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37年生,12歲即開始學習棋藝,如疾風突起,進展神速,棋風亦如長江巨浪氣勢磅礴,廣州棋壇高手曾益謙北上武漢,初見李義庭就曾預言“此子必將成國手無疑”。
後來在著名棋手羅天揚的帶動指點下,於1954年嶄露頭角於上海大新遊樂場,曾與楊官璘對弈四局,以二勝二負的成績與之握手言和,當時的李義庭年僅17歲,所以這個被報界稱為爆炸性的新聞使南國棋壇,人人震驚。
1958年,20歲的李義庭奪得全國冠軍,獨步天下。他可以在殘局爭鬥中戰勝內功高深的楊官璘,也可以在激烈的對攻中戰勝棋風剛猛的王嘉良。至於其他全國各地的“諸侯”們更是都對他招大力沉的棋藝風格有幾分忌憚。當時,只要李義庭願意殺,他能從異常平穩的局面中強行找出殺路,也能無車殺有車,一時間“李氏快刀”成了弈林中的頭號利器,任你是鐵布衫或十三太保橫練,當者無不披靡,放眼棋國,也只有楊官璘數十年功力的金鐘罩能與之匹敵。1962年,初獲全國冠軍的胡榮華在全國賽中碰上李義庭,結果在李義庭飄忽不定的劍鋒下敗北,如果不是胡榮華的恩師何順安先生竭盡全力從李義庭手底下把一盤必輸得棋下成巧和,拖了李義庭一分,最後的冠軍就是李義庭的了。(那次全國賽胡榮華和楊官璘同分並列冠軍,李義庭以一分之差屈居第三),可以說,文革前,李義庭在對胡榮華、何順安、王嘉良、劉憶慈這些全國頂尖棋手的交鋒中一直處於上風,即便是對楊官璘,他也毫不落下風。如果不是李義庭有偶爾輸給名不見經傳棋手的習慣,他的全國賽成績還會更好。即便是這樣,從1956年第一屆全國賽到1965年文革前最後一屆全國比賽,每屆比賽李義庭都參加了,除1959年名列第九外,其他幾屆都在前六名之列。他的這一紀錄至今無人打破(胡榮華的十連霸除外)。1984年獲“中國象棋特級大師”稱號。
文化革命之後,李義庭迫於形勢退出棋壇,這不單是他本人的悲劇,也是中國象棋歷史的悲劇。從此,一代棋傑就此被人遺忘。現在,說起歷屆全國冠軍得主,大家都如數家珍,唯獨對李義庭,大家知之甚少,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李義庭掛印封金後,從台前退到幕後,開始從事教練員工作,甘為人梯鋪路。1974年全國象棋賽,身為主持人選工作的李義庭,力排眾議,推薦柳大華代表湖北參賽,成就了湖北省的又一位特級大師.湖北省象棋事業所取得殊榮,李義庭功不可沒,在中國象棋史上永遠有他的勝績和光彩。 為我國的棋類事業的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主要戰績
1954年到上海與各地名手交鋒,戰績頗佳。
1956年獲第一屆全國象棋賽第四名。
1958年,李義庭不負眾望,獲第三屆全國象棋賽冠軍。
1959年獲全國亞軍。
1962年獲全國第三名。
1959年至1965年間多次進入前六名。
1984年獲“中國象棋特級大師”稱號。
比賽經歷
李義庭的敗局,成了賽場當天最大的新聞,這不僅僅是因為去年的全國冠軍輸給了無名棋手,更重要的是他能不能從預賽中出線都得打個問號了。預賽每個棋手只下六盤棋,而現在三盤棋過後李義庭的積分還只是保本,其出線前景當然令人擔心了。
李義庭落到這個危險境地,也有一些人是暗暗高興的,因為他如果最終沒能出線,豈不是在決賽時自己少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嗎?只有快人快語的王嘉良坦率地表達了另外的一 種心情。他在得知李義庭輸棋之後,曾對人說:“我希望李義庭能入圍。因為怕楊官璘,楊官璘怕李義庭,而我則可殺李義庭。”真是處在不同的立場就懷有不同的心思。
