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羅弗·克利夫蘭

格羅弗·克利夫蘭

格羅弗·克利夫蘭(Stephen Cleveland,1837年3月18日—1908年6月24日),美國政治家,第22和24任美國總統,是唯一分開任兩屆的總統,也是內戰後第一個當選總統的民主黨人。在他任期內,自由女神像在紐約市豎立,任期內面臨著機構改革、關稅紛爭、工人罷工等難題。他推行了文官制度改革,免去了近10萬共和黨人的官職並換上了民主黨人;他勒令鐵路公司退出了近8千英畝非法占用的土地;他力圖維持和制訂有利於民主黨利益的低關稅政策。在後世看來,他是最好的無名總統。同時,他也是第一位接受當時的中國政府首腦(李鴻章)訪美並與之會晤的美國總統。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美國第22任和第24任總統:1885年3月4日——1889年3月4日,1893年3月4日——1897年3月4日 所屬政黨:民主黨

克里夫蘭總統標準像 克里夫蘭總統標準像

出生:1837年3月18日,考德威爾里,新澤西

死於:1908年6月24日,普林斯頓,新澤西

父親:理察·法利·克利夫蘭

母親:安妮·尼爾克利夫蘭

夫人:弗朗西絲·福爾瑟姆(1864-1947),於1886年6月2日結婚

孩子:魯思·克利夫蘭(1891-1904);埃絲特·克利夫蘭(1893-1980);瑪麗恩·克利夫蘭(1895-1977);理察·福爾瑟姆·克利夫蘭(1897-1974);弗朗西斯·格羅弗·克利夫蘭(1903-1995)

早年照片 早年照片

其他政府位置:紐約伊利縣治安官,1870-73紐約布法羅市市長,1882紐約州州長,1883-85

克里夫蘭總統在白宮內結婚 克里夫蘭總統在白宮內結婚

克利夫蘭於1837年3月18日出生於在新澤西州卡爾德威爾的一個公理會牧師家庭。是查理·法利·克利夫蘭和安·尼爾·克利夫蘭九個孩子中的第五個。父親是一名律師。 他11歲進入紐約費耶特維中學,1850年就讀紐約柯林頓文學院,1851年又回到了費耶特維中學。1859年,他取得了律師資格後,便和別人組織了布法羅律師事務所,並參加了民主黨。成為律師並開始參加政治活動。1881年任布法羅市長,次年任紐約州州長。因敢於改革某些弊政,聲望更高。

克里夫蘭在白宮內(油畫)格羅弗·克利夫蘭是第一個民主黨人在內戰之後選舉出來的總統,也是唯一一位離開白宮,並且4年之後再被任職的總統。

在1887年12月他要求國會降低保護關稅。1888年他謀求連任,但未成功。克利夫蘭與共和黨候選人班傑明·哈里森相比較,雖然他贏得大多數的歡迎,但是他卻得到很少的選票。連任失敗後,他去紐約市當了律師。四年後,1892年克利夫蘭再次參加競選並獲勝。

簽名 簽名

重新上台後,正遇美國金融大恐慌,工人頻頻罷工,克利夫蘭採取了諸多強硬措施,包括對罷工工人進行鎮壓。克利夫蘭對鐵路罷工者的處理方式激起很多美國人的驕傲。但是,他的政策在經濟蕭條期一般是不受歡迎的。對外,克利夫蘭採取孤立主義政策,反對領土擴張。

第二次任滿後,克利夫蘭返回新澤西。此時,他擁有30—35萬美元的財產,他本人還在一家人壽保險公司供職。他先後兩次出任總統,但任期不相連線。由於政績平平,被歷史學家稱為“虎頭蛇尾”的總統。

個人歷程

克里夫蘭總統墓 克里夫蘭總統墓

克利夫蘭是一位大膽改革,不徇私情的人。在任紐約州伊利縣行政司法官期間,為了根除人們習以為常的貪污受賄風氣,他疏遠了很多政治家,但卻贏得了伴隨終生的不畏強暴、公正廉潔的好名聲。任布法羅市市長時,他又以“否決市長”而出名。1883年克利夫蘭以58%對37%的選票,當選紐約州州長。在任州長期間,他在用人方面,堅持量才錄用,把“政府機關應該得到公眾的信任”作為自己行動的口號。 1884年他被民主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並在競選中獲勝。就任總統後,堅決推行文官制,反對實行保護關稅。並且結束了南北戰爭後共和黨連續執政20多年的局面。

格羅弗·克利夫蘭入主白宮時還是一個單身漢。1886年他與比他小28歲的弗朗西斯·福爾索姆(當時她只有21歲)在白宮結婚。他們有二子三女。格羅弗·克利夫蘭是唯一在白宮裡結婚的總統。

