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官員化

校長官員化

一些地方在教育局長的任用上,往往不尊重教育工作的專業特性,致使一些不懂教育的人走上了教育局長的崗位。 在美國,研究型大學的校長任期平均為12.2年。

基本信息

(圖)張志勇炮轟“校長官員化”張志勇炮轟“校長官員化”

所謂校長官員化是指一些學校存在‘官本位’現象,校長的很大精力要花在‘位子’上,坐上校長位子後,基本上就是‘鐵交椅’了。有的校長常年不進課堂,更不懂教育規律。如今按官階定級的結果,使不少人千方百計想辦法擠進校長隊伍,看重的不是校長承擔的崇高的社會責任,而是所謂行政級別,把當校長作為解決自己升遷的機會。

產生原因

(圖)學而優則仕學而優則仕

校長官員化現象的出現,究其原因還是“官本位”和待遇問題作祟。教授、中國小教師熱衷當官,卻不熱心在學術或教學上有成就,是教育的悲哀。這種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學而優則仕”中國傳統觀念在一定程度上還長期存在。教師群體的經濟、社會待遇低,收入不如行政管理幹部也是不爭的事實:當前大多數農村中國小教師的待遇還很低,生活環境很惡劣,所以千方百計地爭著當校長,因為當上校長就能改變生活上的處境。此外,校長不是教師選舉的,只需要向任命機關負責,向機關的領導者負責。而機關領導者又是任命的,他又必須向主要領導負責。如此下來,校長很難做到‘以師為本’。

另外我國高校校長的短任期,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學校的急功近利,不少學校領導為了在短期中獲得突出的政績,大搞校園建設、形象工程,強調規模發展,甚至竭澤而漁,破壞了學校的傳統和文化,大學校園裡充滿功利和浮躁的情緒。而造成短任期的原因,具體包括兩方面。一是校長本人對校長崗位的認識,不是將其作為實現教育家理想的舞台,而是作為官場發展的驛站,因為對於我國高校來說,有不同的行政級別,從高職高專的"副廳"到一般本科的"正廳 "再到985高校的"副部級"不等;二是政府管理部門,對校長崗位的定位,不是將其職業化,積極推進按校長任職標準進行民主遴選,而是將其官員化,作為一級幹部進行任命、管理,並打通官、學、商的界限,對校長崗位按行政級別高低進行任命,一個在國家部委或地方政府部門工作,從來沒有教育管理經驗的官員,也可任命為大學領導。

嚴重危害

(圖)教育專家蔡元培教育專家蔡元培

一些地方在教育局長的任用上,往往不尊重教育工作的專業特性,致使一些不懂教育的人走上了教育局長的崗位。這些教育管理者缺乏教育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歷,在按照教育規律辦教育和科學發展教育方面缺乏動力,往往用管理經濟的辦法管教育、管中國小,導致教育發展不健康、不科學。不可否認,行政管理系統需要高層次人才,但要考慮相關專業:如理工類學科人才就不太適合從事管理工作,因為這不是他們的強項。硬上的話就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整天忙管理又管不好,不但沒有時間去研究創新,甚至連原本多年的專業也慢慢淡忘。教育是‘軟’任務,它出問題,傷害在文化深層,破壞的是民族精神資源,不會馬上看到,但影響未來。今天教育系統中存在的問題,50年後,我們的子孫後代將嘗到苦果。

改革方向

(圖)校長職業化研討會校長職業化研討會

儘快落實《高教法》,切實保障大學自主權,淡化行政權力對高等院校的約束和干預,改變校長的產生方式,民主遴選大學校長。取消不必要行政規格和行政級別,回歸專業領域內以知識創新能力為主的評價標準。建立有效激勵機制,鼓勵科研人員集中精力進行科研,根據他們業績給予相應待遇和榮譽。儘快改革校長、教育局長任用制,建立地方教育局長專業化標準,幹部管理部門必須在具有教育局長任職資格的人選中遴選教育局長。文化教育事業的健康科學發展,需要大力清除‘官本位’流毒,讓校長等文化教育管理者去‘官員化’,走向職業化。”

國外經驗

我國校長的校長任期平均為6年,這對於一名普通官員來說,在一個崗位上工作六七年時間,已經不算短了。根據我國幹部交流輪崗制度,有的地方甚至明確規定在一個崗位上工作滿五年必須進行輪崗,據說這既有利於防腐反腐,又可促進幹部正常流動,還可鍛鍊幹部,激勵幹部開拓創新。但是,對於一所大學的校長來說,這卻並不一定符合工作需要。在美國,研究型大學的校長任期平均為12.2年。而哈佛大學校長平均任期22年,其中化學家埃利奧特35歲當選哈佛大學校長,任期長達40年,在20世紀100年中,哈佛大學只有7任校長。校長長期任期制被認為是一些世界一流大學之所以成就為一流的重要原因。研究者認為,較長的校長任期,既有利於校長規劃長遠的辦學策略,減少急功近利行為,這與大學教育不能追求短期效益,大學教育和大學文化需要積澱,形成自己獨特的辦學風格是一致的;同時,對於校長本身來說,會把做好校長,當作為自己的職業發展理想,有利於成就為教育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