但今日的李文庭已成長為一個棋壇巨匠了,儘管眼前這個挫折不可謂不大,然而他還是相信自己的實力,從而以冷靜的心態面對後面的賽事。接下來,李義庭先行迎戰貴州林才良。為奪取勝利,李義庭在布局伊始即打破常規,突出奇兵,先疾躍盤河馬,待對方進炮封車時,不僅不在中路補氣,反而卸開中炮,擺出一副敞開胸膛的樣子。乍見這樣奇怪的招法,林才良不禁感到有些茫然,行棋也顯出束手束腳。在中局分路的關鍵時刻,雙方為爭奪沿河制高點投入了大部分兵力,激戰一觸即發,此時林才良本有一個千載難逢的對攻機會,可惜他為求穩不敢棄子。而李義庭卻洞悉局勢發展的奧妙,以精彩的兌子取勢戰術實現了集中優勢兵力的計畫,對方空虛的右翼為他提 供了絕好的進攻突破點。李義庭緊握戰機,一通炮碾丹砂,左 右開弓地將林才良的防線撕扯得千瘡百孔,以下的取勝就只是一些簡單的收尾工作了。穩住了陣腳後的李義庭,緊接著與老對手北京候玉山握手言和。最後一輪,他又贏了新疆李承義。盤點成果,李義庭以3勝2和1負積8分後來居上名列這個小組第一,武延福反而只積得7分,獲得第二。他們兩人攜手出線。另外三個小組出線的則是楊官璘、何順安、孟立國、馬寬、王嘉良和劉劍青。從進入決賽的名單分析,除武延福給人有“黑馬”的感覺外,其餘7個人全都是久經沙場的名將,出線可稱得上是眾望所歸。
難啃的硬骨頭
進入決賽後,李義庭對小組賽中受到的挫折進行了認真的反省總結,他覺得這樣的“驚嚇”倒未必是壞事,反而給自己敲了警鐘,決賽是萬萬不能再掉以輕心了。
決賽緊接著是在9月20日開始進行的,8個人仍然採用的是單循環賽。首輪交鋒就好戲連台,因為有兩對“冤家”早早地就狹路相逢了,分別是楊官璘對王嘉良、李義庭對何順安。揚官璘與王嘉良激戰成和,李義庭則旗開得勝,過了重要的一關。
第二輪,李義庭又遇上了一塊難以啃動的“硬骨頭”,而且這塊“骨頭”是在預賽里就曾給他帶來過麻煩的。這個人就是甘肅老將武延福。巧的是,在預賽里,李義庭與武延福的交鋒也是在第二輪進行的,當時李義庭也許是有些沒把對手放在心上,結果最後想贏而不可得,只得與之握手言和。今番兩人再度交手,李義庭就不敢怠慢了,全力以赴後手布下對攻性極強的斗順炮陣式。這武延福也確實不是易與之輩,儘管在布局時過早地挺起7卒為李義庭提供了反先的機會,但他能剛能柔,見狀趕緊卸開中炮,對局勢及時地進行了調整。這樣一來,李義庭想發力也不容易找準目標了,結果一步緩手就讓武延福把城池守得如鐵桶一般,任憑李義庭怎樣機關算盡也無奈 他何。既是如此,李義庭雖然十分的心有不甘,也只有搖著頭再次與武延福簽下了和約。一個過去名不見經傳的老棋手能與李義庭這樣的棋壇頂級人物在短短的幾天裡連和兩局,也讓人們大呼意外。這輪楊官璘則勝了劉劍青。
在第三輪的比賽里,李義庭拿先手碰上了寧夏馬寬。李義庭還是擺上了中炮,馬寬走的也是屏風馬,但他顯然不想讓李義庭走成激烈的過河車,因此早早搶先變招,升起了巡河炮,大有拒敵於千里之外的意圖。但李義庭也並不急躁,敵變我變,以巡河車輛以七路馬來個穩紮穩打。仗巡河車之力,李義庭的雙馬得以活躍,為總攻做好了準備。待一切就緒之後,他伸車對方下二路捉炮,試其應手。此時馬寬已感到很難辦,逃炮則大落後手,立顯委屈。他不願困守,沉思良久,決定棄炮陷車。李義庭也是藝高人膽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算準諸路變化後,毅然吃炮,待對方上士打車時,他不逃車而選擇了一車換雙的下法。幾個回合之後,清點戰況,李義庭不僅多吃得一相,關鍵是藉機撲出了全部子力,形成了高屋建領般的全控之勢。真是得勢不饒人,李義庭弈來仍然毫不手軟,一隻騎河炮縱橫馳騁,用得出神入化,讓馬寬有防不勝防之感,只得投子認負了。