在1888年競選中,他敗給了班傑明·哈里森,結束了他的第一個總統任期。1892年,克利夫蘭擊敗了哈里森,又回到白宮,開始了總統的第二任期。

1903年 1903年

在克利夫蘭的第二任期里,充滿了風暴。1893年費城雷丁鐵路公司的破產觸發了經濟危機,引起了長期而慘重的大蕭條,隨之而來的是黃金儲備縮減、廣泛的失業、工業生產過剩、農產品欠收。此時歐洲經濟也正在衰退。儘管克利夫蘭有著執著的誠實,強烈的責任心和勇氣,但終因沒有把握住社會局勢而被這個巨大的災難所擊垮。

晚年的克利夫蘭隱居在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為失去美國人民的信任和愛戴而深感沮喪。1908年6月24日,克利夫蘭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的家中去世,終年71歲。

個人影響

格羅弗·克利夫蘭 格羅弗·克利夫蘭
格羅弗·克利夫蘭 格羅弗·克利夫蘭

克利夫蘭在第一任期間受到公眾的一致好評,文職改革者們喜歡他的所作所為,生意人讚賞他強調穩定幣值和經濟,強調政府工作效率。 他在第一任期內面臨著機構改革、關稅紛爭、工人罷工等難題。他推行了文官制度改革,免去了近10萬共和黨人的官職並換上了民主黨人;他勒令鐵路公司退出了近8千英畝非法占用的土地;他力圖維持和制訂有利於民主黨利益的低關稅政策。

此外,他抱著對任何團體都不能給予優惠的信條,頻頻行使否決權,甚至否決了資助災民、發放退伍軍人津貼等提案;他還動用軍隊,無情地鎮壓了一系列罷工事件。他在4年當中,簽發了不下413份否決批文,兩倍於從華盛頓到阿瑟的21位前總統所簽發的否決批文的總和。

他被人認為是獨立、誠實的總統,他在反腐敗、反政黨分贓等方面作了貢獻,但也鎮壓工人罷工,否決過一些例如給災民分發種子等的福利法案,還否決了照顧內戰老兵的法案。對外,他反對擴張,實行孤立主義。他在當選前是一位律師,卸任後,他還在一家人壽保險公司供職。

克利夫蘭的口頭禪是:“你他媽的見鬼去吧!”

克利夫蘭的最偉大的格言是:“公職乃公眾信賴之職!”

克利夫蘭的臨終遺言是;“為了主持正義,我已盡了最大努力!”

綽號來歷

克里夫蘭在白宮內(油畫) 克里夫蘭在白宮內(油畫)

克利夫蘭曾任教師、律師、縣行政司法長官、市長、紐約州州長等職。1804年,民主黨推選當時任紐約州州長的克利夫蘭為總統候選人一舉獲得成功。克利夫蘭當權以後,曾以“改革文官制度”為名,陸續將近十萬名聯邦政府中的共和黨的官員免除了職務,換上了民主黨人。 四年任期滿後,克利夫蘭總統準備競選連任,但沒有成功。克利夫蘭又經過四年的“休整”,終於在1892年又東山再起,再度出任美國總統。克利夫蘭在清理政府機關積弊上做了許多工作,但是他未能遏制住壟斷,也沒有能為迫切的農業問題、勞工問題找到解決的辦法。

克利夫蘭在布法羅市任市長時,因否決了市政會許許多多的濫撥款項的建議,以致人們當時給他送了這樣一些綽號“否決市長”、“布法羅的格羅弗、尊敬的頑固先生”;由於克利夫蘭正直得到了不講情面的地步,所以當時人們又給他送了一個綽號:“不討人喜歡的誠實人”。

在克利夫蘭第一次任總統的4年當中,他簽發了不下413份否決批文,兩倍於從華盛頓到阿瑟的21位前總統所簽發的否決批文的總和,因此,人們又給他送了這樣一個綽號:“否決總統”;因為克利夫蘭走路有一些跛,人們又給他送了一個綽號:“跛鴨”;而大部分美國人則給他送了這樣一個綽號:“倔強閣下”。

李鴻章訪美

李鴻章與克利夫蘭 李鴻章與克利夫蘭

1896年8月28日,中國總理大臣李鴻章抵達紐約,對美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紐約萬人空巷,爭相目睹中國“副王”的英姿,從政界到餐廳,中國熱席捲全美。

當李鴻章踏上美國領土的那一刻,他就急切地問前來迎接的美方官員:克利夫蘭總統(Stephen Grover Cleveland)是否在紐約?何時能見面?

