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中文學名:栗背伯勞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伯勞科
中文屬名:伯勞屬
中文俗名:無中文俗名
拉丁文名:Lanius colluriodes
英文名:Chestaat-backed shrike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Lesson,1834
體型
體重♂27-31g,♀26-30g;
體長♂177-200mm,♀185-200mm;
嘴峰♂13-15mm,♀12-14mm;
翅♂84-90mm,♀81-88mm;
尾♂84-101mm,♀96-99mm;
跗蹠♂24-26mm,♀22-25mm。
物種概述
體長約20厘米。上體栗色,頭頂、頸背及上背灰色,具黑色過眼紋而無眉紋。雄鳥額黑,雌鳥額具白色棕紋。兩翼及尾黑色,初級飛羽的白色塊斑于飛行中明顯,尾羽邊緣及尾端白色。與棕背伯勞的區別在尾較短,且具白色羽緣。虹膜紅褐;嘴深灰;腳偏黑。時斷時續的叫聲似紅尾伯勞。分布於印度東北部、緬甸、印度支那及中國南方。棲息于山地喬木及灌叢地帶,也常停立在枝頭、村寨附近的籬笆或電線上,注視地面昆蟲並捕食,主食鞘翅目昆蟲。本種的生態很少報導。據La Touche(1930)報導,於6月19日採到1巢,位於幼杉樹上,距地2.5m,由帶有花序的草莖編成,內襯細草棍;卵淡青或淡黃色,上具淡灰、紫及黃褐色斑點。指名亞種(L.c collurioides Lesson)。
生活習性
遷徙:留鳥
生境:主要棲息于海拔1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區的開闊次生疏林、林緣和灌叢中,也出現在溝谷、路旁和耕地邊小樹及灌木上。
食性: 主要以昆蟲為食。
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站在小樹或灌木頂枝上。鳴聲清脆多變,婉轉動聽。
形態描述
形態(據指名亞種)雄性成鳥:前額黑色,頭頂至上背逐漸過渡為青灰色;上背、背、肩、翅覆羽及尾上覆羽均為栗色;自眼先過眼至耳羽為黑色寬頻;尾羽黑褐色,中央尾羽具窄的白端,自內向外的各外側尾羽白端愈來愈大,至外側第1、2枚尾羽則為全白色,其羽軸為黑褐色;翅羽黑褐,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形成翅斑;內側飛羽和大覆羽的外 面均具淡棕緣。頦、頰及喉純白,其餘下體近乳白色,胸、脅染以銹棕色。
雌性成鳥:頭頂至上背的灰羽略染淡褐,前額不呈黑色,基部淡棕;上體餘部不及雄鳥之亮栗色而染以淡褐;眼先、過眼至羽為黑褐色,眼先並沾淡銹;翅羽色似雄,具翅斑;尾羽的色型亦似雄鳥,但比雄羽發褐色;下體不如雄羽輝亮,更顯污白及銹色。
幼鳥:羽色似雌但頭頂及上背均滿布黑栗相間的鱗關橫紋,尾上覆羽亦具鱗紋;尾羽黑褐具細密橫斑, 外側尾羽有淡棕色緣,羽軸黑褐色。頦、喉白色;胸羽灰棕,上具密集的黑褐色鱗紋;脅羽銹色,具鱗紋;腹以下為白色。
雛鳥:大致色澤似紅尾伯勞的雛羽,但下背、背、肩、尾上覆羽均為栗色具黑橫斑;頭頂淡棕褐色,有黑褐色橫斑;額羽暗褐;飛羽羽色似成鳥,但內側者有寬闊的淡棕色外??及端緣;中央尾羽黑褐具棕栗色端緣,最外側2枚尾忌為淡棕褐色具淡端緣。下體深皮黃色,胸、脅淡棕並具灰褐色鱗紋(胸羽)及橫斑(脅羽);下腹至尾下覆羽淡黃色。
虹膜暗褐色;嘴黑;腳鉛灰色。
鑑別
外形、大小和紅尾伯勞相似,體長18-20cm。頭頂黑灰色,到上背轉為灰色。下背、肩至尾上覆羽栗色或栗棕色。尾黑色,外側尾羽白色,翅黑色具白色翅斑,內側飛羽具寬的栗色羽緣,下體白色。
繁殖習性
巢由帶花序的草莖編成,主要繁殖在海拔900-1800m的低山地區,有時可上到海拔2400m高度。繁殖期4-6月,少數個體在3月末即開始產卵。巢置於小樹枝權上,通常由枯草、苔蘚和羽毛構成,外面覆有蛛網,內墊有細草和羽毛。每窩產卵3-6枚。卵的顏色變化較大,白色或乳白色或淡青色或淡黃色或粉皮黃色或淡綠色,被有紅褐色淡灰色、黃褐色或灰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卵的大小為18.3-25.0mm×15-18mm。
地理分布
國內分布: 國內分布於雲南西部盈江、潞西、保山、中部景東、南部西雙版納,貴州安龍、冊亨、望謨,廣西平南和東南部,廣東和香港等地。
國外分布: 國外分布於印度東北部阿薩姆、緬甸、泰國、中南半島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