而與李義庭在這輪同時獲勝的,還有楊官璘,兩人都是2勝1和積5分領先,互不相讓。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李義庭與楊官璘前三輪同分,咬得很緊,現在就看誰的後勁足了。
第四輪李義庭對上東北悍將孟立國。這孟立國棋風勇猛,在對弈中常常以破象著手來攻破對手的王城,因此棋界人稱“殺象能手”。迎戰這種攻殺風格的棋手,李義庭從來都是以攻對攻、以殺制殺,毫不手軟的。這局棋就是一個例子。雙方以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開局,李義庭儘管是執黑後行,但從搶分的角度出發,一開始就弈得積極主動,特別是一著進車對方下二路塞住相眼,暗伏著隨時要打兵攻相的手段,更是讓孟立國一時間有手足無措之感。
果然,在戰火紛飛的對攻中,孟立國這個對相異常敏感的“殺象能手”也顧忌自己失相,先是委屈地退馬邊隅,繼而又害怕李義庭四個大於形成歸邊之勢,結果急躁地走出了一車換雙的敗著。這一決策雖然暫時緩解了李義庭在左翼的強大攻勢,但其實也只不過是飲鴆止渴而已,因為李義庭不僅擁有雙車的雄厚物質實力,關鍵是各子都處在絕佳的戰略位置。以下的戰鬥李義庭可以說是弈得滿水不漏,沒有給孟立國一點機會。最後,李義庭以一著妙不可言的棄炮打花心仕的殺著摧毀了對手的防線,得以順利入局。
與此同時,楊官璘出奇兵,以自己平時甚少採用的斗順炮布局擊敗了武延福。這樣,兩雄暫時依然是難分高下。
接下來第五輪,楊官璘乘勝追擊,在對攻中謀得對手一馬,從而比較輕鬆地戰勝了馬寬,而李義庭則被四川劉劍青給逼和了。劉劍青在這一戰里策略很成功,那就是“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避免與李義庭進行激戰。李義庭這局棋先行,以自己最有心得的中炮巡河炮來進攻劉劍青的屏風馬。布局階段,劉劍青選擇了最為平穩的左炮巡河變例,然後又主動棄卒謀求兌子。在對手這樣的態度面前,李義庭也顯得有些無可奈何:就勢來個“你好我好”吧,又怕落到了楊宮璘的後面;強行動手吧,條件顯然不成熟,搞不好局面失控了,自己還有失手的可能,那就更是虧得大了。左思右想,李義庭決定還是走一步看一步,隨機應變,實在是非和不可的話,也是沒 有辦法的事。劉劍青看來是鐵了心要下一盤和棋的,在其後的對弈中處處以穩為主,儘量找機會兌子,最後兌得雙方都兵做將寡,完全無力再戰了。
這樣,從第五輪開始,李義庭與楊官璘的積分就拉開了。現在來看,李義庭的不利之處不僅僅是在積分上存在的差距問題,而且他最後兩輪的對手一是王嘉良,一是楊宮璘,都是硬骨頭,十分不好對付。
最佳一局棋
在如此的形勢下,第六輪與王嘉良對陣的時候,李義庭仗著先行之利,就只得不顧一切地大打出手了。卻沒想這樣一拚,倒創造出一盤歷史名局出來。
這盤棋從一開始就顯得新穎別致,出人意料。李義庭先手擺上中炮,王嘉良跳起右馬,準備走屏風馬的樣子。這都很正常,也在大家的預想之中,但從第二回合起,王嘉良卻突然搶挺3路卒,馬上便把棋局引上了對雙方來說都多少有些陌生的軌道。出現這樣的局面,功勞應更多地歸於王嘉良,因為在那個時代,他在高手裡是最重視布局創新的,其布局理論和實踐都是同時期棋手裡最為先進的,每逢大賽,常有新型的“武器”出籠,讓人防不勝防,是他奪得優異成績的一大法寶。