三天后,專程從華盛頓趕到紐約迎接李鴻章的克利夫蘭總統,接受了李鴻章遞交的國書,雙方舉行了半個多小時的秘密會談。隨後,克利夫蘭總統為中國代表團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紐約時報》的報導指出,這場宴會的“請柬是美國國務院專為接待國賓而特製的。午宴具有最正式的官方性質,而不能等同於普通的公務應酬。它與在華盛頓接待各國外交使節的規格完全一樣。”這是有史以來中國使節在西方享受的第一頓“國宴”,這次訪問也是中國級別最高、最正式的一次國事訪問。

在觥籌交錯之中,其實是兩國戰略關係、尤其是美國東亞戰略的大調整。一年前結束的甲午戰爭,徹底地改變了東亞的力量平衡,中美雙方都在調整步伐。

之前,在大清國眼中,美國還是“最為公平順善”、“好排難解紛”的唯一強國。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在列強覬覦中國主權甚至領土的時候,將自己的胃口嚴格地控制在了商業領域,並時常能為中國“仗義執言”,深得大清國朝野的好評。自西華德以來,美國的干預主義勢力不斷膨脹,但在夏威夷政變中,美國卻第一次嘗到了濕手抓了乾粉團的麻煩,在國務卿葛禮山(W.Q.Gresham)的主導下,重回孤立主義的道。

甲午戰爭爆發後,美國成為中日兩國唯一能接受的“調停人”(Good Office),美國的領事館成為中日兩國僑民在對方國家上的庇護者。而隨後上海間諜門事件的爆發,則引發了美國國內有關東亞政策的大辯論。當時,兩名被中國追捕的日本間諜,得到了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的庇護,中國政府提出了強烈的引渡要求。為此,主張干預的美國駐華外交官與主張不干預的美國國務院發生激烈爭論,在國務院的死命令下,駐滬領事館不得不將日本間諜移交給中國。隨後,中國處決了這兩名間諜。此事在美國國內引發激烈的政爭,國會內的擴張主義議員們,甚至計畫提出對總統的彈劾,政潮澎湃洶湧。誰也沒有想到,上海間諜門事件將成為美國孤立主義的絕響,在巨大的民意壓力下,美國將徹底擯棄那跟在“獅子”後面揀骨頭吃的“豺狼外交”(Jackal Diplomacy),憑藉炮艦政策躋身“獅子”的行列。

克利夫蘭總統對李鴻章的評價:李鴻章不僅是中國在當代所孕育的最偉大的人物,而且綜合各方面的才能來說,他是全世界在上世紀中最獨特的人物。以文人來說,他是卓越的;以軍人來說,他在重要的戰役中為國家作了有價值的服務;以從政30年的政治家來說,他為這個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繁盛的國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認的優良設施;以一位外交官來說,他的成就使他成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子女簡介

魯思·克利夫蘭

格羅弗·克利夫蘭和弗朗西斯·福爾索姆的第一個孩子

生於:1891年10月3日

出生地:紐約州紐約市

卒於:1904年1月7日

死亡年齡:12歲零3個月

死因:白喉

教育:瑪麗·費恩小姐私立學校

1000美元的正面:格羅弗·克利夫蘭 1000美元的正面:格羅弗·克利夫蘭

魯思·克利夫蘭是全國的寵兒。在她的父親隔了四年之後第二次任總統時,她的活潑身影在白宮到處可見。克利夫蘭家的第三個孩子在白宮出生後,魯思就成了白宮裡三個孩子的老大。

埃絲特·克利夫蘭·博贊科特

格羅弗·克利夫蘭和弗朗西斯·福爾索姆的第二個孩子,第二個女兒

生於:1893年9月9日

出生地:紐約州紐約市

卒於:1980年6月26日

死亡年齡:86歲零9個月

死因:疾病

職業:主婦,母親

配偶:威廉·西德尼·本斯·博贊科特

子女人數:2人

克利夫蘭的第二個女兒埃絲特是在他第二次入主白宮後不久出生的,他第一次當總統時還未婚。在他兩次任總統之間的四年里,他結了婚,並有了一個孩子。全國都為克利夫蘭有了一個完美的家庭而高興。

理察·福爾索姆·克利夫蘭

格羅弗·克利夫蘭和弗朗西斯·福爾索姆的第四個孩子,長子

生於:1897年10月28日

出生地:新澤西州普林斯頓

卒於:1974年1月10日

死亡年齡:76歲零3個月

死因:不明,在他的公寓發現屍體

教育:菲力普愛塞特專科學校,普林斯頓大學,哈佛法學院

職業:律師

配偶:埃倫·道格拉斯·蓋勒;

傑西·馬克斯韋爾·布萊克

子女人數:克利夫蘭/蓋勒6人;

