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柳大華,中國象棋名手。特級大師。湖北黃陂人。1950年出生。十歲開始學棋。擅長中局搏殺,招法兇狠,有“東方電腦”“棋王”之稱。1963年入武漢體育館訓練班學習。1978年起任湖北象棋隊教練兼運動員。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獲第四屆全運會中國象棋比賽亞軍。1980年、1981年獲中國象棋賽全國冠軍。是第一、二屆亞洲懷中國象棋比賽和第二屆歐洲中國象棋錦標賽團體冠軍中國隊成員,並獲個人冠軍。
獲獎情況
歷程
1963年,獲得湖北省少年象棋賽冠軍
1976年,柳大華獲全國第十二名,
1977年獲全國第九名,
1978年獲全國第三名,
1979年獲全國第二名。
1980年奪得全國象棋冠軍,終止了胡榮華“十連霸”的勢頭
1981年,曾創下一對十九盤蒙目棋的世界紀錄。由於記
憶力驚人,人稱“東方電腦”。
1984年,獲特級大師稱號
1988年,獲得“七星杯”國際邀請賽冠軍
1991年、1993年、1997年獲得三屆“銀枝杯”象棋賽冠軍
1995年2月25日,在北京中國棋院舉行1對19的“盲目棋”比賽,柳大華獲得9勝8和2負的佳績,也作為“中國之最”載入史冊。
2006年8月4日,柳大華在成都和108人同時對弈,歷時7時30分,獲得了69勝30和9負的佳績,成功破掉了101盤的原金氏世界紀錄。
2006年9月24日,在臨朐縣沂山頂應眾1對12弈“盲棋”,在全國引起極大的震動。
成績
曾為中國隊奪得第一、二、五、八、九屆“亞洲杯”象棋團體冠軍。
培養新秀
“武漢票務網杯”2012年省業餘棋類錦標賽報名工作將於周五截止。對於即將到來的賽事,象棋特級大師柳大華表示:“業餘象棋賽陸陸續續有不少,但像這次有獎金且可申報國家高水平運動員的比賽,我還從未遇到過,到時要好好看看比賽,希望能夠發現一些好苗子。”
柳大華象棋學校已掛牌,其培訓工作也將於暑假展開,柳大華本人希望這次比賽能夠為湖北象棋儲備後備人才,“我自己現在還能下,洪智、汪洋等人水平也很高,但湖北象棋的未來在更年輕一代,希望這次比賽是個平台。”本次比賽將於2012年4月29日至5月1日在武漢三角路國小進行,設圍棋、象棋、國際跳棋三項。
盲棋神技
2006年8月9日上午,“浪潮杯”首屆中國象棋人機大戰熱身賽,即柳大華盲棋表演賽一對五的比賽,最終落下了最後一粒子,柳大華以三勝一平一負的成績同時戰勝了25名網路業餘選手。比賽中,柳大華鎮定自若,背對著棋盤和選手們,細心聆聽裁判報出的各組走棋,他稍加思索後報出對每盤棋每一回合的應對招數。整個盲棋表演賽過程中,雙方落子節奏似乎超出人們在賽前的想像,很快一組業餘選手就敗下陣來。柳大師始終面對觀眾,表情並不豐富,但顯得信心十足。賽後,大師表示對比賽結果非常滿意,他說,“這個結果比我自己賽前的預測還要好,畢竟一人對陣五組,對精力消耗會很大。”有意思的是,柳大華在賽後認出25名挑戰者中,除了一些網路象棋愛好者以外,確實有一些國內中象棋的高手,甚至是他自己認識的朋友。
在中國,盲棋有“四大高手”,柳大華被稱為“四大盲棋之首”。(另外3個人是:胡榮華、徐天紅、李來群)不過隨著歲數日益增大,已經很少下盲棋了。
母子情深
柳大華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他9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拉扯四個孩子,日子過的很艱苦。大華的媽媽是一位勤勞賢慧的母親,儘管生活的重擔壓得她幾乎喘不過氣來,一家五口人的吃穿都得由她操持,但對孩子們下棋一事卻最支持。
開始,由於她對下棋缺少認識,認為那只是玩玩,甚至擔心孩子們學壞了。可當她發現弟兄三個學棋後,不但家務活幹得多了,而且個個在校是優秀生,她再也不反對孩子們下棋了。有一件事,尤其使她感動。
媽媽從每個包里拿了一塊,放在嘴裡慢慢嚼著,她似乎從來沒吃過這么香甜的點心。做媽媽的,還有什麼比得到兒女的孝敬更香甜的呢?一天晚上,大華跟兩個哥哥去文化宮參加象棋表演賽,棋賽結束時,主辦單位發給每人一包點心,三人誰也沒有捨得吃一塊,原封不動地拿回了家,往媽媽面前一放,說:“媽,您吃吧,這是我們下棋掙的點心。”
可當她把目光一停留在兒子們身上,見每人穿的都是比較破舊的衣服時,不覺一陣心酸,心中暗想,穿這樣的衣服,如何在大庭廣眾之下表演象棋呢?想到這裡,淚水幾乎奪眶而出,她對兒子們說道:“就是不吃不喝,我也得給你們做身體面的衣服。”
經過一段時間的省吃儉用,柳大華的母親節省下30元錢買了幾米藍燈芯絨布料,給每人做了身制服。穿上這身衣服,兄弟三個可就“體面”多了。每當外出表演,三人一色藍燈芯絨制服,棋又下得好,特別引人注目,於是後來又有了這樣的讚揚:“藍燈芯絨弟兄三個,棋下得好厲害!”
由於媽媽的支持,大華和哥哥們在象棋訓練班益發鼓足了勁。
柳大華,作為中國象棋界的領軍人物,帶領著中國象棋在世界範圍內獨領風騷,是世界象棋歷史上的一個奇蹟!
象棋棋手百科
象棋,又稱中國象棋(英文現譯作Xiangqi)。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二人對抗性遊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 |
巴吉人 卜鳳波 車興國 陳志軍 陳松順 程建忠 程進超 崔岩 陳寒峰 才溢 蔡福如 陳魚 陳信安 程吉俊 陳富傑 陳啟明 鄧頌宏 單霞麗 董旭彬 付光明 馮曉曦 高明海 葛維浦 郭莉萍 龔曉民 葛慧瑩 黃海林 胡榮華 | 蔣川 景學義 荊聰 林進春 林宏敏 廖二平 黎德志 劉宗澤 李智屏 李鴻嘉 陸崢嶸 梁軍 李來群 劉殿中 劉征 柳大華 李望祥 李義庭 李雪松 李艾東 呂欽 李守謙 黎德玲 李錦歡 孟立國 苗永鵬 聶鐵文 歐陽琦琳 | 陶漢明 湯卓光 萬春林 王嘉良 王大明 王鑫海 鄔正偉 王利紅 王琳娜 熊學元 徐天利 許文學 謝思明 徐天紅 薛文強 宇兵 楊官璘 楊柏林 於幼華 袁洪梁 言穆江 閻玉鎖 顏成龍 鄒立武 曾東平 張志明 張影富 張申宏 趙利琴 張石 | 孫育峰 孫志偉 蘇筱芮 宋國強 孫勇征 田長興 黃仕清 黃竹風 郝繼超 黃玉瑩 靳玉硯 金松 宗永生 張心歡 周健超 趙慶閣 金海英 蔣全勝 蔣鳳山 胡慶陽 何兆雄 洪智 胡明 胡玉山 彭星 邱東 任建 孫樹成 孫啟忠 張德魁 鄭新年 |
現代象棋名人
象棋,又稱中國象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二人對抗性遊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新中國建立之後,象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