現在他突然搶挺3卒,確實是有備而來,目的就是為了避開李義庭的進七兵布局,因為大家都知道李義庭由進七兵形成的中炮巡河炮威力無窮,作為於布局方面非常敏感的王嘉良來說,對此更是體會猶深。
王嘉良的搶進3卒確實打亂了李義庭賽前的準備,但李義庭對這種布局也並非不熟悉,只見他按部就班地擺下五六炮的緩攻陣勢.先靜觀其變。相對而言,五六炮的配置要紮實一些,李義庭此招也是為了躲開對手賽前研究好的布局陷阱。從交手伊始,兩大高手就展開了鬥智鬥勇的全面較量。
王嘉良真不愧是布局上的創新家,在這個很平常的陣法里還是走出了意想不到的新變化,將過去習見的左炮巡河封車改為了飛象,聽任對方的雙直車殺進陣來。原來,他在此準備了一個精巧過人的應對計畫,當李義庭平車壓馬時,他突然創造性地回馬窩心,膽略驚人。稍有棋藝常識的人都知道“馬回中宮其勢必凶”,說明馬回窩心乃是棋家大忌,一般情況下都不會選擇這樣的下法。但王嘉良卻在此特定形勢里“化腐朽為神奇”,退走窩心馬以誘敵深人。
兌去一車後,王嘉良又邀兌另一大車,但李義庭作為拿先手的一方,豈肯輕易罷戰?平車避兌就是當然的選擇。接下來,李義庭還有進車塞象眼配合跳馬準備絕殺的手段,來勢兇猛。王嘉良也是好戰之人,李義庭的這種態度正合其意,他毅然走上了一條棄子求攻的險惡之路,枰上形勢一下變得既撲朔迷離又扣人心弦,旁觀者都在心裡問自己:這樣一場惡戰的結果,最終會是誰跌落馬下呢?
俗話說:“腳踏車滑炮瞎胡鬧。”可王嘉良在這局棋里把腳踏車炮的進攻戰術運用得出神入化,利用威脅以悶宮的機會,不僅把李義庭的大車車車牽制在底線無法動彈,而且還一口氣連吃數,使自己5卒俱全的優勢體現得更加明顯。到這種時候,人們反而為多子一方的李義庭捏一把汗了。
此時的情況,看起來對李義庭確實有些不利,他雖然多一子,但主力被分割得似乎首尾不相聯,而缺相的毛病在對方車炮的攻擊下又顯得特別突出。可就在這紛繁複雜的形勢里,李義庭卻洞悉其中的關鍵所在。不緊不慢地輕輕平了一步炮。這是一著不起眼的絕妙好棋,不僅可以讓出馬道供其馳騁塞象眼,而且還可以退炮滅中卒。這是一種積極的戰法,以有力的進攻來解除後方的危機。
在其後的戰鬥里,李義庭將馬炮運用得曲盡其妙,兩者協同作戰堪稱珠聯壁和,給王嘉良的後防亦帶來了很大顧忌。在這種時候,王嘉良也不能再一味強攻了,明智地兌掉一炮後,雙方子力均消耗殆盡,已成正和局面,於是皆大歡喜地握手言和了。
這局棋雖然結束了,但引出的佳話卻才開始。《北京晚報》在第一屆全國運動會期間,倡議舉辦中國象棋競賽中“最好一局棋”的評選工作,以鼓勵棋手們在競賽中發揮更好的水平。這在我國還是一次創舉,受到各方面的讚揚和重視。北京晚報聘請了張雄飛、陳松順、董齊亮、謝小然、謝俠遜五位棋壇名宿為評選委員。經過對全運會全部對局認真的評選,評審們一致推選李義庭與王嘉良之戰是本次大賽的“最好一局棋”。
評審們認為:這局棋布局新穎,不落常套,雙方在互求複雜的變化中,尋找勝利的可能;中局著法緊湊,拚殺猛烈,一方棄子奪先,棋局上幾度出現驚駭險惡、扣人心弦、變化極其繁複的場面;雙方在殘局階段,經過深謀遠慮,反覆推敲,終於化險為夷,殺罷成和。總的說來,雙方在這局棋中走出了不少妙著,基本上未出錯漏,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解放十年來中國象棋技術水平的發展成果。