克利夫蘭/布萊克無

弗朗西斯·格羅弗·克利夫蘭

格羅弗·克利夫蘭和弗朗西斯·福爾索姆的第五個孩子,次子

生於:1903年7月18日

出生地:麻薩諸塞州巴薩德海灣

卒於:不明

死亡年齡:不明

死因:不明

教育:菲力普愛塞特學院,哈佛大學

職業:教師,演員

配偶:愛麗絲·厄爾德曼

子女人數:1人

出生在麻薩諸塞州巴薩德海灣的弗朗西斯是克利夫蘭家五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出生時父親已經60多歲了,早已離開白宮。弗朗西斯5歲那年,父親去世,他在繼父普林斯頓的教授小托馬斯·J·普萊斯頓的教導下長大。

弗朗西斯自愛塞特學院畢業後,1925年進入哈佛大學,並在同年結婚。弗朗西斯主修戲劇。雖然他在私立學校教書,但戲劇是他真正的興趣所在。他最終登上了舞台,成為一個個性演員,甚至參加了紐約舞台劇的表演。這段時間是弗朗西斯一生中最引人注目的時期,他沉迷在報紙的頭版報導之中。

相關詞條

米勒德·菲爾莫爾 富蘭克林·皮爾斯 葛禮山
托馬斯·傑弗遜 威廉·亨利·哈里森 詹姆斯·波爾克
米勒德·菲爾莫爾 富蘭克林·皮爾斯 馬丁·范市倫
托馬斯·傑弗遜 威廉·亨利·哈里森 詹姆斯·波爾克

美國總統

任次任職時間總統姓名所屬黨派備註
11789~1797年喬治·華盛頓
21797~1800年約翰·亞當斯聯邦黨
31801~1808年 托瑪斯·傑弗遜民主共和黨 即美國民主黨的前身
41809~1816年 詹姆斯·麥迪遜民主共和黨 即美國民主黨的前身
51817~1824年 詹姆斯·門羅民主共和黨 即美國民主黨的前身
61825~1828年約翰·昆西·亞當斯民主共和黨即美國民主黨的前身
71829~1836年 安德魯·傑克遜美國民主黨
81837~1840年 馬丁·范布倫美國民主黨
91841年 威廉·哈里森輝格黨 1841年4月病死,由副總統泰勒繼任。
101841~1844年 約翰·泰勒輝格黨
111845~1848年 詹姆斯·波爾克美國民主黨
121849~1850年 扎卡里·泰勒輝格黨 1850年7月病死,由副總統菲爾莫爾繼任。
131850~1852年 米勒德·菲爾莫爾輝格黨
141853~1856年 富蘭克林·皮爾斯美國民主黨
151857~1860年 詹姆斯·布坎南美國民主黨
161861~1865年 亞伯拉罕·林肯美國共和黨1865年4月遇刺身亡,由副總統詹森繼任。
171865~1868年 安德魯·詹森美國共和黨
181869~1876年 尤里塞斯·格蘭特美國共和黨
191877~1880年 拉瑟福德·海斯美國共和黨
201881年 詹姆斯·加菲爾德美國共和黨1881年9月遇刺身亡,由副總統阿瑟繼任。
211881~1884年 切斯特·阿瑟美國共和黨
221885~1888年 格羅弗·克利夫蘭美國民主黨
231889~1892年 班傑明·哈里森美國共和黨是1841年任總統的威廉·哈里森的孫子。
241893~1896年 格羅弗·克利夫蘭美國民主黨
251897~1901年 威廉·麥金萊美國共和黨1901年9月遇刺身亡,由副總統羅斯福繼任。
261901~1908年 西奧多·羅斯福美國共和黨
271909~1912年 威廉·塔夫脫美國共和黨
281913~1920年 伍德羅·威爾遜美國民主黨
291921~1923年 沃倫·哈定美國共和黨1923年8月病死,由副總統柯立芝繼任。
301923~1928年 卡爾文·柯立芝美國共和黨
311929~1932年 赫伯特·胡佛美國共和黨
321933~1945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美國民主黨
1945年4月病死,由副總統杜魯門繼任。
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遠親。
331945~1952年 哈利·S·杜魯門 美國民主黨
341953~1961年 德懷特·艾森豪 美國共和黨
351961~1963年 約翰·甘迺迪 美國民主黨1963年11月遇刺身亡,由副總統詹森繼任。
361963~1968年 林登·詹森 美國民主黨
371969~1974年 理察·尼克森 美國共和黨1974年8月因水門事件辭職。
381974~1976年 傑拉爾德·福特 美國共和黨尼克森因水門事件辭職後,福特繼任為總統。
391977~1980年 吉米·卡特 美國民主黨
401981~1988年 羅納德·里根美國共和黨
411989~1992年 喬治·布希 美國共和黨
421993~2000年 比爾·柯林頓 美國民主黨
432001~2008年 喬治·沃克·布希 美國共和黨是第41屆總統喬治·布希之子。
442009~2016年歐巴馬 美國民主黨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總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