內矗立著新塑的湯和銅像,該墓區現己成蚌埠市的龍湖公園一景。並被列為蚌埠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影視形象
1998年電視劇《乞丐皇帝傳奇》葉建飛飾演湯和。
2002年電視劇《大腳馬皇后》李中華飾湯和。
2006年電視劇《朱元璋》楊洪武飾演湯和。
2006年電視劇《傳奇皇帝朱元璋》張興哲飾演湯和。
2015年電視劇《乞丐皇帝大腳皇后傳奇》劉東建飾演湯和。
明朝人物誌1
明朝(1368年-166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介紹明朝建立過程中相關人物,及其開國六公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