全局經評選委員們集體研討評註,並且和李義庭、王嘉良兩位棋手交換了意見,由大會裁判員陳培芬參加執筆,原稿由《北京晚報》於1959年10月12日全文刊出;其後,同月15目的《體育報》及1959年11月號的《象棋》月刊先後轉載,北京廣播電台並曾用電視予以播出。這樣的浩大聲勢,真是當時象棋界的一件盛事,對推動這個項目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壓軸大戲
與王嘉良弈和後,李義庭積9分,但這同一輪楊官璘又力克孟立國,積分躍至11分,兩人的距離進一步拉大,給李義庭最後的趕超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李義庭最後一戰與揚官璘直接對決,雖然獲勝還可以奪得冠軍,但這畢竟難度太大了,因為此戰該他拿後手,何況對手又是實力強大且棋風穩健紮實的楊官璘。在分析右思考,湖北代表團都認為這一仗興風作浪的機會甚微。儘管如此,但為了爭取更好的成績,有一分希望就要進行百分之百的努力,李義庭還是準備在這最後的決戰中與楊官璘全力一搏,並盤算好了要用最激烈複雜的斗順炮迎戰。
說來有趣,就在李義庭這邊正緊鑼密鼓地備戰時,楊官璘他們那邊也不輕鬆。雖說楊官璘此戰只要弈和即可大功告成,而且他還握有先行之利,但因為事關一枚金牌的得失,廣東代表團仍是如臨大敵,有人認為,李義庭為保證得亞軍,不低於積8分的王嘉良,可能求穩走屏風馬。但有人認為李義庭仍會一搏而走順炮。討論到最後,還是都同意了後一種說法。於是大家便幫揚官璘研究起順抱來。等拆好了順炮,又考慮保險起見,還是把屏風馬也演練了一陣,這才放下心來。
激動人心的首屆全運會的壓軸大戲在25日這一天終於拉開了大幕。楊官璘伸手擺上了他萬變不離其宗的中炮,而李義庭則不出意料地以順炮相迎。兩大高手都猜中了對方的心思和套路
順炮固然是象棋開局中鬥爭比較尖銳的變化,但如果先行一方穩紮穩打、小心從事的話,後走的人要想大動干戈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若是不顧後果地蠻幹,反而會弄得局面不好收拾。楊官璘正是深知這一特點,因此從布局一開始就擺出一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架式,雙車巡河扼守要津,再移開中炮飛起中相,把個陣式構築得如鐵桶一般,然後看李義庭到底有何神仙招可以破城。
面對楊官璘的壁壘森嚴,李義庭還是竭盡全力製造著取勝的機會,在交換了一車一炮之後,他也確實獲得了一定的反先地位,可惜的是對方的城池實在太堅固了,棋局並沒發生實質性的進展。在這種情況下,李義庭也知道事已至此,不可強為,也就順水推舟地接受了大兌子方案,最終雙方各余車馬兩兵仕相全,已是不得不和了。
就這樣,楊官璘以5勝2和的不敗戰績如願以償地成為了富有歷史意義的首屆全運會的冠軍,李義庭與王嘉良則同以3勝4和並列亞軍。前三名都保持了不敗記錄,這在過去的全國賽里,還是從未有過的。
與上一年的全國冠軍相比,李義庭這年的亞軍在名次上無疑是退了一位,但在體委的領導眼裡,全運會的亞軍則比一般會國賽的冠車還要值錢。
付出與回報
單純從名次來說,與去年的全國冠軍相比,李義庭今年的亞軍無疑是稍顯遜色,但因為全運會不同於普通的全國賽,何況這又是開天闢地的首屆全國運動會,份量就更增添了一分,在各地體委領導的眼裡,當然把這視為了重中之重,所以李義庭現在的亞軍所體現出的價值,就明顯地勝過了上年的冠軍。
