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簡介
![紅背伯勞](/img/5/7d8/nBnauM3X0cDM4MTN4QzN2kjMwMTM0YDNxkDMxADMwAzMxAzL0c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物種名稱:紅背伯勞
英文名:Red-backed Shrike
學名:Lanius collurio
界:動物界
綱:鳥綱
目:雀形目[3]PASSERIFORMES
科:伯勞科Laniidae
外形特徵
![(圖)紅背伯勞](/img/c/491/nBnauM3XxEjNyQjNwUjNxUDN0ITMwIjM2UzMwADMwAzMxAzL1Y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體型較小(19厘米)的褐色伯勞。整個上體紅褐色,尾上覆羽及尾羽棕色。過眼紋及頭側黑色。
雄鳥,兩脅沾粉色,頭頂至上背灰色,背至尾上覆羽栗褐;尾黑,外側尾羽具白斑。翼羽黑色,初級飛羽基部具白斑,構成翼斑。自嘴基有黑色寬紋過眼,達於耳區。下體棕白。
雌鳥,具黑色細小鱗狀紋,上體褐色,翼斑不顯著,過眼紋黑褐,胸、腹具黑褐色鱗紋。全長175-185毫米。
本種僅L.c.allidifrons亞種,偶見於中國新疆北部阿爾泰山海拔1000米左右地區。
羽色似荒漠伯勞但背羽栗紅色;
食性
以昆蟲為主食。為罕見旅鳥。偶見於中國新疆北部阿爾泰山海拔1000米左右地區。
虹膜-褐色;嘴-灰色;腳-黑色。
鑑別特徵
![(圖)鑑別特徵](/img/7/16e/ml2ZuM3XwgzN3MTNyIzNxUDN0ITMwIjM2UzMwADMwAzMxAzLyc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中央尾羽黑色,外側尾羽黑、白二色。
亞種
![(圖)物種的形態特徵](/img/5/83d/nBnauM3X4gDO4YTN5IjNxUDN0ITMwIjM2UzMwADMwAzMxAzLyY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雄性成鳥體形及羽色略似荒漠伯勞,但頭頂及尾上覆羽灰色,背羽栗紅。中央尾羽黑色,外側尾羽黑色具白端斑;翅羽黑褐,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形成翅斑;下體談白色,胸、脅散有不清晰鱗斑。雌性成鳥頭及背羽褐棕色,下背、肩及尾上覆羽尚散在少數鱗紋;尾羽褐色,外側2對尾羽有鮮明的白色端斑及白緣;翼羽不具翅斑;下體近白色。虹膜褐色;嘴和腳黑色。各亞種不同。
體重♂23-37g,♀28-44g;
體長♂170-208mm,♀175-204mm;
嘴峰♂12-18mm,♀13-16mm;
翅♂83-92mm,♀80-95mm;
尾♂80-100mm,♀90-97mm;
跗蹠♂23-29mm,♀23-27mm。
叫聲
粗啞的喘息叫聲。
食性
紅尾伯勞主要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所吃食物主要有直翅目蝗科、螽斯科、鞘翅目步甲科、叩頭蟲科、金龜子科、瓢蟲科、半翅目蝽科和鱗翅目昆蟲。偶爾吃少量草子。
習性
![(圖)習性](/img/e/299/nBnauM3X0ADM4UTM3gjNxUDN0ITMwIjM2UzMwADMwAzMxAzL4YzL0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活潑,常在枝頭跳躍或飛上飛下。有時亦高高的站立在小樹頂端或電線上靜靜地注視著四周,待有獵物出現時,才突然飛去捕獵,然後再飛回原來棲木上棲息。繁殖期間則常站在小樹頂端仰首翹尾地高聲鳴唱,鳴聲粗獷、響亮、激昂有力,有時邊鳴唱邊突然飛向樹頂上空,快速地扇動翅膀原地飛翔一陣後又落入枝頭繼續鳴唱,見到人後立刻往下飛入茂密的枝葉叢中或灌叢中。
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灌叢、疏林和林緣地帶,尤其在有稀矮樹木和灌叢生長的開闊曠野、河谷、湖畔、路旁和田邊地頭灌叢中較常見,也棲息於草甸灌叢、山地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林緣灌叢及其附近的小塊次生楊樺林內。
繁殖
![紅尾伯勞](/img/c/20f/nBnauM3X1QTNxMjN4UzN2gjMwMTM1ITM0UTMxADMwAzMxAzL1c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分布範圍
紅背伯勞國內分布
國內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河北、內蒙古東北部呼倫貝爾盟、山東、山西、河南、陝西、湖北、湖南、四川、甘肅、貴州、長江流域和長江以南至廣西、廣東、雲南、福建、海南島和台灣等地。國外分布
國外分布於西西伯利亞,從額爾齊斯河和阿爾泰往東到太平洋邊阿納德爾盆地和堪察加半島、朝鮮、蒙古、日本,冬季也見於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遷徙
紅尾伯勞東北亞種繁殖於黑龍江,遷徙經中國東部;指名亞種為冬候鳥,遷徙經中國東部的大多地區;日本亞種冬季南遷至雲南、華南及海南島越冬。亞種分化
![(圖)紅背伯勞](/img/7/7d6/nBnauM3X2IDMwMDNzcjNxUDN0ITMwIjM2UzMwADMwAzMxAzL3Y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保護措施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