前文說過,李義庭在1958年全國賽後就進了湖北省體委運動系,從1960年開始,省市體委開始搞合併工作,合併的結果是一併歸市,這樣李義庭的關係就留在了市體委。從全運會之後,他的月工資調高到了66.5元,與當時中南地區的老運動員、老教練員的工資一樣高。後來,他的工資又漲到了令人艷羨的80多元。他之所以會有這樣高的工資標準,一方面是因為全國冠軍,更重要的就是因為這個全運會亞軍了。
好事還不僅此。1960年全國評高級知識分子,全湖北省體育系統只有兩人榮幸入圍,一個是當時赫赫有名的省籃球教練劉貴乙,另一個就是李義庭了。還有一個榮譽更讓李義庭看重,那就是他在同年被推選為武漢市政協委員。
所有這些待遇的獲得,都讓李義庭對黨和組織心存感激,他因此而常常撫今追昔,將解放前後棋手的待遇進行比較,不禁感慨萬千,深深地認識到了新舊社會使棋手有了天壤之別的人生。他由此而懷著感恩的思想,覺得自己應該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此來回報黨和人民的厚愛。
1960年的全國個人錦標賽於10月16日至11月4日在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行,這屆比賽在中國象棋史上具有著非常的意義:其一,首設全國團體賽和女子表演賽;其二,年僅15歲的上海胡榮華“橫空出世”,首奪全國冠軍,從此開始了其前無古人的“十連霸”偉業;其三,國務院副總理陳毅元帥在比賽期間曾兩次親臨賽場觀戰,最後,在大會閉幕式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並親自給獲得這次比賽優勝名次的團體和個人發獎。
象棋棋手百科
象棋,又稱中國象棋(英文現譯作Xiangqi)。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二人對抗性遊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 |
巴吉人 卜鳳波 車興國 陳志軍 陳松順 程建忠 程進超 崔岩 陳寒峰 才溢 蔡福如 陳魚 陳信安 程吉俊 陳富傑 陳啟明 鄧頌宏 單霞麗 董旭彬 付光明 馮曉曦 高明海 葛維浦 郭莉萍 龔曉民 葛慧瑩 黃海林 胡榮華 | 蔣川 景學義 荊聰 林進春 林宏敏 廖二平 黎德志 劉宗澤 李智屏 李鴻嘉 陸崢嶸 梁軍 李來群 劉殿中 劉征 柳大華 李望祥 李義庭 李雪松 李艾東 呂欽 李守謙 黎德玲 李錦歡 孟立國 苗永鵬 聶鐵文 歐陽琦琳 | 陶漢明 湯卓光 萬春林 王嘉良 王大明 王鑫海 鄔正偉 王利紅 王琳娜 熊學元 徐天利 許文學 謝思明 徐天紅 薛文強 宇兵 楊官璘 楊柏林 於幼華 袁洪梁 言穆江 閻玉鎖 顏成龍 鄒立武 曾東平 張志明 張影富 張申宏 趙利琴 張石 | 孫育峰 孫志偉 蘇筱芮 宋國強 孫勇征 田長興 黃仕清 黃竹風 郝繼超 黃玉瑩 靳玉硯 金松 宗永生 張心歡 周健超 趙慶閣 金海英 蔣全勝 蔣鳳山 胡慶陽 何兆雄 洪智 胡明 胡玉山 彭星 邱東 任建 孫樹成 孫啟忠 張德魁 鄭新年 |
現代象棋名人
象棋,又稱中國象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屬於二人對抗性遊戲的一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新中國建立之後,象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